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源遠流長,發展至今,苗家醫藥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苗族的醫藥常常與神秘、神奇這樣的詞彙聯絡在一起,自成體系,尤以其內病外治的療法聞名中外,成為民族醫藥的一枝奇葩。苗族民間還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說。有神農“嘗百草、識藥效,除病痛,始創醫學”;“蚩尤傳神藥、醫治百病”;“祝融傳熟食,傳按摩強身健體術”;“歡究傳丹砂、消疫除瘟”;“苗父藥到病除,神傳疾解”;“藥王餐風露宿尋找藥方,傳承‘三千苗藥,八百單方’”的苗醫遠古原始醫藥歷史。
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與疾病、傷害作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的醫療經驗,成為我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的一部分。苗醫對病因的認知和對疾病的命名、分類等,皆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苗醫用藥多是植物藥、動物藥及少量礦物藥。藥的特徵歸納起來有熱、冷和不熱不冷三種;熱藥可治冷病,冷藥可治熱病,和藥可補體質、治虧損病。藥物的“結構素質”決定藥力及藥性:“質粘者易消化,補氣力,清頭腦;質糯者難消化,強筋生血,易傷肚;質沙者好吃,補血肉,和血脈,較難消化,容易產生多屁;質面者餬口,補肉補氣,利關節,較易消化,多食令人胃弱.
苗醫藥是苗族在生產生活中的智慧結晶,是千百年來的為苗族繁衍生息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保健醫療技術,更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髮展起來的生命科學。
它是苗族文化的瑰寶,滲透在苗族人生活習俗的方方面面,反映了苗族人對待天地的自然生命觀;
苗醫藥更是由苗族原創的具有自主產權的醫藥學體系,有著巨大的、潛在的經濟價值,是中華民族中醫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由於戰爭遷徙,苗族先民逐漸遺失了古苗文,苗族醫藥主要依靠家學、口傳身授或宗教儀式的方式進行傳承。它的診療、本草、方藥通過歷代薪火相傳,至今仍有很強臨床應用活力。
特殊的傳承方式,使苗醫藥蒙上神秘的色彩,至今相當多苗族民間藥方的特殊功效,難以用已掌握的現代西醫理論解釋。也是這種原因,苗醫藥在西醫藥的衝擊下被邊緣化,沒有得到學術界的重視。如此長期下去,必然造成苗醫藥人才流失,逐漸衰落。加快苗醫藥的發展,搶救千百年才形成的苗醫藥文化,發揮苗醫藥原創優勢、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實現創新突破,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造福人類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