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確定是否真的這樣,但如果蘋果這麼做,我覺得是合情合理的。
從現在看來,明年的iPhone 14基本已經確認趕不上臺積電最新的N3工藝了,而只能用N4P工藝製造A16(暫時假設是N4P,也可能趕不上,我後續再查證下,不過也差異不大,反正這幾個節點相差很小,看下圖)。 然而我們都知道臺積電的N4P只是臺積電N5節點的再一次打磨。N4P的提升對比N5P來說是微乎其微的,無論是效能、功耗還是密度。
Apple如果要繼續提升效能,固然可以透過構架升級來完成,但是通常來說架構升級=堆料,也就是Apple需要更多的電晶體來支撐A16,才會使得A16獲得可見的效能提升。
但是同樣的,堆料通常也意味著芯片面積的持續增加。但是很不幸運的是,蘋果在A14和A15上已經堆料很多了,A15的晶片大小大約108,這已經是僅次於A10以及A5的表現了,如果A16繼續堆料,那麼這個面積顯然會超過108。 粗略估計下,堆料20%或許是比較正常的,面積也要朝著120附近走。
但是呢,現在先進工藝是越來越貴的,特別是隨著芯片面積增加,成本會顯著上漲。因此,蘋果可能面臨著,如果不顯著提升規模,那麼A16效能會非常擠牙膏,如果提升明顯一點,又會導致面積大幅增加,成本上漲。
另外,Apple A系列歷史上,遇到工藝瓶頸的A10和A5不但面積超大,也是非常火龍的存在,特別是A10,A16也有這個隱憂~~
因此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只給高利潤的Pro系列用A16,Pro的利潤空間更大,並且也方便區別Pro和非Pro。 所以雖然我不確定是否真的這樣,但如果蘋果這麼做,我覺得是合情合理的。非常符合技術趨勢,也符合市場定位。
另外,當工藝出現瓶頸的時候,出現這種行為是合情合理的。就像當初的Intel的10nm難產後的種種行為,Apple如果遇到臺積電工藝難產,也得這樣。
另外,如果這樣iPhone 13和iPhone 13 Mini的購買價值很高~反正明年非Pro也是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