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娛樂新聞部
本版統籌:艾修煜
2021年,綜藝市場依舊熱鬧。“姐姐”們的聲勢弱了,但“大灣區哥哥”徹底火了;《中國好聲音》走過10年,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綜藝;喜劇節目繼續強勢,脫口秀成了社交生活熱門話題;練習生選秀節目消停了,“國潮”文化節目則強勢出圈……回望一年,羊城晚報娛樂新聞部盤點了各檔綜藝征戰收視江湖的六張王牌,它們都還好使嗎?快和小漁、鬍子、波波、海帶和二球一起來嘮嘮吧!
1:“長壽”牌
“綜N代”你還追嗎?
波波:“長壽”牌好使啊!我常年看《中餐廳》,超解壓。這類節目特別適合當幹家務活的背景音,轉一圈回來也不怕錯過任何關鍵情節。之前我還追過好幾季的《爸爸去哪兒》和《奔跑吧兄弟》,經常邊吃飯邊看著電視傻樂!啊,我真是一個合格的閤家歡觀眾!
二球:必須好使!今年的新綜藝能出圈的不多,而且多走市場細分垂類路線,所以很難在大眾層面火起來。傳統的音樂綜藝依然能打,雖然今年沒有《歌手》了,但《中國好聲音》還是雷打不動地出現了,收視率、國民度依然高。節目播出的那段時間,我經常在地鐵上看到很多乘客看這檔節目。而且現在影片平臺也很人性化,不想看嘉賓叨叨?沒關係,看純享版聽歌就行。另外,像《極限挑戰》《奔跑吧》這種明星互動類的綜N代,收視群體十分穩固。我爸媽就是鐵粉!
鬍子:各花入各眼。可能垂直綜藝的使用者忠誠度更高,比如我喜歡的《這!就是灌籃》。我會向身邊人各種安利,還會拉著娃一起看。節目沒有更新的時候,我們還會翻以前的內容出來看。這類節目往往是剛好撓到了你的癢處,讓你渾身舒泰。雖然從總體資料上看,它就是個“小透明”,但只要它做下去,不管做到第幾季,粉絲肯定會捧場。
小漁:其實,現在的綜藝受眾分層得挺厲害的,網路口和電視端受歡迎的綜藝可能完全就是兩撥節目。個人覺得,長壽綜藝往往“吃”電視受眾多一些,他們對於節目比較“寬容”,看重的更多是陪伴功能,《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就屬於此類。另外,如果一檔節目能一直受到贊助商認可,那麼也會長壽。
海帶:我就不看。這些奶奶級綜藝都太老了,我不愛。
2:“哥哥”牌
披荊斬棘的他們打動你了嗎?
鬍子:“哥哥”牌還是很好使的。《披荊斬棘的哥哥》至少讓人知道中年男人不是都那麼“油膩”的,某種程度上算是為男性群體“正名”。而且,哥哥們在節目中的狀態也讓人感到很舒服,直截了當,有事說事,是男生該有的樣子。
波波:超愛看哥哥們的日常,比《乘風破浪的姐姐》好看!那些只看“純享版”的真的是錯過了精華。我特別喜歡看有些哥哥心裡懷著小九九但表面又要扮大方的樣子,笨拙得可愛。比起情商普遍超高的姐姐們,哥哥們真的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彼此之間的互動其實也就跟初中高中的男生差不多。說到這裡,也覺得我們觀眾有些偏心——為什麼姐姐們要拼命表現自己才能獲得認可,哥哥們犯傻露怯反倒能大受歡迎呢?
二球:去年,我為了寫稿看了《追光吧!哥哥》,彷彿進了“油田”,著實工傷了。到了今年《披荊斬棘的哥哥》,我只看過一些登上過微博熱搜榜的部分,比如李承鉉的《天上飛》。說實話,我對哥哥們的排練、互動、發糖都不感興趣。
海帶:《披荊斬棘的哥哥》之所以好看,在於這個節目的團隊很懂得規避中年男藝人的短處,放大他們的長處。“爹味”固然是觀眾的雷區,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就愛看一群大老爺們對著鏡頭拋媚眼、刻意討好啊!節目組很聰明地呈現了哥哥們的“反差萌”——私下看似不著四六,但一上舞臺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又燃又炸。這種內容,無論男女都很容易入坑——畢竟誰不愛看中年人逆襲的熱血戲碼呢!
小漁:姐姐們一上來就是要“突破自己、挑戰極限、青春歸位”,負擔都好重,讓人看著就覺得累。哥哥會輕鬆一點吧,不過這張牌雖好,也還是沒能打在我心坎上。我心底有兩個聲音:一是有那麼多年輕帥氣的弟弟,我幹嘛來看這些人夫人父?二是大家看的都是熱鬧、快樂,我感受到的是“這個節目這麼火,我啥時候能採訪到他們”的壓力!
3:“喜劇”牌
花5分鐘能收穫快樂嗎?
