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期,隨著牛頓力學的逐步完善,物理學家的研究逐步從力學轉移到了電磁學、光學、熱學等領域。觀察現象,模擬實驗,分析原因,總結規律,是物理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普遍做法,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使物理學家感到困惑的實驗現象,這些現象都無法用已有的理論去給出合理的解釋,比如:
1、安培力是哪來的?
兩排平行排列的同號電荷,對於與電荷相對靜止的觀察者A看來,電荷是靜止的, 兩排電荷之間的是庫侖力——斥力,而對於相對電荷做勻速運動的觀察者B看來,電荷是運動的,所以兩排電荷形成的是兩股電流,而同向電流之間是相互吸引的,這個吸引力就是安培力。可見,這裡力出現了相對性,即對不同的觀察者,力不是絕對不變的。
經典物理學告訴我們,所有的慣性參考系是平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相對靜止沒法透過實驗區分,可安培力卻告訴我們,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到的物理現象卻是不同的,該如何解釋呢?
2、電磁波的速度是相對什麼的速度?
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透過嚴密的數學推理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推匯出了電磁波的速度,但令人疑惑的是,這個速度是相對什麼參照物的速度,在推導過程中卻沒有體現,即以任何物體為參照物都可以得出這個速度。這又是與經典物理學矛盾的,因為經典物理學告訴我們,速度都是相對的,沒有參照物,就無所謂速度。
3、光速為什麼不變?
19世界末20世紀初,物理學家設計了各種巧妙的實驗去測量光速,卻發現光速與參考系無關,即不管觀察者以什麼速度運動,測量出的光速都可認為是一個恆定值。
如果火車相對地面的速度是,人相對火車的速度是,則人相對地面的速度,這在經典物理中是很顯然的事情,但是在測量光速的時候這個速度疊加定律卻失效了,事實證明光相對火車和相對地面的速度是一樣的,一點差別都沒有。
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這些現象都無法用已有的理論去解釋。這隻能說明一件事:現有的理論是錯誤的,或者說是不完善的。物理學家需要一套新的理論來解釋這些現象,這就是相對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實際上,在建立新理論的過程中,很多物理學家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只是這些成果都是零散的、孤立的,並沒有形成體系,直到愛因斯坦的出現,他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論,以取代之前的經典物理理論,這就是狹義相對論。
很多科普讀物在介紹狹義相對論時喜歡從一些反直覺的結論入手,這樣雖然容易吸引讀者的眼球,但往往會增加理解的難度。本文儘量按照物理學的一般發展規律來展開,首先由特殊到一般,透過個別現象去總結歸納其中的規律,再由一般到特殊,透過規律去匯出其它各種必然的推論,希望最後再去研究這些反直覺的現象時,讓大家覺得好像也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本來應該就是這樣的。
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公設
⑴狹義相對性原理: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
這是一個必須的假設,物理學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出自然執行的規律,如果連規律都沒有普適性,也就不能稱為規律了,物理學家的所有工作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⑵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都相同;
這個公設來自於客觀事實,因為已有的實驗現象都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把它作為新的物理理論的一個基本公設,就像數學中的公理,是最基礎的設定,不需要證明,也不需要問為什麼。
洛倫茲變換
首先,我們把光速不變這個現象用數學語言描述一下:
假設有兩個參考系S(Oxyz)和S’(O’x’y’z’),座標軸相互平行且軸x與軸x’重合,S’相對S沿x軸以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以兩座標原點O和O’重合的時刻為計時起點。
在參考系S中,當t=0時,光從原點O向四周發出,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延伸,如圖所示
在時刻t時,球面的半徑R=ct(c代表光速),球面上任意一點的座標都滿足方程
移項,得
同理,在參考系S’中,看同樣這個發光事件,起始時刻t’=0,光從原點O’向四周發出(此時O與O’重合),在時刻t’時,球面的半徑 R’=ct’, 球面上任意一點的座標滿足方程
移項,得
這就是光速在不同參考系中恆定的數學表達方式之一。
由於假設兩個參考系的相對速度僅沿x軸方向,所以、,顯然,否則,兩個參考系就重合了。這裡我們得到了一個反直覺的結論:只要兩個座標系存在相對速度,它們的時間就是不同的。
這是由光速不變推出來的,認可了光速不變,就必須接受這個反直覺的結論。
下面我們繼續推導兩個座標系之間的座標及時間的變換關係。由兩個座標系中球面的表示式,可知x'和t'必定是x、t的線性函式,不妨設
,
然後嘗試用特殊值來求出引數A、B、C、D,從而得到座標系間的變換規律:
①考察O’點,在S座標系中O’點以v做勻速運動,它在S座標系中t時刻的座標為x=vt,而它在S’座標系中的座標x’=0,代入引數方程,有
0;
② 考察O點,在S’座標系中O點以-v做勻速運動,它在S’座標系中t’時刻的座標為x’=-vt’,而它在S座標系中的座標x=0,代入引數方程,有
,,得 ;
③從O發出的光,t時刻的座標值在S中為x=ct,t’時刻的座標值在S’中為x’=ct’,由於光速在兩個座標系中不變,有
,
化簡得;
至此,座標變換式可寫成
由上式的逆變換可求得x、t用x'、t'表示的表示式
④當S’座標系以-v運動時,由③中所推結論,應有
注意,此時的表示式應該與③中的逆變換等價,因為它們表示的是同樣的物理過程,所以有
,化簡後,得
,記作γ,稱為相對論因子;
所以最終的變換式為
這個變換式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倫茲變換式,它是相對論中最重要的變換式,也是最基礎的變換式。
如何理解這兩個變換式呢?如圖,兩個座標系S和S’相對運動的速度為v
①在S中的t=0時刻,觀察S’的原點O’的座標為(0,0),觀察點A的座標為(X,0);
在S'中,由洛倫茲座標變換,O'的座標為(0,0),點A的座標為(γX,0);(說明不同位置在不同參考系中的座標是不同的,好像是句廢話,但背後的含義可以仔細體會一下)
在S'中,由洛倫茲時間變換,O'的時刻為t'=0,點A的時刻為=-γX;(說明同時的相對性,在S中原點O’與點A的時刻是相同的,在S'中這兩個位置的時刻就不一樣了)
②在S中的t=t時刻,觀察S’的原點O’的座標為(vt,0),空間中點A的座標為(X,0),
在S'中,由洛倫茲座標變換,O'的座標為(0,0),點A的座標為(X',0),X'=γ(X-vt);
在S'中,由洛倫茲時間變換,O'的時間為t'=,點A的時間為=γ
注意,洛倫茲變換的是不同參考系下的座標和時刻,是學習和理解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下一節我們將介紹由洛倫茲變換匯出的一系列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