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華為在市場中的處境,大眾都有目共睹,好在華為也從未放棄自己的手機業務,繼續保持穩定發展,而現在更為關鍵的問題是,華為在市場中的不公平待遇卻並非個例,又有34家中企被拉入“黑名單”。
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6日,該國又公佈了一批黑名單,在這之中不難發現有34家中企位列“實體清單”中,其主要領域集中在半導體行業以及海底光纜,該訊息一出,也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
要知道這些被拉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其實力並不差,我們就以其中的2家企業情況為例,其中的長沙景嘉微電子公司,自2006年成立的它,在這長達15年的發展歷程當中,一直堅持走自研晶片的道路,是一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廠商。
在多年裡,長沙景嘉微電子公司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旗下擁有1200多名員工,光是研發人員的佔比就達到了70%,不僅如此還有成立於1993年的亨通廣電,該企業早已憑藉自身實力,為全球範圍內100多個國家客戶進行服務,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我國境內主要的光纖企業,其實力也可想而知。
那這些實力企業現在都被一一拉入“黑名單”,不僅會影響它們自身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我國在這些行業的地位。
要知道一旦被美國拉入黑名單,那市面上其他供應商,只要使用到了美國技術,在與這34家中企進行合作的時候,就必須要經過美國的同意,而這顯然也不利於全球貿易的公平發展,也與美國此前多次宣揚的“科技無國界”有些出入。
而更加讓人感到有些荒唐的是美國給出的限制理由,按照該國的說法,是出於本國安全以及外交利益考慮,所以才將34家中企列入到了“黑名單”當中,試想一下一個企業再厲害,也勢必不會直接損害到一個國家的利益,所以這樣的理由也沒有被大眾所接受。
其實美國之所以可以做出這種行為,歸根結底也是來源於其實力,要知道美國由於搶先式發展,在科技等各方面基本上遙遙領先,也提早掌握到了核心技術,而握有核心技術的美國,也就相當於掌握了主動權。
針對於此,其實中國院士倪光南也早已發聲,在他看來,我國所有企業都應該早有醒悟,對於任何一項技術,與其出錢去買,不如自己研發,提早掌握到核心技術,才是持續發展下去的有力武器,也才不容易陷入被動狀態中。
現在看來倪光南院士的此番言論,其實與當下的情況也正好相契合,美國正是掌握了核心技術,才可以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此番行動,在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名單中已經有不少的中企,因為此次事件,其發展受到了影響。
就以中天科技公司為例,在被拉入“黑名單”的訊息出現之後,其股價就迅速下降了3%左右,不過這也並不代表這些名單中的企業會就此倒下,今後如果它們繼續加強技術研發、沉著應對,按照發展計劃穩步前進,一旦在所有的核心技術方面有所突破,未來也會逐漸掌握主動權。
其實美國會做出此番行動,也算是間接證明了我國企業的實力,由於近些年我國也逐漸意識到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眾多企業都開始參與其中,例如小米、VIVO、OPPO等,而我國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美國有些措手不及。
就連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份報告中就明確指出,也許現在中國還不是世界上科技發展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但毋庸置疑它是發展水平最快的一個國家。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的科技實力,也許這也是美國將34家中企拉入“實體清單”的一大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