小漁:脫口秀實在是太火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也是一樣。如果你沒聽過楊笠、李雪琴,沒看過《網際網路體檢》《三毛保衛戰》,不知道等蔣龍、史策等新演員,感覺你跟世界都要脫節了。最能夠證明喜劇紅火的,莫過於收入了。我記得年初的時候採訪思文,問她脫口秀演員的收入是不是隨著行業的紅火水漲船高,她忍不住笑了,點頭說:“還不錯哦。”一看到她那個笑容,我就知道,她說得很謙虛、很低調。
二球: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我近年來一直在追《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逐漸看得懂了,也逐漸在心裡設定了門檻。所以,我今年看這類節目的時候,期待值會比往年高。今年的《吐槽大會》,易立競給我帶來了足夠的驚喜,我對她的愛已經升級為模仿,有段時間,我自己做採訪時的問題設定都變得尖銳許多。有意思的是,我以前對相聲無感,但自從因《德雲鬥笑社》的採訪聽了德雲社的線下相聲,就愛上了相聲,那種感覺就像咬一口大蔥吃一口煎餅,特別得勁兒。
海帶:我不僅追完了《脫口秀大會》,還看了幾場線下脫口秀,甚至動了報名參加開放麥的心(但我懶得寫稿)。脫口秀讓我快樂!就是那種很單純、很直接地逗你笑。花5分鐘時間收穫快樂,太值得了。
鬍子:我也是超愛各種梗、各種有趣的段子,《脫口秀大會》《奇葩說》是我的菜。今年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就是段子升級版。節目裡一個喜劇表演的時長是10分鐘上下,有有趣的設計、出色的表演、還有讓你開啟天靈蓋的腦洞。相較於5分鐘的脫口秀,快樂翻倍。我尤其喜歡土豆,《父親的葬禮》簡直絕了。
波波: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沒法從任何喜劇綜藝中得到快樂嗎?!
4:“打投”牌
選秀節目取消後,世界清靜了嗎?
小漁:真是安靜又輕鬆。以往每年都有3檔以上練習生選秀節目,每個節目都烏泱泱幾十號人參加。對於娛樂記者來說,真的壓力山大——隨便哪一個你不認識,也會覺得自己略不專業。另外採訪練習生也真的是個大難題,一來他們基本沒啥作品;二來普遍年齡小,很多問題都聊不出啥,只會背經紀公司給安排好的標準答案;三來團隊還有特別多的要求和提問限制,甚至各種粗暴干涉,真是頭大。如今,“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哈哈哈,開心。
鬍子:作為一名沒有“粉籍”的普通觀眾,這類選秀節目就是看個熱鬧。用我家老母親的話說就是:這些公仔都漂漂亮亮的,看著養眼,也很可愛。不過,節目結束沒兩天,我基本就忘了誰是誰。其實也說明了這類選秀節目的一個問題,成員同質化太嚴重。對於路人觀眾來說,這些選手都有著差不多的大眼睛、差不多的甜美笑容、差不多的大長腿……
波波:我是看過兩季“創”系列的,剛開始是看個新鮮,慢慢地就覺得有些不是滋味。孩子們都很努力,為了有一個舞臺呈現的機會,各種輕傷不下火線。但我們這些多少了解行業現狀的人都知道,他們所謂的人生最閃耀瞬間可能也就是這一刻了。在那之後,絕大多數選手不會再有機會擁有這樣的舞臺。這就是這類選秀最殘酷的地方,它們用所謂的“夢想”來為這些選秀的孩子和場外的粉絲打雞血,一年兩茬地割韭菜,卻根本不顧市場能否消化這些層出不窮的小愛豆。一個快餐式的造星體系是無法承載真正的夢想的。
二球:我今年採訪時有個明顯的感覺,上半年採訪那些因“創”系列、“青你”系列走紅的藝人,他們往往自信心爆棚,認為自己擁有無限可能。但到了下半年,我在採訪剛出道或者尚未出道的藝人時,他們明顯悲觀許多。許多所謂18線藝人都指望靠選秀節目積攢曝光度和人氣,現在失去了這類平臺,業務能力又不能打,他們該如何被人熟悉呢?很多人入行的時候,確實都沒有想清楚。
海帶:作為一個資深追星女孩,我看了節目,也Pick了喜歡的愛豆,試著為他學打投、做資料。但搞了兩個星期之後我突然醒悟:為什麼追星比上班還累?飯圈被打投邏輯整得烏煙瘴氣,當追星再也沒法帶給我快樂,我決定及時止損。但偶爾午夜夢迴,也會糾結“哥哥出不了道,是不是因為我沒投票”?感覺自己差點就被節目PUA了。現在太好了,我再也不用找身邊的親朋好友藉手機給小愛豆投票了!
5:“懷舊”牌
“情懷殺”“回憶殺”還給力嗎?
