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頭條上看到有關於過年打爆米花的文章。晚上和奶奶聊天時,奶奶說好久沒吃過炒米了。腦海裡不斷浮現出小時候過年才會有的一種小吃,炒米。
炒米,是一種很複雜的小吃,在我印象裡,做炒米要經過蒸浦米、曬浦米、踏浦米、炒浦米、熬糖、切米、包裝等七個工序!
一,蒸浦米
炒米主要是用糯米來做,當然用粉絲和飯幹來做的也有,用糯米來做的話,要提前一天將糯米淘洗並泡好,然後用飯橧,放大鍋裡隔水蒸,蒸到可以做成飯糰,然後就拿出去曬
二,曬浦米
糯米蒸好後,鋪開放到太陽下曬一天,小時候都是我來曬,邊曬邊吃,一般太陽好,曬一天,成半乾,就是拿起來不成團就可以了,收起來,然後拌上一點細米糠。拿到碓房去踏
三,踏浦米
這個環節是最麻煩也是最古老的,也最沒辦法用機器來代替,踏米,要用到一種古老的糧食加工工具:踏碓。就是利用槓槓原理,一頭用腳踩,一頭有個石頭碓,將米舂碎。當然這裡不是要將浦米打實打扁。在踏浦米的時候,一個人踩,一個人拌,拌的人拿一根棍子,每碓一下就拌一下,並根據浦米的狀態來決定要碓多久,一直碓到浦米像一個指甲那麼厚就可以了。
四,炒浦米
炒浦米之前,要將炒沙在大鐵鍋裡炒熱,多小度全憑手感,這個都是由我奶奶來炒,我負責聽奶奶的指令燒火,當炒沙夠熱時,將一定量的浦米倒進鍋裡,用推子一推,馬上扁扁的浦米就變得長長的,白中帶黃的爆米花,同時一股米香氣立馬飄起,引得我們口水直流,但又不敢吃。
五,熬糖
在奶奶將浦米炒好後,這時爺爺出場來熬糖了,打炒米用的糖不是砂糖,而是一種很粘很粘的麥芽糖,這種麥芽糖是琥珀色的,粘粘的,這糖只有過年才有,以前入冬月時,爺爺和奶奶就要計劃著今年要買多少糖膏,然後由爺爺去街市上買。熬糖要注意水比,反正我是搞不懂,小時候一直很好奇為什麼看起來一團的糖膏會變成像油一樣的。熬好糖,再放一些配料,如芝麻,我爺爺喜歡在炒米放點陳皮絲。然後將炒好的炒米倒進去拌勻。
六,切米
將拌好糖的炒米起鍋,倒進炒米模子,然後拿米升壓平,在壓的過程中,糖香,米香,油香,合在一起。壓好後就要切了,先豎著卻成3公分寬,然後再模著卻成5公分長。這活還是爺爺來。
七,包裝
卻好炒米,我負責將大張的白紙裁成一個正方形,然後將炒米五塊為一層,兩層疊好,對角包好,再拿米飯封口,如果當年家有喜事(結婚,添丁,大壽)就會在封口處加張紅紙,以作喜慶。
整個炒米的過程就完成了,最後將炒米放進鐵桶(我們那叫洋錫桶)放好。要吃時就拿一塊,保管得當,能吃到第二年的中元節!
客家炒米,做法很複雜,至於吃,說實在的,小時候也並不覺得有多好吃,但每年還是要做很多,很多時候都是做乾糧,比如上山幹活中午不回,就帶幾包炒米。平時很少會想吃。我當時也問過爺爺,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精力去做炒米,爺爺只說,沒有炒米還能算過年嗎?
也許,我們對炒米的認知只是一種食品,而在爺爺的認知中,炒米就是一種富足,必竟,他們是經歷過吃不飽的時代的,在那個時代,能有餘糧打炒米,就是富足!
再後來,隨著老一代的老去,大家對炒米的執著也沒有那麼重,慢慢的,過年也就不打炒米了,山上的碓房也倒了。慢慢的,炒米,也只是在我記憶裡。雖然現在在市場上也能買到所謂的客家炒米,但那也就是一種用機器做的米餅,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了!
(努力去找圖,無奈真的找不到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