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寒冬臘月,冰封千里的時候,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罕蘇木蘇木部分嘎查牧民利用牧閒的日子聚集到冰凍的河面上, 玩起“阿日嘎”的遊戲, 這種遊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良好的鍛鍊價值, 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娛樂性,深受當地牧民群眾的喜愛和青睞。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勤勞勇敢的蒙古族創造了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厚重文化。跨越千年的獨特遊樂專案之一的冰上阿日嘎,便是蒙古民族遊樂文化的活化石。阿日嘎這項遊戲,《蒙古秘史》和《滿都海斯琴》等史書都有所記載。據有關史書記載,少兒時代的鐵木真和扎木哈,就在冰上玩耍踝骨遊戲;十五世紀中葉,蒙古族著名政治家滿都海斯琴公主與求婚者烏恩寶力道,就是在冰上阿日嘎遊戲場上相識的。種種記載表明,冰上阿日嘎遊戲已經有著千餘年的漫長曆史。
自古崇尚自然、對萬物有敬畏感的蒙古族牧民在阿日嘎遊戲之前,首先要對河岸上的敖包祭祀,由喇嘛焚香點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頌詞唸經,牧民們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祈望聖水長流、水草茂盛,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阿日嘎一詞出自“蒙古語”,即牛、羊、駝等動物的踝骨,自然狀況的踝骨叫“石阿”,經過打磨灌入鉛銅的叫“阿日嘎”。阿日嘎的遊戲規則是:每場少則三人多則十二人,參加遊戲的人每人要帶三個石阿,這三個石阿被稱為“好漢三羅”。比賽前每個人要拿出一個石阿交給主持人,主持人把腳上的石阿擺放在畫好的圈內,這個圈叫“安達圈”。然後參賽者再交出一個阿日嘎擺放在冰面上,由主持者輕輕捧起,大約一尺高再緩緩鬆開手,讓阿日嘎落在冰面上,依據落地的不同姿勢決定射擊順序。在“安達圈”近百米外畫一條線為射擊線,遊戲參賽者按順序號射打“安達圈”內的石阿,連射三枚,如一號賽手射中的第二第三枚阿日嘎擊中了第一枚阿日嘎,“安達圈”內的石阿全歸他。如沒射中二號賽手將一號賽手的阿日嘎作為目標連擊三枚,如仍沒射中三和四號賽手射擊,誰射中“安達圈”內的石阿就歸誰,射中目標後眾人會喊“碎了”。若最後還沒擊中,所有遊戲參賽者會移到“安達圈”的對面,即1號賽手第一枚阿日嘎的落腳處在畫射擊線,1號賽手將阿日嘎射向“安達圈”,此項稱“栓馬兒”,再由2號賽手將“馬兒”作為目標開始射擊,如果誰都沒擊中目標,1號賽手可以拾起目標阿日嘎再射向安達圈石阿,這叫直擊石阿,這時“安達圈”內的石阿講究疊與不疊,如疊則將石阿羅列起來,一號賽手射擊疊起來的石阿,擊出圈外凸起面的歸一號賽者,其它放入“安達圈”內按序號輪流射擊決一勝負。
阿日嘎遊戲, 一般每場限為3—12人., 在長80—100米, 寬25米左右冰凍的平坦河面上進行,遊戲的人們凸面向上抓阿日嘎,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彈向遠方,當作目標阿日嘎。再拿另外一個阿日嘎,瞄準目標阿日嘎捻彈過去,擊中者算勝利。所以,這個遊戲也叫射擊阿日嘎。
阿日嘎是適應草原蒙古族牧民特性以及居住的地理環境而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傳統遊戲,其競爭性質就是為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來抵抗嚴寒和疾病,促使人們心靈手巧,身體健康,體現了蒙古族文化特徵。為保護、傳承與推廣好阿日嘎,2007年6月冰上阿日嘎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魯科爾沁旗成立了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冰上阿日嘎遊戲傳承保護基地。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具有民族學、體育運動學和草原文化學價值的古老的民族冰上運動在傳承與保護中得到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