關注紅家長,提升家庭教育
關鍵詞:家庭教育 自我認知偏差 多元智慧理論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人類的智慧至少可以分成八個領域:邏輯、語言文字、空間、音樂、肢體運作、內省、人際、、自然探索、圖形影象。這樣足夠定義“聰明”、使人成功了嗎?還不夠,所以心理學家還提出了“情商”的概念(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如果你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善於識別他人的情緒,那也是一種維度的聰明。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難接受,也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機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即便是從內心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也定要排除萬難,創造條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為什麼我那麼聰明,卻至今一事無成?”
這是一個有點揭人傷疤招人恨的問題,不過,也許每個人在奮鬥過程中、夜深人靜的迷茫時刻,都會有這樣自我懷疑的時刻。
就像在教學工作中,會有許多學生和家長問我:“我(或者我的孩子)XXX,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卻沒有什麼專長,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這是為什麼,他以後能做什麼?”
這個犀利到令人刺痛的問題,往往正是直擊我們內心的一把刀子。
曾經就有一個朋友諮詢過我類似的問題,我們姑且稱他為A。
A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是我的發小,初中、高中都是一起唸的。在學生時代,他就是成績最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大學,他去了大陸頂尖的院校;畢業後去了BAT中的一所,從外人的角度看,他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其實,在A自己心裡,他一直都不成功。
A對我吐槽說:他覺得自己挺聰明,高考成績很高,在大學裡績點也不錯,相比那些“只會刷題、死讀書”的“呆子”,他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做過不少實習;但比起那些一天到晚刷實習經歷的人,他還讀各種課外書,天文地理琴棋書畫,總能說出個三四五六出來——A覺得自己簡直可以算個全才了,但在大學和實習單位,他似乎一直都沒有得到導師或者上司的重用。
A繼續吐槽說,到了工作單位,也是這樣:相比那些“只會玩虛的”,“只在ppt上刷存在感”的員工,他覺得自己業務水平挺高了;比起那些“半天說不出三句話”的技術宅,他又算是人際交流、溝通能力非常不錯的了,但是,在辦公室小組裡,他總是不受待見、年底評價也屬於中下水平,升職希望渺茫。
“我覺得我很聰明啊,大家也都這麼說,可為什麼我就沒有成功呢?”
“我有點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了。”
我聽完A的吐槽,首先問他: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對他人的吐槽,還有你對聰明的理解,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你吐槽性格外向、擅長社交的人業務水平不夠,然後吐槽業務水平高超的技術大咖不夠外向、不擅長人際交流,“情商”不夠;
你吐槽參與很多興趣活動的人成績不夠好,又吐槽成績很好的人只會刷題;
你吐槽善於團隊合作的同事不能自己解決問題,又吐槽那些獨立解決工作問題的同事團隊能力不夠;
你吐槽碼農技術宅不瞭解天下大勢,吐槽時政大神不懂樂器、體能低下,又吐槽文體男孩沒技術……
是的,在很多領域,你確實比這些同事、朋友都要聰明,但相反地,你在另一些領域裡確實不如他們啊。
你也許比姚明會唱歌,比鄧紫棋會打球,比馬三立會解高數題,比華羅庚會說相聲,但這都不能證明你比他們聰明。
“聰明”,是一個非常寬泛,可以說是包羅(知識和技能領域)永珍的概念。我們就說心理學上的“智商”概念。歷史早期的智商測試,一般側重在數理邏輯能力和語言能力,但到後來,智商測試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廣。
根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的劃分,一個人從小透過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知識固然算是智力(晶體智力),但利用這些知識解決新的實際問題、從混亂狀態中發現新知識的能力,也屬於重要的智力(流體智力)。
而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人類的智慧至少可以分成八個領域:
邏輯 (logical)
語言文字(linguistic)
空間(spatial)
音樂(musical)
肢體運作(kinesthetic)
內省(intra-personal)
人際(inter-personal)
自然探索(naturalist)
圖形影象(Graphics)
這樣足夠定義“聰明”、使人成功了嗎?還不夠,所以心理學家還提出了“情商”的概念(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如果你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善於識別他人的情緒,那也是一種維度的聰明。
我對A說:你覺得那些社交狂同事只會做ppt、做pre不算本事,可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和成就用美好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也是一種聰明的維度啊!綜合各種領域,你未必就比他們聰明很多。
A問:你說得也有道理,但為什麼我還是容易覺得自己特別聰明,比其他人強呢?
我說:這屬於心理學上“自我服務偏差”的現象。
所謂“自我服務偏差”,就是將肯定的結果歸於內部原因而將否定的結果歸於外部原因的傾向。比如說,如果我們在考試和工作上得了好成績,就容易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技巧或智力——“我比他們都聰明”;但如果我們在高數上得了不及格,或者被降了薪,我們就容易認為這是因為運氣不好,或者環境問題:“這都是因為上司、同事或者老師沒有做好他們的工作”。
這種傾向表現在人際關係中,就變得像馮鞏相聲裡所說的那樣——“我就喜歡和潘長江比個大,跟陳佩斯比美髮,和帕瓦羅蒂比劈叉,和美國總統布什比說中國話。”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是絕大多數人的人性使然:“你看他人多傻,料他人見你亦如是”。
怎麼解決“自我認知偏差”造成的錯誤判斷和眼高手低呢?
首先要改變我們的認知。兩條基本規律: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聰明”;永遠不要低估他人的智商和努力。
大家都是人,大家的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我並不天生比別人優秀。而在我津津樂道自己的“聰明”、貶低他人的智商的時候,別人恰恰也許正在努力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前行了呢。
其次,客觀認識環境要素的重要性。有時候不成功,確實不是因為我們不聰明或者我們不努力。大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柯達公司的衰落,是因為管理層在大戰略上出了錯,沒有能夠把握數碼照相的潮流,執著在了搖搖欲墜的膠捲時代上面。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普通員工再聰明、再努力,如果不轉業跳槽,恐怕也未必能成功。
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在半夜哀怨自己“聰明但並不成功”的時候,就可以比較客觀地做出下一步的判斷,而不是最終沉沒在消極情緒之中。我對A說:為此,你我要把我們有限的聰明,投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上去。
那些做ppt和pre的人混得比你好,是因為他們在產品經理、宣傳口的位置上,他們把他們的聰明用對了地方。
那些一門心思鑽研程式設計的宅男混得比你成功,是因為他們在碼農這樣的技術崗位上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智慧。
那些技術不行的社交狂,做公關、做團隊建設,就成了一把好手。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聰明,這種聰明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裡,就能更快成功,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