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濟濟的央視,這裡的主持人代表著中國主持人的最高水平。
能夠在一眾名嘴中脫穎而出的,則更為優秀。
李瑞英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國寶級的主持人,李瑞英的業務能力一騎絕塵,28年的主播生涯中,她保持著零失誤的完美記錄。
專業之外,更為人稱道的,是李瑞英極高的職業道德素養。
當年她的兒子在《新聞聯播》播出幾分鐘前意外墜樓受傷,李瑞英強忍著悲痛,繼續播報,沒有讓觀眾們察覺到一絲一毫的異樣。
有網友指責她過於冷血,但其實李瑞英堅強的外表下卻蘊含著無法言說的痛苦。
01、播音事業的起航
李瑞英出生於1961年的一個高階幹部家庭,在嚴格的家教下,她從小就比其他小孩更自律。
在學校成績優異,在生活中,她也依舊保持了嚴謹的態度,從不讓父母操心。
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李瑞英從小就顯現出獨特的天賦,一副好嗓子為她助力頗多。
每次學校舉辦聯歡會,同學們總會推舉她當主持人。
端莊大氣的長相,再加上動聽的聲音,令她成為了學校廣播站的播音員,人氣很高。
閒暇時候,李瑞英總是窩在臥室裡朗讀詩歌、散文,深深迷戀著文學世界。
很快,李瑞英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在專業訓練和系統學習的雙重加持下,李瑞英有了明顯的進步。
無論發音、語調,還是情感,都上了一個臺階,不管是週考,還是月考,李瑞英總是名列前茅,連老師們也注意到這個天賦異稟的女孩。
1983年,李瑞英畢業了,畢業第二年,她就公開亮相,在天安門主持了閱兵儀式和晚會。
隨後,在《祖國大家庭》、《看今朝》和《彈指一揮間》等節目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作為一個新人,她颱風穩,鎮定不慌亂,這一切都和央視的要求不謀而合。
因為她在這場節目中展現的過硬的職業素質,李瑞英一下子就吸引了央視領導的注意。
沒過多久,她就被中央電視臺收入麾下。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進了央視工作,就已經是大功告成。
事實上,跨過央視的門檻才是真正試煉的開始。
作為官方的電視臺,李瑞英的一舉一動都要按照規定進行,所以她只能更加努力,絲毫不敢懈怠。
面對同樣優秀的同事們,她想方設法提升自己。
為了保證自己主持時念對每一個字,李瑞英乾脆買了本《新華字典》仔細研讀,最後竟然到了可以將整本書倒背如流的程度。
對此許多觀眾都給予了極大的好評,認為李瑞英非常敬業。
她只是謙虛地說:“新聞播報必須嚴肅認真,容不得一點差錯,我只是做了專業裡分內的事情。”
02、步入婚姻
在進入央視工作一年後,她決定與青梅竹馬的張宇燕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兩人就孕育了新的生命。
雖然李瑞英是個“工作狂”,但她產後並沒有火速回到工作崗位。
冒著可能被其他主持人替換的危險,李瑞英選擇了陪在孩子身邊。
直到孩子稍微大了一點,可以在工作期間託付給婆婆代為看管後,她才重回職場。
迴歸主播生活的李瑞英有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事業突飛猛進。
1991年的尾聲,李瑞英直接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主持人。
沒過多久,為了適應潮流,央視開始改革推行了新制度—《新聞聯播》由原來的提前錄播變為了現場直播的形式。
這一大變革,對主持人來說,可謂是難上加難。
不僅要求臨場發揮能力強,還要落落大方,口條順。
領導們考察了不少人,但這個重任最終落到了李瑞英和羅京這對黃金組合頭上。
當天直播時,李瑞英和羅京兩人面對全新的體驗絲毫不怯場,完美完成任務。
這不僅再一次證明了李瑞英主持功底的專業,也為央視的新政策創造了一個好的開端。
後來這場直播也成了主持人行業必看的標準模板。
1997年,這對老搭檔又共同擔任鄧小平同志逝世及悼念直播活動的主持人。
他們兩人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全程沒有出錯。
語氣標準不說,連表情拿捏都十分得當。
還因此獲得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讚揚,這份抗壓能力和韌勁實在令人佩服。
不過相較於李瑞英在事業上的一帆風順,這個階段她的個人生活卻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03、意外來臨
一天,李瑞英正在例行準備《新聞聯播》的資料,結果手機突然響起了來電提示的鈴聲。
若是在平時,節目馬上開播,李瑞英肯定不會理會這通電話。
但那天彷彿有什麼心電感應一般,內心一陣掙扎之後。
她毫不猶豫地接起了電話,緊接著家裡保姆慌張的聲音就從聽筒中傳來。
保姆明顯嚇壞了,語無倫次地描述著,原來是李瑞英的兒子不小心墜樓,摔得非常嚴重,現在滿臉都是血。
