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位於歐洲中部,佔據著大片肥沃的平原,由於地理、土壤的優勢,一直以來就受到了多方的垂涎。居住於此地的日耳曼民族也因此變得驍勇善戰。
從腓特烈大帝到皇家德軍,再到臭名昭著的的德國納粹軍,德意志鐵蹄曾經令無數歐洲人顫慄不已,二戰結束後,盟軍在德國實行《波茲坦協定》,進行非常嚴格的軍事及思想管制,誓將每一個德國軍國主義分子按死在搖籃裡。
但是二戰結束不到10年,德國軍隊卻再度組建,這支軍隊骨幹多由納粹德軍組成,包含7名納粹戰犯,甚至連首腦都由德國納粹高層擔任。歐洲國家和蘇聯,為何會容忍這樣一支軍隊在眼皮底下成立?
一、戰火方熄的土地
西方盟國要求新生的德國要嚴格服從4D計劃,即(Demilitarisierung)、非納粹化(Denazifizierung)、非工業化(Demontage),以及實現現代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為了徹底形成西德的非軍事化,聯盟一方作出瞭如下的措施:徹底解散西德的納粹國防軍,所有國防由美英德接管;銷燬納粹德軍所有武器,僅留下一艘掃雷艇作為工作艇;解散所有軍工工廠。
為了根除德國數百年的軍國主義傳統,盟軍還在思想上對德國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各種軍事紀念碑、雕像、紀念物被直接砸毀,甚至連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歷史文物也無法倖免。
他們禁止德國民眾出售玩具槍和玩具兵人;甚至還禁止傳唱與戰鬥有關的流行曲、兒歌和搖籃曲。
而戰後的大部分德國人似乎也沒有對復興軍國主義有著很大的興趣,二戰大規模的死傷,讓這個國家顯得格外脆弱。
按照官方的戰後統計,二戰德國軍人陣亡人數在444萬到531.8萬人,德國永久人口損失在690到740萬,佔二戰前德國總人口的20%。1918年後出生的德國年輕男性有2/3在戰爭中喪生。以柏林郊區特雷普託區為例,截止1946年2月,該區19-21歲的年輕女性有1105人,男性只有181人。
當時的美國駐盟國對德佔領委員會代表約翰·麥克洛伊曾經對戰後德國有如下描述:
“那裡的經濟、社會、政治全都垮了,其程度史無前例,堪比古羅馬帝國崩潰時的情形。”
比起重建納粹軍大殺四方,對於當時的德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活著,以及更好地活著。
二、從歐洲中心到抗蘇前線
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柏林危機後德國國土被正式一分為二,原先由美、法、英佔領的區域被稱為聯邦德國,史稱西德,而蘇佔區則為民主德國,史稱東德。
為了抵抗蘇聯及共產國際的擴張,西方在《布魯塞爾條約》基礎上,由美國牽頭,結成一個跨大西洋的政治、經濟、軍事集團,這就是北約。
美國很快意識到,西德已經成為反蘇聯盟的前線,為了構建抵禦蘇聯的第一道防線,除了修建物理上的軍事建築,還需要依靠西德的力量,用軍隊把德國的領土武裝起來。
艾森豪威爾曾斷言:
“作為歐洲地理上的中心,西德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西德站在我們這邊,從波羅的海到阿爾卑斯山,就形成一條連成一片的戰線。”
北約成立後面臨嚴重的兵力不足,只有12個師,而當時的蘇聯鐵軍在歐洲和波蘭一共60個師,差距懸殊。當時的北約高層認為,歐洲至少要40個師才能與蘇聯保證最低限度的對抗之力。
當時的美軍僅能往歐洲派遣5個師的兵力,最快速地填充兵力的方法,就是把德國軍隊重新武裝起來。
此時距離二戰結束才僅僅6年,英國與法國尚且沉浸在對納粹德軍的憎惡與恐懼之中,不僅如此,德國人自己也對當兵不感興趣。當時的納粹退伍軍人被問起是否同意參軍時,最多的回答就是:“對不起,我不幹。”
三、納粹骨骼的新軍隊
普魯士國務院總裁康拉德·阿登納,曾經因為不肯與納粹合夥而被蓋世太保監禁,出獄後長期遭受納粹迫害,經歷軟禁、斷絕生活保障和長時間的監聽,但他始終沒有屈服,因此積累了很高的聲望。納粹倒臺後,他成功當選了德意志聯邦第一任總理,他認為恢復德軍是保證德國和英法平等對話的關鍵,這一看法和美國人不謀而合。
阿登納本人對類似俾斯麥、希特勒這樣的軍國主義者十分厭惡,對高度中央集權的軍政府抱有深深的不信任感,他想要讓德國回到俾斯麥之前的聯邦國家,他說:
