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過一句話形容中國足球青訓選材,“梅西放在中國不一定踢的出來”。
某體育學院招收足球學員的時候,第一條要求是“身高不低於180釐米”,大家信嗎?雖然該規定因輿論壓力被取消了,但是能看得出來這些專業的青訓機構理念就是這樣的,依然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準。梅西很牛嗎,碰到這所學校,他連報名資格都沒有(手動滑稽)。
比較公認的優秀足球運動員所具備的要素:
1, 速度、爆發力,協調性,特別是維持九十分鐘奔跑的身能。
2, 自信、果斷、意志力、觀察解讀能力、注意力的心理特徵;
3, 快速強對抗中熟練、準確完成攻守技術、特別是位置技術的技術能力
4, 有球和無球狀態下高度理解比賽環境和態勢,適時適地合理抉擇行動的戰術意識與能力。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一名球員所有能力都具備,能具備幾個要素就很值得培養了,但是在我國足球選材中,第2、3、4條几乎不會考慮,就一條,看身體條件。
第2第4條,要求的是心理素質和球商,這東西最近20年還存在過嗎?第3條要求的是高速對抗中的技術能力,我們的訓練(包括職業球隊不僅僅是青訓)最不重視的就是對抗,無非是因為高速對抗更累、更苦、更容易受傷、更需要拼命。都說中國球員技術差連傳接球射門都不會,這話不全對。如果你看過球員訓練,你會發現還是有模有樣的,什麼區域配合、一腳傳球還是能做到的,不說指哪打哪也不會差太多,做個馬賽迴旋玩個花活也能做出來,射門也八九不離十看得過去,為什麼比賽不行?因為一切訓練都是無對抗環境中進行的。打過籃球踢過足球的人都知道,自己耍球表演和實戰對抗完全是兩碼事,中國球員不是不會踢球,而是不會在強對抗環境下踢球,因為打小沒練過,所以能力達不到。還有心理素質,慌、害怕,一被逼搶腦子都空白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什麼戰術打法全忘了,要麼丟了,要麼本能的看見誰踢給誰。為什麼我們那麼多回傳,因為持球人被搶的無法轉身,只看得見後面,而且往後面傳球不會被攔截,畢竟人家逼搶的目的就是壓迫皮球靠近咱們的後場禁區。
這種能力能練出來嗎,能。我們看蒿俊閔,他的身體素質放在國足基本是最差的更何況年齡也大了,但是他可以在對抗下執行戰術。對日、澳的兩場球,其他人都是一被搶就丟球或者逼得回傳,蒿俊閔首先能做到不丟,沉下重心靠住人,防守人推一步他小碎步挪兩步,身體不倒始終隔開防守人,同時到處轉頭看隊友跑位,發現合適的位置後,一個主動變向和防守人拉開一步空間,然後把球傳出去。幾秒鐘的一個動作,需要對抗能力、心理素質(不慌不怕冷靜)、場面解讀能力、傳球腳法技術。他的這種能力應該是德國留洋期間隨隊訓練的結果。
看身體選材是基層教練最根深蒂固的標準,都知道東方人比西方身高上有天然劣勢,但是我們這屆國足平均身高力壓澳大利亞排在12強第一位,這與各級梯隊人員選拔是有關係的,我們的各級教練還是願意選擇身高體健的而不重視其他因素。強壯≠兇悍,兇悍更多的來自心理素質,所以沒有第2、3、4條能力的球員,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沒有強對抗能力沒有球商,終究是中看不中用。
足協改做些實際工作了,國足不行是結果不是原因,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長期忽視基礎工作。哪怕是照搬國外的經驗,或者直接從國外請人,建立系統的各級教練員培訓體系,晉級體系,考核體系,培訓一下先進的全方位的足球理念,教教他們怎麼做基礎訓練。雖然現在看不到成績,既然做了一屆足協領導,還請多少給中國足球留下點什麼東西,將來大家會感激你的。事情總要有人做,沒人夯實基礎工作,一堆沙礫上堆不起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