保姆不敢貿然移動孩子,生怕出點什麼事,才打電話跟她報告。
李瑞英聽著保姆的敘述,頓時手腳冰涼,一股寒意從腳底一直延伸至頭頂。
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她甚至不敢想象兒子目前的狀況。
只要一想到乖巧的兒子渾身是血地躺在那,李瑞英的心就撕心裂肺地疼。
李瑞英想要回家看一眼孩子,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動靜很大,引起了所有同事的注意。
看著四面八方投來的同事們疑惑的視線,李瑞英慢慢緩過神來。
望著眼前明亮的演播室,數十臺攝像機正齊刷刷地對著她。
無數工作人員已經就位,還有守在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李瑞英深刻明白自己肩上所擔負的重擔。
主持人開播前突然外出,已經屬於重大的播出事故,無異於給同事們丟了個燙手山芋。
除了增添煩惱,並無益處。
李瑞英調整心態,壓下所有的焦慮與急躁,淡定地搖了搖頭,朗聲說了句:
“沒什麼,大家繼續。”
而後又對手機那頭的保姆說:“你先帶孩子去醫院,等我忙完,我再趕過去。”
指示燈亮起,《新聞聯播》像往常一樣,為觀眾們帶來最新的新聞播報。
李瑞英的敬業精神,讓她忘卻了兒子的狀況,眉眼間沒有露出一絲擔憂。
不僅觀眾們沒有發現,就連身旁的搭檔也沒有察覺出她的異樣。
當直播結束後,一向強心臟的劉瑞英癱倒在椅子上,擔憂、後怕、心急如焚等情緒如洪水般奔湧而來,不由得痛哭流涕。
等趕到醫院後,她緊緊抱住兒子,真實地感受到孩子溫暖的身軀後,她才終於鬆了口氣。
孩子沒什麼大礙,已然是萬幸。
李瑞英每次回憶起這件事,都覺得很對不起孩子:
“孩子受傷了,當媽媽的我沒能第一時間趕去他的身邊是我的失職。”
可為了工作沒法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也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那可是《新聞聯播》的直播。
李瑞英的這段遭遇在媒體上曝光後,網友們的評論也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有些網友覺得李瑞英臨危不懼,聽聞兒子墜樓都要堅守崗位,犧牲小家成全大家。
這樣的敬業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完全就是大家的榜樣。
而另一方面,其他網易雲則認為生身母親知曉兒子出事以後,竟然如此平靜,未免有些過於冷血,這就是“六親不認”啊。
對於網路上面的流言蜚語,李瑞英從來都不關注。
對她而言,堅持播報是作為主持人的基本操守,她更不想用這件事“賣慘”。
至於說她冷血,簡直是空穴來風。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其中的辛苦非其他人所能理解,她對於兒子的愛不比任何母親少。
沒有立刻離場回家並非是因為生性冷血,只因她的責任重大。
李瑞英的沉默,縱容了網路負能量的發酵,直到有次採訪中,她才終於解釋了當時這樣做的緣由。
她說:“《新聞聯播》的受眾是全國百姓,我是個專業的主持人,更應該負起責任。
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之下,沒有人可以臨時上場替代我,如果我任性離場,那麼所有同事都會遭殃,我不能這樣做。”
面對主持人問她後不後悔當時的決定,李瑞英雙眼堅定,語氣肯定地說:“我對孩子有虧欠,但我從來沒後悔過。”
網上那些攻擊她的話語從未停歇,但她唯一有所觸動的,就是對兒子的愧疚。
因為是公眾人物,所以李瑞英沒有參加過家長會,對孩子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孩子小時候,並不理解母親的職業,覺得為什麼別的媽媽都可以圍著孩子轉,但自己的媽媽卻只能在電視中出現。
李瑞英懷抱著孩子,望著滿天星空。
腦海中浮現出第一次當主持人時的場景,那種悸動與欣喜,直至今日,依舊讓人難以忘懷。
她耐心地跟孩子解釋:“不同的工作都有不同的責任,那媽媽的責任,就是在電視機前,守護無數觀眾。”
或許正是這樣的態度,令李瑞英成了公認的主持界的天花板。
就算面對外界質疑,她也從未懷疑自身,致力於不斷進步,不斷學習。
她從業多年來兢兢業業,燃燒歲月,只為了播音事業。
2014年,李瑞英搭檔張宏民宣佈退出《新聞聯播》,一代人的青春落下帷幕。
04、享受退休生活
多年忙碌的生活,令李瑞英一刻也閒不下來。
對李瑞英來說,主持這件事是她終其一生的熱愛。
就算是早已經退休,但內心的渴望依舊隱藏不住。
即使退居幕後,她依舊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讀報紙,讀書。
這些習慣早已刻入她的DNA一般,每次看到電視裡有人讀音不標準,她總會默默地搖搖頭。
有一天,她突發奇想,自己有時間有能力,那為什麼不把時間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呢?
