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二戰德國希特勒失敗的文章很多,覆盤來看,希特勒的失敗,原因很多。綜合分析,希特勒的失敗主要在於其沒有正確的軍事思想指導。
如果有中國式軍事思想(指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以及近代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指導,不至於不自量力挑戰全世界,不至於昏招疊出,不至於敗的那麼徹底。
一、堅持戰爭的正義性,不義戰爭必敗
希特勒迷信暴力,不講信義。雖有“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的說法,打仗不能太老實,但這是術的層面。在道的層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的正義性與否往往決定戰爭的最終結局。
希特勒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日耳曼民族爭取生存空間”,“消滅猶太人等劣等民族”,手段是用暴力破壞和掠奪,沒有任何正義性可言。
這點德國和日本法西斯都犯過同類錯誤。戰爭初期,他們或透過不宣而戰,或透過偷襲珍珠港之類的戰術勝利逞於一時,但不能掩蓋其戰爭性質的非正義性。因而失敗是必然的,遲早而已。
二戰之前,德國國土面積歐陸第一(不算蘇聯這種跨歐亞的大國),人口八千多萬,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妥妥的世界大國。但中國古代兵法《司馬法》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不講道義,迷信暴力,為戰而戰,再大的家底遲早也會被折騰乾淨。
反觀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戰爭的正義性是非常重視的。人民解放軍自建軍以來,打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印、中蘇、中越邊界自衛反擊戰。對手有大有小,有強有弱,但每一場戰爭都是為正義而戰,為信仰而戰,從沒侵佔過別人一寸領土,沒打過一場不義戰爭,沒打過一次沒有目標的濫仗。因而決定了解放軍的每戰必勝。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障。搞清為何而戰極端重要。
希特勒固然在軍隊中傳播納粹思想。一則這種思想從源頭上就是錯誤的,從這種思想尋求戰鬥力屬於南轅北轍。二則希魔在部隊中並沒有建立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組架構及工作體系。
對比我軍,從建軍伊始就確立了政治建軍原則。“三灣改編”做到支部建在連上。“古田會議”決議案的中心思想是要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
我軍政治部和司令部(參謀部)、後勤部同為常設機構。
部隊裡各級政工幹部(指導員、教導員、政委)和軍事幹部平級。
因為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我軍戰鬥力的不竭源泉,始終使我軍上下明白為何而戰。是我軍長盛不衰的獨特優勢。
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不僅是《孫子兵法》的思想,也一再反映在毛澤東軍事思想裡。
譬如《論持久戰》,全面分析了中日兩國、兩軍的特點及優劣,做到了知己知彼。既消彌了抗戰失敗論的陰霾,也破除了速勝論的虛妄。做到了知己知彼,以此指導抗戰,取得了最終勝利。
反觀希特勒,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二戰初期,德軍在波蘭和法國的勝利,使希特勒過於膨脹,沒有看到勝利中有僥倖的成分 ,過高估計了德國的實力和潛力,因而制定作戰計劃越來越狂妄自大,脫離實際。
對對手,更沒做到知彼。譬如和蘇聯開戰前,德國估計蘇軍大約有200個師,開戰後查明番號的就有360個師。
而且希特勒對蘇聯的民心士氣,戰爭潛力的估計,更是錯的離譜。
譬如開戰前,希特勒對蘇聯的判斷是,蘇聯是一座破房子,只要在門上踹一腳,整座房子都會倒塌。結果越踹越結實。蘇軍越打越多,越打越強。
最後希特勒對美宣戰,更是不自量自,自取滅亡的愚妄。
四、搞好統戰,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
毛澤東主席高度重視統戰工作,把統一戰線高度概括為“就是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搞統戰的前提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敵、友”是因時因地變化的。
譬如日軍侵華時期,國民黨就從以往的敵人變成了統戰物件。敵人變成了日本軍國主義。
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更是把那些“中間派”、“動搖派”統戰成支援我們的力量,“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儘量爭取一切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完成主要目標和事業。
反觀希特勒,入侵蘇聯前期。由於蘇聯曾經“大肅反”、以及糧食過度徵購引起的“烏克蘭大饑荒”,烏克蘭有很多人將德軍視為“解放者”,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希特勒如果有統戰意識,對這一部分人加以利用,會增加不少己方力量,減少後勤壓力。但烏克蘭人發現,德國人不僅將猶太人,也將斯拉夫人視為“劣等種族”,不僅不予尊重,還予以隨意的掠奪和屠殺。這就造成了“為淵驅魚”、“削己厚敵”的效果,愚蠢至極。
五、得人失地,人地俱得;得地失人,人地俱失
希特勒在戰爭早期,能夠力排前線將領的眾議,將主要目標放在消滅蘇軍有生力量,奪取資源為主。
譬如開戰伊始,將領們力主將主要目標放在奪取莫斯科。
希特勒其實明白,當年拿破崙也佔領了莫斯科,但仍然輸掉了戰爭。
因此,希特勒力排眾議,將兵力轉用西南方向,在基輔戰役合圍蘇軍西南方面軍,取得殲滅蘇軍65萬人的重大戰果。
但到戰爭中後期,希特勒越來越不理性,對佔領“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這種字眼的城市有了執念。“揚短避長”,將德軍適合野戰的精銳兵團,頓兵于堅城之下,和有人口優勢的蘇聯拼消耗。造成了“人地俱失”的後果。
反觀我軍,堅持“得人失地,人地俱得;得地失人,人地俱失”的原則,為取得最終勝利,從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譬如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平保衛戰”,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主動撤離,“打不贏就跑”並不丟人。哪怕暫時丟掉革命聖地延安都在所不惜,專注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終“人地俱得”。
六、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我們還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例。
本來在戰役早期,德軍已經取得了主動權和較大戰果。
德軍的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本可以通力合作,對斯大林格勒一鼓而下。
希特勒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開始在“戰術上藐視蘇軍”。認為僅憑第6集團軍就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在關鍵時刻,將第4裝甲集團軍調往其它方向。
結果不僅減緩了德軍的攻堅力量,還給蘇軍以喘息之機。在斯大林格勒葬送了第6集團軍,造成了戰線崩塌,攻守逆轉的惡果。
反觀我軍,雖然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每次具體的戰役戰鬥中,戰術上卻高度重視敵人,戰前充分發動指戰員搞軍事民主,開“諸葛亮會”。即使在部隊總體數量少於敵軍的情況下,在每一次具體的戰鬥中,每每集中3至5倍的優勢力量,打殲滅戰,“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 ,積小勝為大勝。比希特勒不知高明多少倍。
所以,德軍高階將領,每每用“前巴伐利亞下士”調侃希特勒,詬病他的指揮水平。
客觀來看,希特勒確實缺乏戰略思維和科學的軍事思想指導。
其失敗是有跡可循和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