波波:對我不好使,但對我老公好使。他最近經常看的就是《我們的歌3》,有時候還要把《蒙面歌王》之類的節目拿出來重溫,每次看還要點評:還是以前的歌耐聽,還是以前的歌手能唱!我說:這都是你們中年人的偏見!不過話說回來,老歌的流行確實也為現在的音樂創作人敲響了警鐘:前浪還在翻滾,這說明後浪不夠給力啊!
小漁:前些年不見得,但近兩年真的很好使,《流淌的歌聲3》《我們的歌3》《時光音樂會》……我眼看著林志炫、任賢齊、陳明等一眾老牌歌手在不同的節目裡輪番登場,真心想感嘆一句——懷舊音綜再多一點,我們的老牌歌手都要不夠用了。我發現哪怕是新節目,也在吃懷舊的紅利。比如《披荊斬棘的哥哥》裡面最出圈的舞臺之一《往事只能回味》,就是奶奶級老歌,搭配上張智霖扭啊扭的復古迪廳舞,一下子就撩動了超多觀眾的心。
海帶:粵語歌可是佔了這些懷舊音綜的半壁江山,連今年的《中國好聲音》也把冠軍頒給了堅持唱粵語老歌的伍珂玥。一方面我欣慰於那麼多好聽的粵語老歌終於乘上了懷舊的東風,重新被大眾發現;另一方面也有點焦急,因為好多好聽的粵語新歌仍然未被發現。粵語歌壇其實這兩年也有非常好的粵語歌,比如陳奕迅的《是但求其愛》、容祖兒的《東京人壽》等等,真心希望粵語新歌也能得到關注。
鬍子:音綜打懷舊牌是挺保險的,但我不喜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青春期時流行的歌曲最好聽啦。相較而言,我更喜歡《我是唱作人》這種推新作品的節目。不是說老歌不好,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新鮮的創作。
二球:懷舊牌暫時好使,可能是如今華語樂壇創作乏力的縮影。現在能在大眾視野走紅的新歌手、新歌曲越來越少。另外,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走紅的一些內地新生代歌手一直在參加各類綜藝、真人秀?如果往前推十年,新生代歌手為了不被市場淘汰,通常會保持一年一至兩張專輯的發行頻率。如今的新歌手都被“寵”壞了。我覺得,懷舊牌不好打也打不長,如果一直懷舊,華語樂壇就會停滯不前,觀眾終究會審美疲勞,等到音樂人失去市場了,他們自然會尋求革新以自救。
6:“國潮”牌
文化節目做出新花樣了嗎?
二球:今年,河南衛視在“國潮”節目的開掘方面,的確是開了風氣之先,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遊、七夕奇妙遊、中秋奇妙遊、重陽奇妙遊將“奇妙遊”系列節目做出了聲勢、打響了品牌。從春節的《唐宮夜宴》,到端午的“水下洛神舞”,再到七夕的“龍門金剛”……節目接連出圈,河南衛視也逐漸掌握了流量密碼——國潮背後是國風,國風背後是厚重綿長的中華文化。有時候,啟用觀眾骨子裡的文化基因很容易,作品真誠、大國氣象、文化共鳴三要素,取其一就足夠,如果佔全了,那就不得了!
鬍子:我超愛看舞蹈節目,《舞千年》就是國潮版《舞蹈風暴》。一群舞者用舞姿講述悠悠千年文化,立意好,表現佳,昭君出塞、及笄之禮、敦煌文化、絲綢之路、魏晉風骨、越女凌風,每一幕舞蹈都精美絕倫。唯一的缺點就是串聯劇情的小劇場有點拉胯。
小漁:說到國潮節目,《經典詠流傳》真的是我心中的yyds了!其實這節目做起來難度特別大——要把詩詞唱出來,還要唱得好聽,還要與原作的意境、韻律相符合……太難了。然而,節目組80%的作品,我都覺得算是成功。幾季下來,鳳凰傳奇的《將進酒》,董寶石的《江雪》《早發白帝城》,譚詠麟的《定風波》都火了!也是透過這個節目,我領會到了寶石老舅的創作能力,忘掉《野狼disco》吧,寶石老舅是個寶藏音樂人。
波波:國潮真的有太多可挖掘空間了!你們看過紀錄片《人生一串》嗎?吃個烤串都能拍三季,我們中華美食文化才是yyds!未來希望能有類似這樣有煙火氣的美食類綜藝問世,譬如中華廚神大賽,我一定追!
海帶:說起“中華廚神大賽”,我突然想起今年的《這!就是街舞4》:第一期裡,四位導師就圍坐吃火鍋,邊吃邊歡迎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選手。看著火鍋裡的麻辣湯底翻滾,不知道現場的國際友人有沒有流口水,哈哈!《這!就是街舞4》今年是國際賽,但從舞臺到賽制的設定都用了大量的國潮元素,中國選手們也帶來了很多充滿中國獨特風情的舞蹈,跟國際選手形成了非常美妙的互動,太酷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