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病發展的最終結局,此時腎功能已受到程度輕重不一的損害,由此而導致患者在飲食上也相當困惑。
原因在於患者一方面是營養不良,體質下降,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補充蛋白質等;另一方面患者由於腎功能受損,無法完全將蛋白質等的代謝產物尿素、肌酐等有毒物質由尿中排出,導致血液中的尿素、肌酐濃度增加,因此需要控制進食蛋白質類食品。
正是因為這種矛盾,使得慢性腎衰竭患者在飲食上陷於十分矛盾的境地,而且這種情況也令醫生在治療上十分棘手。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應特別注意蛋白質、熱能、維生素及水、鹽平衡幾個方面。
第一,要根據病情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原則是一方面設法減少血尿素氮的升高,另一方面還要滿足患者的營養需要,在蛋白質的選擇上,優質蛋白質要佔 50%以上,在低蛋白膳食時熱能供給必須充足,熱能每日攝入量最少為每千克體重 146 千焦,每日8368~10460 千焦。
第二,慢性腎衰竭患者因代謝異常及營養攝入不足,體內水溶性維生素水平常會下降,又因鈣、磷代謝異常影響活性維生素 D3的合成,所以重視各種維生素的補充對患者非常重要。
第三,要注意鈉、鉀、鈣、磷等的攝入量,理想的治療膳食應提高鈣含量,降低磷含量。若合併水腫和高血壓應限制鈉鹽;若患者服用利尿藥或伴有嘔吐、腹瀉時,不應限制鈉鹽,甚至還需補充。
若患者少尿或合併高鉀血癥時,應注意限制鉀的攝入量;若每日尿量和血鉀量正常時則不必再限制鉀的攝入量。限制鉀膳食應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選食蔬菜和水果,若患者每日尿量增多,>1500 毫升時,應觀察血鉀含量,必要時還需補鉀。
第四,另外,掌握患者液體出入量的平衡也很重要,一般視排出量決定攝入量。為了保證取得較好的食療效果,慢性腎衰竭患者宜在醫生的指導下,以保證充足的營養和合理的膳食結構,儘可能養腎不傷腎、不增加腎臟負擔的前提下,根據食物的寒熱溫涼之性和自己的體質特點,選取恰當的飲食和適宜的藥膳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