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最商界最知名的“難兄難弟”非張近東與許家印莫屬!
而兩人陷入困境與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脫不了干係——瘋狂多元化
先說張近東:以家電零售起家的蘇寧自老對手黃光裕進去之後走上了向線上轉型、線上線下同步發展之路(雖然不算成功,但是判斷還是沒問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的瘋狂操作買天天快遞(補充物流短板,沒問題)、買足球隊(江蘇蘇寧、意甲國米)、買超市(接盤家樂福)、開蘇寧小店、接濟恆大200億!然而,覆盤蘇寧收購而來的專案無不是“吞金獸”,再翻看蘇寧的財報,這些年之內蘇寧的主業幾乎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能夠撐著全靠套現當初與阿里巴巴合作時“換股”得來的阿里股票!
當阿里股票出清了、主業還是沒法賺錢、吞金獸們還是吞金獸、恆大拆借的200億拿不回來,現金流斷裂是早晚的事情。去年底,蘇寧陷入困境被媒體大量曝光,張大老闆開啟了尋求幫助之旅!最終,蘇寧找到了幫手,保住了公司,卻是以張老闆犧牲對公司的控制權為代價!目前的蘇寧,處於一個“無控股股東狀態”。
再說許家印:前些年的恆大勢如破竹,從一個區域性房企一躍成為了全國性的頂級房企,成長的最直接的養分是——雪球般越滾越大的債務規模!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一個領域成功了之後便相信在其它領域也能獲得不錯的成就,於是定位高階“恆大”牌礦泉水橫空出世(印象中當時5塊/瓶),可惜很快便體會到了市場的無情最終鎩羽而歸;
恆大足球這幾年算是賺足了臉面——給了廣大的足球迷希望、也為國家爭了許多光(連續的中超冠軍、多次亞冠),然而光鮮的背後是每年數億的資本投入;
接著便是連發九款新車的恆大汽車,本想著先佔據一個“風口”,原本市場也給了積極的反饋(市值曾高達4000多億),在車沒落地已經投入接近500億!
所有這些全靠恆大地產創造的現金流撐著,沒成想嚴格、迅猛、頻繁的地產調控如同“釜底抽薪”直接掐斷了恆大地產的養分來源。大樹將傾,大樹底下乘涼的人必然最先遭殃!
不同於零售行業,地產行業過高的債務槓桿對於接盤方的要求“極高”,因此許老闆遇到的困難相比張老闆當時的處境更加艱難!希望許老闆能夠早日帶領恆大走出困境。
最後跟張老闆說一句:“張老闆您的困難基本得到解決,許老闆借的錢你別急著要,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