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場奇怪的運動席捲美國。在許多城市的街頭,人們可以看到一塊寫著“鳥不是真的”(Birds Aren’t Real)的標牌。上月,“鳥不是真的”的追隨者甚至在舊金山的推特總部外集結抗議,要求推特修改其標誌性的以鳥為圖案的LOGO。就在人們擔憂這場以Z世代為主力軍的荒謬“反智”運動幾時能休時,該運動的創始人突然站出來,告訴《紐約時報》,這其實是一個刻意為之的玩笑。究竟怎麼回事?
“鳥不是真的”是假的
在過去的四年裡,一個名為“鳥不是真的”的運動風靡全美,在TikTok上吸引了60萬粉絲,在Instagram上也有35萬粉絲。它以陰謀論的方式宣稱所有的鳥類都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美國政府為了監視民眾而製造的無人機複製品。
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參與了這場運動,尤以Z世代為主。他們穿著印有“鳥不是真的”標語的T恤,聚集在一起,到處傳播這一資訊。巨大的廣告牌出現在匹茲堡、孟菲斯和洛杉磯等大城市的上空,宣揚著“鳥不是真的”。推特位於舊金山的總部外,年輕人也舉著標語集會,要求這家將鳥作為LOGO的公司將這一標誌替換掉,因為,“鳥不是真的”。
但這場運動有一個外人並不知道的“陷阱”:事實上,它的所有追隨者並不真的相信“鳥不是真的”——他們知道,鳥類當然是真實存在的。
近日,該運動的創始人、現年23歲的彼得·麥因多(Peter McIndoe)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承認,這項運動本身就是一個玩笑,他們知道鳥是真實的,“不真實”的理由只是他們編造出來的。但由於可能會有其他人加以別有用心的利用,他決定說出真相,以免一些人真的以為鳥類是無人機。
“在過去的幾年裡,面對一個充滿錯誤資訊的世界,我們一直很清楚自己走的路線。這個想法的本意就是非常荒謬的,但我們要全力確保我們所說的一切都不現實,這就是我們的考慮。”麥因多告訴《紐約時報》。
彼得·麥因多
據瞭解,“鳥不是真的”是麥因多在2017年一時興起發起的。當時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不久,1月21日,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多地爆發“女性大遊行”,抗議特朗普就職總統。那時19歲的麥因多注意到,在這場遊行進行的同時,還有一群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反抗這場遊行。於是,麥因多決定,在一張紙上寫下“鳥不是真的”,發起一個新運動。“這是一個自發的玩笑,但它反映了當時每個人都感受到的荒謬性。”麥因多說。
後來,他和他的朋友偽造了一段與無人機陰謀相關聯的“鳥不是真的”運動歷史。“我們在 ‘鳥不是真的’運動中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確保它不會變成對世界產生負面影響的東西。它是一個安全空間,人們聚到一起,模擬陰謀接管美國的過程。這一切都是為了嘲笑瘋狂,而不是被瘋狂征服。”他說。
從陰謀文化中出走的麥因多
事實上,麥因多自己也曾長期浸潤於陰謀文化之中。據報道,在麥因多前18年的人生中,他和7個兄弟姐妹共同成長於辛辛那提郊外一個非常保守的宗教社群,後來,他們又搬到了阿肯色州的鄉下。他自幼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被灌輸的是“進化理論是民主黨人的大規模洗腦計劃,奧巴馬是一個反基督者”這樣的思想。
“我是由網際網路撫育長大的。因為在那裡,透過紀錄片和YouTube,我最終找到了我所處的真實世界的教育。我對世界的全部理解都是透過網際網路形成的。”他說。
當麥因多在2016年離家,進入阿肯色州大學學習時,他意識到,像自己這樣跨越多重現實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Z世代的反抗
22歲的克萊爾·克羅尼絲(Claire Chronis)是“鳥不是真的”運動匹茲堡地區的組織者,她說:“這是一種解決的方式,解決世界上那些你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的麻煩。我喜歡這樣描述這個組織:用瘋狂來對抗瘋狂。”
21歲的卡梅倫·卡斯基(Cameron Kasky)是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鳥不是真的”運動的一名成員,也在2018年組織並參加了反對槍支暴力的“為我們的生命而遊行”運動。他說,這場戲仿運動“會讓你駐足停留並大笑。在一個特別淒涼的時代,一起笑一笑並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據他們所說, ‘鳥不是真的’是一場有目的的戲仿性社會運動。在一個由網路陰謀論主導的後真相世界裡,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對虛假資訊嗤之以鼻、相互攻擊和取笑。這是Z世代用荒誕主義顛覆兔子洞的嘗試。”《紐約時報》記者泰勒·洛倫斯(Taylor Lorenz)寫道。她指出,“鳥不是真的”運動的許多成員都是Z世代,成長於一個充滿錯誤資訊的世界,其中一些人的親屬已經成為陰謀論的受害者。因此,對於Z世代的成員來說,這場運動已經成為一種集體應對這些經歷的方式。
正如麥因多所說,“鳥不是真的”並不是對外界陰謀的膚淺諷刺,而是來自內心深處。“我們這一代的很多人都覺得一切都很瘋狂,而 ‘鳥不是真的’是人們接受這一事實的一種方式。”他說。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鳥不是真的”也在作為一種政治力量而獲得越來越高的聲望。今年9月,該組織以“鳥不是真的!”的口號,淹沒了俄亥俄州的一場反墮胎集會。
“是的,我們在過去四年裡一直在故意傳播錯誤資訊,但這是有目的的。是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美國樹立一面鏡子。”麥因多直截了當地總結了該組織的使命。
新聞及圖片來源:紐約時報、Dazed、Blavity、Snpoes,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iWeekly週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