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成熟金紅窊皺起,腹中粒粒子兒藏。”南瓜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食材,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提起個頭巨大的巨型南瓜,恐怕少有人瞭解。近日,來自揚州大學園藝專業的課題小組發表於《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關於巨型南瓜的研究論文,為我們揭示了有關巨型南瓜的更多奧秘。
巨型南瓜是自然界中果實最大的植物,是在其小果祖先的基礎上透過連續選育形成的,它果實的顯著增大僅發生在最近100年左右。如此短的時間內,雜交和選擇為何能引起南瓜果實發生巨大變化?為了一一解開這些疑問,揚州大學園藝專業19級學生潘劉、陳晨、王敏、沈益鋒及楊雅婷在去年正式成立了科研小組並進行相關的研究。
課題組以巨型南瓜和其小果祖先為材料,對二者在果實形態、解剖和生理學上的差異展開了對比研究。“透過研究,我們發現巨型南瓜需要更多的葉片支援其巨大果實的生長,且葉片中較高的水蘇糖含量有利於同化物輸出、提高光合作用,同化物向果實運輸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課題主持人潘劉介紹說。“通俗來講,就是經過100多年的選育,巨型南瓜在源端、運輸過程和庫端的形態、生理和解剖結構等多方面進化出了有利於果實快速生長的機制。”另一主持人陳晨補充道。以上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學科突破。五位成員在繆旻珉教授和張治平副教授的指導以及碩士生王愛花、博士生戴海博的協助下,共同撰寫了高水平研究論文併成功發表在知名園藝學科期刊《Scientia Horticulturae》上。
全心投入,堅持不懈攻克難關
課題組從2020年暑假開始研究,每個人都對課題投入了十分的熱情和專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研究中來。最後的成功離不開一次又一次的打磨,隨著研究的深入,專案也曾一度出現卡殼的狀況。“為了專案之後的順利進展,我們選擇了優先探索南瓜遺傳轉化體系,在探索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時常碰壁。”成員沈益鋒回憶道。
此外,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小組成員選擇了先中文著筆而後翻譯的方法,耗費了許多精力;論文配圖的繪製和處理、論述方式也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談及此處,成員王敏告訴記者:“普通翻譯方法翻譯出來的專業詞彙和術語很不準確,我們必須尋找固定的專業詞彙。” 雖然困難但大家都沒有放棄,他們查閱了無數的文獻,力求翻譯準確、表達清晰。最終,在繆旻珉教授的指導下,成員們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工作,將研究結果呈現在了全世介面前。
堅強後盾,共同展望未來研究
同時,繆旻珉教授及張治平副教授的參與和指導,使小組有了堅強的研究後盾,這也為他們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礎。這些年來,兩位教授帶領的團隊與主持的課題獲得了不少成就和獎項。記者瞭解到,團隊指導老師繆旻珉教授還與揚州大學江解增教授、徐君博士、錢紅梅老師一同組成名師陣營,精心打造了蔬菜栽培學慕課課程,帶領大家探究蔬菜作物的生長髮育,傳授蔬菜種植的最新發展技術。該課程也已成功入選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
在每一位成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小組在成立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便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昨年雖已逝,來年更可期。對於未來的展望,成員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信心與信念。
據悉,課題組現在正透過過量表達和基因敲除技術驗證候選基因的功能,接下來,他們將進一步透過核酸蛋白互作等實驗探明其機理,以期解開自然界最大果實之謎。
作者 房姝 梁宇彤
編輯: 周晶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