就這樣,她開始著力於培養播音人才,用自己多年的知識能力,幫助更多的學生科學有效地提高技巧。
她常常去各大高校內部開展講座,或者是學術交流會。
每次她來到學校,都能遇到很多粉絲,幾乎是場場爆滿,有時候連過道兩旁都站滿了人。
除了學生外,連老師們也不願意錯過學習的機會,個個都懷著萬分期待的內心,仰望曾經的“央視國臉”。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方還專門給她開了個講座。
李瑞英向大家解釋道:“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人,為了不浪費國家資源,我更想將渾身的本領都傳授給祖國的花朵們,能夠繼續在擅長的領域做貢獻,是我最大的榮幸。”
因為她卓越的貢獻,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還授予她播音主持委員會長的職責。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李瑞英在教學第一線的照片。
與從前在熒幕中展現出高冷專業的形象相比,現在的她簡直像變了個人。
身材圓潤了不少,但是氣質仍然不俗,待人接物也很和藹可親。
曾經數十年如一日的短髮已然蓄起,穿衣打扮時尚潮流,與從前黑西裝白襯衫的形象相去甚遠。
解答同學問題的時候充滿耐心,眉眼間都透露著溫柔。
還有個不太顯眼的人坐在臺下默默注視她,眼中洋溢著化不開的甜蜜。
他就是李瑞英的丈夫張宇燕。
大多數時刻,張宇燕都充當她“背後的男人”,在李瑞英高名氣的襯托下,他在大眾眼裡沒有太大存在感。
兩人沒有像大多數女強男弱的夫妻一樣漸行漸遠,而是暖心守護大眾不知道的另一面。
距離兩人結婚已經有30多年,但他們的感情依舊很好。
當時李瑞英還在播新聞的時候,張宇燕總是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從不缺席妻子的每一次上鏡。
有時候還會用筆記本記錄可以改進的地方,反饋給妻子。
後來李瑞英退休後,丈夫便化身為小粉絲,外出講座的時候,總是坐在臺下陪伴。
活動結束後,兩人牽手回家。
夕陽西下,淡橘色的陽光灑在兩人身上,鍍上一層朦朧之感,實在羨煞旁人。
除了教學之外,李瑞英將剩餘的精力全部投入之公益活動中。
當時在主持《新聞聯播》的時候,她早已體會到貧富的差距,大城市的孩子們吃飽穿暖,但偏遠地區還存在貧困人口。
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沒有上學的機會,就算有學校,也需要徒步走十幾公里,或是翻越大山才可以到達。
李瑞英看到這種新聞,都忍不住心疼,於是她一直在不斷關注慈善活動。
除了自己捐款,李瑞英還利用自身影響力,引導很多身邊的朋友,企業,為貧困的孩子們籌集善款。
據統計,她如今每年都能捐贈上百萬,用於給孩子們建學校,買文具。
捐錢還不夠,李瑞英定期會專門去山區看望孩子,每次去都會帶好幾大袋子的東西,十分貼心。
回顧李瑞英的半生,可以發現她是個反差極大的人。
對待工作一絲不苟,鐵血三娘,就算被罵“六親不認”也絲毫不為所動。
但出了演播室,李瑞英卻是個心懷天下的善良之人。
或許正是這樣的性格,才會令她收穫無數觀眾的喜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