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縣境內有很多古塔,幾乎每座古塔都有一個故事。
據《戰國策》記載,左伯桃,燕人,有“治世之才”,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聞聽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家,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談胸中學問,談得十分投機。
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一同前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風雪又來攔路,他們盤纏用盡,身上衣服單薄,所帶乾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左伯桃想,如果兩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
於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脫下衣服給左伯桃,讓左伯桃獨自去楚。兩人爭執不下,左伯桃以自殺來勸,最後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悲傷哭泣著離去。
在楚國得官之後,羊角哀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埋葬了左伯桃的屍體。左伯桃的陵墓臨近荊軻墓,夜夜受其侵擾。感於左伯桃的勢單力孤,想到“脫衣共糧”的真情往事,羊角哀決定自刎而死,葬於左伯桃的墓旁,並幫助他解除了荊軻陰魂的襲擾。這就是二鬼戰荊軻的故事。
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羊左之交”,也稱“捨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
後人為紀念左伯桃、羊角哀在荊軻衣冠冢的南面與西南分別修建了黑塔與白塔。
據《易州志》記載,黑塔、白塔均始建於元代,黑塔又名通覺寺塔,明正德十二年重修。白塔明正德十九年重修。
黑塔,原名通覺寺塔。位於易縣西市村臥虎山上,黑塔為四角方向磚結構。塔高13米,因通體黑色,俗稱黑塔。
白塔,因塔身塗白色灰漿,稱為白塔。位於易縣八里莊村西山頂上,塔高15米,呈方形,三層,磚石砌壘。須彌塔座,束腰,有卷草、花卉等磚雕圖案。
荊軻塔又名聖塔院塔,始建於遼代,明清兩代和近現代多次修繕。荊軻塔是為古義士荊軻而建,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戶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千古悲歌從古唱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