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2月5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時至年終,多個部委對於明年經濟工作如何開展已有明確部署。
預期怎麼穩?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八個字,兩個“穩”。穩什麼?如何穩?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從需求看,居民消費受區域性散發疫情持續擾動,投資穩定增長面臨一些要素制約。從供給看,產業鏈供應鏈仍有一些堵點卡點,企業綜合成本上漲壓力依然存在,下游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從預期看,全球疫情走勢存在很大變數,經濟執行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出現一定波動。穩預期重要性更加凸顯。
12月11日,在福安市甘棠鎮厝坪村茶苗培育基地,茶農在扦插茶苗(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志凌 攝)
首先,穩預期要穩經濟、穩產業。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紮實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專案建設。另一方面,推動工業經濟執行振作起來。更大力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加大對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精準支援,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第二,穩預期要抓重點、解難題。一是著力做好保供穩價。針對各類供給衝擊,特別注意抓好糧油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產供銷銜接,做好煤電油氣運調節,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二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補齊基礎設施網路空白,佈局新型基礎設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綠色智慧家電下鄉,推動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三是著力推進惠企紓困。落實落細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金融支援力度。
收割機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的麥田裡收割小麥(6月8日攝)。 新華社發(武紀全 攝)
第三,穩預期要補短板、保安全。糧食安全方面,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能源安全方面,加強煤炭、電力、天然氣等供應保障,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以及海上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繼續發揮煤炭、煤電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集中力量解決汽車等晶片短缺問題,加強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監管,加快構建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
第四,穩預期要揚長處、增信心。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球保持領先,擁有完整產業體系、完善配套能力、豐富人力資源、便利的軟硬體基礎設施網路,有14億多人和世界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構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有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的制度優勢,有豐富調控經驗和較大政策空間。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工業怎麼穩?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
12月11日,遷安市一家鍍鋅管生產企業的工人操作機械裝置吊運鋼管。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12月20日,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要突出抓好的工業和通訊業6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著力提振工業經濟,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被放在首位,明確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平穩接續,打通重點產品供給堵點卡點,有效暢通工業經濟迴圈。深化產融合作,著力提振製造業投資。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慧家電、綠色建材消費。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對外發布《關於振作工業經濟執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從暢通迴圈、拓展空間、強化政策、最佳化環境等四方面出臺16項新招實招硬招,包括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重大專案落地見效、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等。
一攬子細化舉措也將紮實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將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保障能源資源供應、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為重點,精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促進工業經濟暢通迴圈。
業內專家也認為,鞏固工業經濟平穩恢復態勢,做好今明兩年政策銜接,對於護航2022年經濟穩健開局至關重要,下一步需要從供需兩端雙向發力,細化做好各項穩增長措施。
信貸怎麼穩?
人民銀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12月16日主持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認真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和部署下一步工作。
北京證券交易所外景(1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易綱在總結中強調,金融部門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統籌考慮今明兩年銜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穩步最佳化信貸結構,保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態勢,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當前人民銀行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後續政策的落地實施和逐漸發揮效果,將有利於促進貸款規模穩定增長和貸款結構最佳化,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援力度,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
“明年貨幣政策將呈現‘穩量降負’的特徵。”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馮煦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一方面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合理引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下行,有效降低實體經濟存量債務利息負擔。
就業怎麼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資料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此外,受海外疫情影響,大學生留學意願降低,更多將目光投向國內職場。
畢業生在2022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會上了解崗位資訊(10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表示,今後將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精準發力,確保就業大局總體穩定。要全力穩崗位,抓好延續實施的減負穩崗擴就業等政策落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鼓勵引導各類群體投身創業、帶動就業,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服務制度,支援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全面實施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服務,拓寬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增收渠道,加強對困難群體就業援助;推進金秋招聘月等服務活動,促進市場供需匹配。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在宏觀政策上堅持就業優先,切實把就業指標作為宏觀調控優先考慮的方向,推動財政、金融、投資、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援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讓經濟增長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
專家表示,2022年,要在“穩”的總基調下,注意構建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的良性迴圈,推動就業崗位擴量提質。比如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在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過程中,注重培育就業新增長極。(【財經翻譯官】 李童 閆雨昕/文)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