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眼看著聖誕節臨近,商場貨架上擺放的小鹿角和聖誕帽讓周遭一下子有了濃郁的過節氛圍。對於是否要給孩子過“洋節”的爭論一直都在,不過在近幾年裡,也有更多的大人們願意花費時間和心思為孩子營造一個個奇妙的童話之夢。
在聖誕節前一天晚上,會有聖誕老人駕著麋鹿雪橇從煙囪爬進來給孩子們送禮物,這樣的節日期待成了孩子們這一個月最開心的盼頭。
其實,節日的存在除了它本身的意義之外,它們身上所承載著的儀式感和期待感,值得父母們為孩子裝扮。
眼看著要過聖誕節了,鄰居王姐興致勃勃地在網上選購了一棵聖誕樹。聖誕樹快遞到家的時候,王姐的婆婆十分“不可置信”。“這麼大一棵樹,你要放在哪啊?你不覺得很佔地方嗎?”王姐聽後不以為然,“這不快到聖誕節了嘛,給孩子裝飾下節日氛圍!”
王姐的婆婆聽後當即翻了個白眼,“你們年輕人真是太會浪費了,一個洋節有什麼好過的!咱們中國人的節日無非是吃頓餃子,他們外國人的節日居然要砍樹!”面對婆婆略帶“嫌棄”的埋怨,王姐沒有多加爭辯,因為她一想到兒子那滿懷期待的眼神,她就知道“這棵樹買的值!”
原來在去年聖誕節,王姐的老公曾經打算給孩子買一棵聖誕樹,可是當時王姐卻覺得“有點浪費”,於是便揹著兒子偷偷退了貨。
就這樣,原本對過節滿懷期待的孩子一下子被媽媽“掃了興”。雖然聖誕節那天孩子吃了王姐準備的“餃子”,但是小傢伙的眼裡卻滿是失落和沮喪。
事後,王姐和老公就過不過聖誕節的事溝通了想法。王姐的老公說,“節日本身有它自己存在的意義,而咱們給孩子過節除了瞭解其本身意義外,更是豐富了孩子生活中的儀式感,為孩子創造了美好的節日記憶。”
聽完老公的話,王姐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期盼著過年時的樣子,“看來,孩子的成長還是需要這些小小的儀式感的!”
01、節日儀式感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意味著什麼?
小王子說,儀式感就是把普通的某天,變成了一個與其他日子不同的一天。
充滿儀式感的家庭生活會因此多出一些別樣的情緒和溫暖,對於孩子而言,生活中的儀式感更是組成了他們珍貴的童年記憶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美好的回憶也會讓他們在將來面對生活的不美好時擁有與之抗衡的心理力量。
人們的記憶是片段式的,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那些經過用心準備的,充滿儀式感的時刻。在節日的儀式感中,孩子收穫了幸福和快樂,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愛與被愛的情感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內心的存在感、安全感等情感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也將會使得他們更加懂得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發自內心地熱愛生活。
02、聖誕節正確的開啟方式是什麼樣的?
父母的用心陪伴和準備讓孩子更加願意對父母表達親近和信任,而這無疑會為家庭教育的進行打下堅實的情感鋪墊基礎。所以,願意用心經營家庭生活的父母,他們在親子關係的處理以及家庭教育的實現上,都更加遊刃有餘,輕鬆應對。
第一:和孩子一起為節日做準備
很多家長會把節日的準備活動攬在身上,但是其實,如果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為節日做準備的話,那麼這會讓孩子更加擁有參與感。
孩子親手佈置的房間會讓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孩子參與烹飪的美食也會變得特別美味。節日因為有了更多參與的機會,其所承載的意義也隨之變得深刻起來。
第二:設計一些和節日相關的互動遊戲
在物質條件充裕的今天,節日禮物並不能夠帶給孩子巨大的心理滿足,相反地有心意的過節方式更加能夠激發孩子的過節興趣。
如果父母可以多設計一些和節日相關的互動遊戲專案,那麼相信這種具有沉浸式體驗的過節方式一定能夠受到孩子的歡迎。比如說角色扮演,情景互動等等。
第三:鼓勵孩子主動送出節日祝福
節日祝福會讓人倍感溫暖,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對他人送出節日祝福,為父母或者長輩準備禮物,這不僅可以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懂感恩。主動送出節日祝福是一種積極表達愛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勇敢表達愛的成長突破。
Tips:臨近聖誕,父母們可以適當地抽出些時間來為節日做準備,讓孩子既能獲得節日驚喜,同時也能夠擁有較高的參與度。節日的存在是在提醒父母們,生活中的儀式感不可或缺,用心去滿足孩子的期待感,這才是一份最有價值的節日禮物。
碎碎念:
生活會因為愛和期待變得美好起來。父母們雖然知道童話故事的虛幻,但是也應該保有一顆童心,每一個用心對待的節日都會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家人反覆回憶的幸福時刻,成為孩子心底裡最柔軟的親情記憶。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