“一個普魯士人就是一個忘記了自己祖父是誰的斯拉夫人,一旦從科隆到柏林的夜間列車穿過了易北河,我就再也睡不著了。”
因此,他想要打造的軍隊,自然並不是像納粹德軍那樣,四方征戰所向披靡的軍隊,而是一支穿著制服的公民軍隊。
1951年,在盟國許可下德國成立了一支擁有1萬名兵力的警察部隊,協助盟軍管理西德邊境成為聯邦邊境警備隊,這是戰後德軍重建的起點。
儘管阿登納畢生與納粹為敵,但是德國確實無人可用,他只能選擇了與納粹前軍官合作。德國政府委託納粹前第12集團軍司令瓦爾特·溫克上將前往阿根廷,招募在那裡潛伏的納粹軍官,籌建德國正規軍。
籌建這支軍隊自然遭到了來自蘇聯、英國和法國的反對。蘇聯的反對意見,在冷戰開始之後即被徹底無視;英國在二戰後的話語權逐漸減少,屈服於美國的強硬斡旋中;法國曆史上曾經遭到德國人的三次入侵,甚至歷經了40天投降的恥辱,但是最終對蘇聯的恐懼還是壓倒了對納粹重生的顧慮,同意了德軍建立。當年11月12日,德國國防部長向101名志願者頒發了委任狀,正式建立了西德聯邦國防軍。
西德軍隊重建時,骨幹全部來自納粹德軍。新德軍的統帥是納粹德軍中將阿道夫·豪辛格和漢斯·斯派達爾,前者曾任希特勒的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而後者則是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參謀長。
1956年7月,國防軍改為義務徵兵制。當年年底聯邦國防軍的總人數就上升到了6.6萬,到1959年底,聯邦國防軍已擁有8個師,24萬人,約佔北約中歐盟軍陸軍總數的一半。
到1961年,西德三軍已接近50萬限額,海軍已擁有2.2萬人,潛水艇、快艇等各種艦艇160艘,空軍建成12個飛行聯隊,飛機1000餘架。在歐洲,只有常規軍77萬的法國軍隊可以與之抗衡。
建軍之初,所有裝備都由美軍提供,聯邦國防軍士兵使用美製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或M1卡賓槍,駕駛M47、M48“巴頓”式坦克和F-86“佩刀”式戰鬥機。
隨著德國重工業的復甦,到1962年,聯邦國防軍武器裝備自給率已達65%,其他的高精尖武器和戰略武器則受到了國際公約的限制,需要向美國購買。
軍制上,為適應新時代作戰的需要,西德陸軍廢除過去以師為基本單位的指揮體系,改為以合成旅為基本戰術單位,師作為一級指揮機關,下屬不固定的若干個旅。國防部長是名義上的最高長官,戰時最高的指揮權則由聯邦總理擔任。
作為北約重要成員國,聯邦國防軍是北約防務一體化中的重要成員。1957年,聯邦國防軍第一批5個師組建完畢並被補充到北約中歐盟軍司令部,充實進了中歐防線。作為對等交換,必須讓德國將領進入北約高階指揮層。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時年59歲的斯派達爾出任北約中歐地面盟軍總司令,從十年前的階下囚成為指揮部署在西德的美、英、法部隊的新德軍上將。
英國對這項任命表示較為不滿,當時英國萊茵軍團有4個師,是英軍駐海外兵力最雄厚的軍隊,現在反而要聽命於過去的敵人,他們質問道:“難道諾曼底登陸白打了?”
但斯派達爾出身蘇德前線,在二戰中擁有豐富的對付蘇軍經驗,他和他的幕僚在就任後迅速完善了北約的對蘇防禦計劃,其他的將領也對防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70年12月7日,德國總理勃蘭特出訪華沙在猶太人紀念碑前驚天一跪,受到了舉世矚目。德國與猶太人,德國與歐洲的受害國家的關係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1989年,隔閡了近半個多世紀的柏林牆倒塌,東德與西德重新融為一體。而聯邦國防軍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與東德人民軍合併。如今的德國軍隊隨著德國國際地位的上升,是歐洲盟軍乃至世界軍隊的重要一極。對他們而言,軍隊的意義不再是納粹軍隊帶來鮮血與征戰,而是還原軍隊本來的意義——守護和平,守護家園。
文/之夢
參考資料:
1、《冷戰時期聯邦德國在北約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劉芝平
2、《淺析冷戰後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轉型問題》,何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