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五千年,分合迴圈上演,但合是主流、分是插曲,為什麼會是這樣,統一的動力來自何處呢?這個問題要從五方面談起。
第一、地理造就了統一的先天條件
翻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位於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河流流域。三大河流造就了大量肥沃良田,為農業創造了天然的沃土。幸運的是,這三條河流流域沒有太多地理上的障礙,幾乎連為一體,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沒有把各地區割裂開來。比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分佈在這些地方各個國家交流十分頻繁。如果中間出現青藏高原類的天塹,就會把各個文明體割裂(中國版圖自古就沒有納入印度就是例證)。
第二、農業文明的內需推動統一的到來
中國文明體制的開端應該是從西周開始的,周武王透過牧野之戰推翻殷商,然後分封天下,對一些西周貴族、有功之臣進行封疆列土。建立嚴格的等級制度及傳承製度。長子繼承爵位,其他公子自動降級分封。但分封有個大問題,就是周天子的地盤約分約小,最後周天子勢力越來越弱,以至於被西戎(當時的遊牧部落)佔領了首都鎬京,沒辦法只能東遷變成東周了。隨著周天子的勢力越來越弱,有些諸侯國做大做強了,自然就不在完全聽從天子的命令。以至於春秋時期周天子基本成了擺設。春秋五霸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粉墨登場了。後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一系列操作,周的等級及傳承製度基本就廢了。地盤不是靠天子分封,是靠實力搶來的的共識代替了制度,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後來到戰國,更是隻剩下戰國七雄了。
以上只是統一的漸進過程,那麼內需動力來自哪裡?答案在於農耕文明的需求。農業文明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就大豐收可以填飽肚皮,水災旱災就只能餓肚子。不幸的的是農業文明是這些災難如家常便飯。對於水災就只能治水,大禹治水成為中華史的開票之作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治水非一諸侯國可為,非得有一統治者統一協調不可。同樣旱災也是如此,處在下游的諸侯國永遠是受害最嚴重的,這些諸侯國的人民也迫切需要有一統治者統一協調。這也是為什麼春秋五霸就經常召集各諸侯國商量水的問題、簽訂各類盟誓之類的條約的原因。但盟誓只是道德的約束,簽完很快成為廢紙一張,問題依舊是問題!
農業文明的國防外需逼迫著統一
中華文明史就是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衝突史,匈奴、鮮卑、突厥、女真、蒙古等等,一茬茬的遊牧民族盤踞在北方,遊牧民族在水草不肥美豐盛的時候,燒殺搶掠在所難免。所以春秋戰國時代在北方邊境的諸侯國與遊牧民族天天在戰鬥,秦國修長城、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都是對遊牧民族戰鬥的體現。但縮小分散的諸侯國是不利於對遊牧民族的防禦的,必須有強大的統一中央機構統一部署排程才行,這就是統一外部需求。
某一諸侯國的強大是統一的引線
雖然有了條件、內需及再需,但是內部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有能力完成統一才行。幸運的是秦國透過商鞅變法逐漸強大起來,透過秦國幾代君王的努力,在秦始皇嬴政的手裡完成了這一夙願。統一後,透過採取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郡縣制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強中央的統治,為統一創造了一個文化上屬性。
大漢的到來奠基了統一的慣性
秦國的統一是短暫的,公元前221前統一、公元前207前滅亡,區區14年而已。項羽透過鉅鹿之戰瓦解了秦國的統治。但是項羽的思想還是停留在周朝分封諸侯制。鉅鹿之戰後,根據功勞重新進行了分封。可見當時不乏一些人對統一尚未完全接受。劉邦滅掉項羽建立大漢延續了400年,這400年的大一統徹底為中華文明打上了統一的烙印、注入了統一的基因、奠定了統一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