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敏督灸療法是我院開展的中醫特色治療方法,將生薑與我院自制艾絨鋪在督脈上所行辛溫大熱的治療。督脈是人體重要的扶陽氣經脈,古又稱之為“陽脈之海”,其循行於後背正中,其出於長強穴,經過腰陽關、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且督脈後背正中旁開1.5寸,為足太陽膀胱經,其上的肺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等是各臟腑的背俞穴,是臟腑之精氣傳達、輸送到背腰部並流向全身的樞紐區,是治療臟腑疾病的有效手段。總之,其根本是以激發陽氣而溫補督脈及膀胱經,達到調和陰陽氣血、益陽固本,通絡除痺、活血化瘀、透邪外出等效果。在異病同治理論指導下,熱敏督灸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調理過敏性鼻炎。
調和陰陽 扶助正氣
《素問·生氣通天論》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中醫認為,在辨證論治過敏性鼻炎時,對於過敏性鼻炎在不同的病程階段有相同的辨證分型時,可以採取相同的方藥治療。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在預防調攝時應“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人之所以患過敏性鼻炎,多是正氣虛弱的緣故。患者接受西藥後雖可以改善鼻部的症狀,但是會產生耐藥性,造成五臟衰變。此時,以中醫藥治療可從根本上調整患者臟腑陰陽、氣血虧虛狀態,提高患者機體的抗病能力,降低用藥後的毒、副作用。《景嶽全書》載:“凡大結大滯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所以極宜用灸。”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灸法既可補虛又可通絡,標本同治。
溫腎健脾 培元補氣
《素問·生氣通天論》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提出顧護陽氣的重要性。陽氣虧虛,則無以溫煦臟腑機體,臟腑功能衰弱,津液精血凝聚於內,同時,陽氣不足又易遭受寒邪侵犯,陰氣凝結,積久成瘤。陽虛不僅是發病的內在因素,也是疾病發生過程中的病理表現,且始終貫穿於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變過程。督脈為“陽脈之海”,督脈循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陰中絡者,合少陰……在骶骨端與少陰會”,故督脈與腎息息相關。腎為“先天之本”,是真陰真陽所寄之處,腎陽為“元陽”,腎陽充足,可上溫脾陽,溫煦“後天之本”,顧護陽氣;脾陽充盛,則水谷精微運化正常,聚可散,積可去。因此,督灸可以溫腎健脾,培元補氣。
溫通經絡 散寒止痛
寒邪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的特性,“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陰勝則寒”,“陰勝則陽病”,感受寒邪傷及人體陽氣,影響人體正常的溫煦氣化,若寒溼、瘀血在機體區域性凝滯,則會引起區域性氣機逆亂,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故多以鼻塞為臨床表現。過敏性鼻炎病理性質總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臟腑氣血陰陽的虧虛,標實為氣滯、瘀血、痰濁、熱毒互結,其基本治療原則是扶正祛邪,攻補兼施。
督脈為“陽脈之海”,統帥全身諸陽經,同時諸陰經透過經別的聯絡合於陽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都匯聚於督脈,具有總督諸陽,調節和鼓動人體一身陽氣的重要功能。督脈溝通全身經絡,督灸在輔助治療過敏性鼻炎時藉助艾絨溫熱的藥力和火的溫煦作用,配合經絡、穴位和生薑作用,具有“因病而治”、“因人而治”的特點,從而達到扶助人體正氣、祛除病邪的作用。
病例分享
患者胡某某,男,因近期南昌天氣“變化多端”,晨起後偶發鼻涕、噴嚏,又經常關注養生節目以及個人喜歡養生,擔心可能患上過敏性鼻炎,在朋友處聽說我院有專門診治過敏性鼻炎的針灸科室,遂於我院就診。經我科周海平主治醫師辨證施治後,判斷該患者可能是因外界天氣變化,導致鼻腔對環境適應力變差,是過敏性鼻炎的前驅症狀。對此,採用我科特色治療方案-“熱敏灸+”理念;對患者辨證後明確其證型為---“腎陽不足”,可行熱敏鋪灸治療,遂遵循冬季扶陽為根本大法,調節機體陰陽失衡,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治療3次後,現患者晨起鼻腔通暢,無鼻涕。
針灸過敏性過敏性鼻炎科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過敏性過敏性鼻炎科成立於2019年8月,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研究病種—過敏性過敏性鼻炎的高水平臨床科室,站在行業高度,牽頭組建了全國過敏性過敏性鼻炎熱敏灸康復聯盟。科室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學術隊伍,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技術力量雄厚、治療手段完備的專業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