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短時間內達成軍隊整編方案
1946年2月,國共舉行了關於整軍方案的談判,由張治中、周恩來、馬歇爾分別代表國、共、美三方,組成談判小組,具體磋商整軍方案。
整軍方案的原則,在之前結束的政協會議上已有議案,那就是軍黨分離、軍政分離、以政治軍。這幾點原則無疑是把雙刃劍,對國共雙方都是利害參半。
最終,國共雙方還是達成了關於軍隊整編的基本方案,規定整軍分為兩期,第一期12個月內完成,全國陸軍總共編為108個師,其中中共18個師,政府軍90個師。第二期6個月內完成,全國陸軍總共編為60個師,其中中共10個師,政府軍50個師。
應對整軍方案,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
整軍方案在短時間內就得以達成,這讓馬歇爾和魏德邁都有點看不懂了:“十八年的對立,很短時間得以妥協,戰爭全面停了,出我預料”。不得不說這倆美國人還是沒弄明白中國的政治鬥爭藝術。
毛澤東和蔣介石比誰都明白軍隊的重要性,一方是“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儲存,不能交出去”,而另一方“對軍事則嚴格之統一,不稍遷就”,那麼雙方怎麼就在軍隊整編問題上達成妥協呢?原來各自都留有後手。
中共方面,還是準備用以前的老辦法,將正規部隊劃入地方部隊編制中。在抗戰時期,除了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這兩個正規編制外,其它部隊都是以軍區部隊、地方部隊的形式存在。
因為這次軍隊整編對地方部隊並未多加關注,所以在地方部隊上是有文章可作的。早在整軍會議正式開始前,劉少奇就指示周恩來,要注意地方部隊,將武裝大部分保持在其中。
而國民黨方面,也有一套應對的方法,主要手段是改頭換面,把原來的軍整編成師,但部隊實力還是一個軍的實力,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已。比如在孟良崮被我軍全殲的整編74師,就是由74軍整編而來。
搞懂了這些,也就搞明白了雙方為何能在短時間內達成軍隊整編協議了。
中央下發有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各軍區執行力度不一
1946年1月召開的政協會議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國的和平曙光又現。隨著國共雙方軍隊整編方案的達成,3月6日,中共中央向華東局、晉冀魯豫局、華中分局發出了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
指示要求精兵簡政分兩期完成,“第一期精簡三分之一,並於三個月內外完成。被精簡人員武器,有計劃的妥善的分配到農村生產中去。第一期完成後,取得經驗,第二期再精簡三分之一”。
對於這個指示,各地執行的程度不一,有的沒有完全執行,有的沒按三分之一實行,除了晉察冀軍區外,都沒有出現大量復員的情況。
晉察冀軍區認真執行精兵簡政,差點鑄成大錯
晉察冀軍區執行精兵簡政指示是比較認真的,其野戰軍由原來的9個縱隊減為4個,地方部隊增加約5萬餘人。軍區全部部隊由原來的32萬多人,整編成了22.5萬人,總計復員約10萬人,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中央關於復員三分之一的指示的。
由於復員過大、過快,已經傷了晉察冀軍區部隊的元氣,以至影響到了之後的作戰,差點鑄成大錯。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晉察冀軍區作戰接連失利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晉察冀部隊在大同、集寧戰役中失利。國民黨軍在佔領大同、集寧、承德後,又把進攻矛頭指向了當時晉察冀邊區的首府-張家口。在考慮了多方面的情況後,部隊決定主動撒出張家口,轉戰平漢路。
淶源會議,總結了經驗教訓,部隊開始補充兵力
1946年10月22日,晉察冀中央局在淶源召開擴大會議,對之前作戰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認為未能達到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的原因是“對國內和平局面估計過高”,“備戰工作太少了,復員過多直接影響到戰爭”。
淶源會議後,晉察冀軍區開始補充部隊,經過調整和補充,晉察冀軍區的總兵力增加到24萬人,其中野戰軍約8.5萬人,之後部隊開始轉戰平漢路,並取得了一系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