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的輕巡洋艦"伯明翰"號(CL-62)在眾多的巡洋艦中是一艘無以倫比的幸運艦。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它曾被日軍俯衝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和航空魚雷命中,受友艦殉爆的牽連,最後還遭到日本特攻機的自殺式攻擊。可以說,在戰爭中艦艇能受到的傷害它全都經歷了一遍,甚至有時幾近沉沒,但仍活了下來。這些經歷,足以讓它稱得上"美軍最打不死小強"的稱號。
"伯明翰"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大量建造的"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的8號艦,1943年1月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竣工,在結束了一系列的訓練後,於6月編入大西洋艦隊。
1943年7月,"伯明翰"號接到了它的第一個任務,即支援盟軍對地中海西西里島的登陸作戰,對登陸地點實施艦炮射擊。1個月後,該艦編入太平洋艦隊。不久,美軍即將對塔拉瓦、馬金兩島進行登陸作戰,"伯明翰"號也跟隨艦隊對這兩島進行艦炮射擊,任務完成後轉戰所羅門前線。
竣工不久的"伯明翰"號輕巡洋艦,艦長185.95米,滿載排水量14358噸,主炮為4座3聯裝152毫米炮,艦體十分抗打。
這時,美軍正計劃實施託羅基納(Torokina)登陸作戰。託羅基納位於布干維爾島,該島與日本海軍基地拉包爾所在的新不列顛島東部相鄰接。在日軍看來,如果布干維爾島被美軍奪取,那麼作為他們在所羅門方面重要作戰據點的拉包爾基地就會陷入危險,因此勢必要阻止美軍登陸託羅基納。
對此,日本海軍發動"三號作戰",將航母機動部隊搭載的艦載機全部調到拉包爾,計劃對入侵的美軍艦隊展開空襲。日軍此次調集到拉包爾的艦載機共計170架,於11月5日和8日分別出戰,攻擊美軍登陸部隊和支援部隊。
1943年11月8日上午,從塔拉瓦島迅速趕來支援的"伯明翰"號正在託羅基納海域為運輸艦和各種登陸艦艇從事護衛任務。這時,從拉包爾基地出擊的日軍各型戰機組成的攻擊隊出現在船隊上空。很快,護衛船隊的美軍戰鬥機與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展開了激烈的空戰。
有5架日軍艦載攻擊機趁機以"伯明翰"號為目標,一面調整雷擊姿勢一面緊逼而來。"伯明翰"號和附近的護航艦向這5架日軍艦攻還以最激烈的對空炮火,但仍有2架穿過了防空火炮的彈幕,逼到"伯明翰"號的左舷,並投下了魚雷。
"伯明翰"號輕巡洋艦彩色側檢視。
為了避開魚雷,"伯明翰"號立即向左掉頭,可是事與願違,2枚魚雷擊中了左舷前部和左舷中央舷側吃水線下部位。很快,前部火藥庫的前方和輪機艙開始浸入大量的海水,船體漸漸向左舷傾斜。由於艦首浸水劇烈,艦首甲板下沉到幾乎與海面持平的位置,整艘艦陷入難以航行的狀態。
"伯明翰"號的情況本已經相當糟糕,不料一架日軍俯衝轟炸機突然從上空的雲層中出現,幾乎以垂直的角度進入俯衝,並投下了炸彈。炸彈命中該艦左舷後方第三炮塔附近的甲板,在貫穿了兩層甲板後爆炸。所幸爆炸沒有造成致命的損害,經過艦上官兵的奮力搶救,"伯明翰"號總算沒有沉沒,但已完全不能航行。
之後,"伯明翰"號被友艦拖到埃斯皮裡圖桑託島進行臨時修理,之後返回珍珠港基地進行正式維修。"伯明翰"號的損傷相當嚴重,可是並沒有沉沒,令維修人員覺得不可思議。正式修理花費了較長的時間,它重返戰場已是1944年5月,被編入第58特混艦隊,從事航母護航任務。
"伯明翰"號輕巡洋艦的防空火力十分強大,包括6座雙聯裝127毫米高炮,4座4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8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21座單裝20毫米厄利孔高炮。
1944年10月24日上午9時,"伯明翰"號護航的航母部隊附近空域出現了日機編隊。這些日軍飛機從菲律賓的基地飛來,共計56架。美軍航母部隊派出在空中警戒的戰鬥機編隊立即開始迎戰。
這一時期的日軍飛行員的素質早已不及戰爭之初,來襲的大半日軍飛機不是被數量佔優的美軍戰鬥機擊落,就是被防空火炮擊落。不過總會有漏網之魚,日軍的一架艦爆突然從雲層中出現,向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CVL-23)俯衝、投彈。投下的炸彈準確命中了"普林斯頓"號飛行甲板中央部位,在貫穿飛行甲板和其下的甲板後,在更下一層的機庫甲板爆炸。
當時"普林斯頓"號的機庫裡有6架TBM艦載魚雷轟炸機正在進行魚雷搭載和補充油料,炸彈爆炸後,正在作業中的6枚魚雷全部被引爆,同時燃料也被點燃,整個機庫瞬間化為一片火海。同時航母機庫舷側遭到破壞,導致其上的飛行甲板彎曲變形。大爆炸也讓許多"普林斯頓"號的艦員當場死亡或身負重傷。剩下的官兵為滅火而奮戰,但是燃燒的汽油從機庫甲板的開口竄流到下面的甲板或輪機艙等地,火勢終將整個"普林斯頓"號包圍。
"伯明翰"號(右)靠近燃燒中的航母"普林斯頓"號(左),參與到滅火行動中。
雖然形勢嚴峻,但"普林斯頓"號的官兵始終沒有放棄,火勢一度得到控制。此時"伯明翰"號開始接近"普林斯頓"號的左舷舷側,在加入滅火作業的同時,進入拖航作業的準備。"伯明翰"號的甲板上聚集了數以百計的艦員,他們正準備積極投入到救援友艦的工作當中,沒想到大禍就在眼前。
"普林斯頓"號此時突然發生了一次威力巨大的殉爆。原來是艦底附近的輕油庫發生爆炸,波及鄰近的彈藥庫,彈藥庫裡大量的炸彈和魚雷一同被引爆了。這次大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直接橫掃了臨近的"伯明翰"號,同時包括航母飛行甲板在內的上部構造物殘件被拋上半空,大量的破片、飛散的火球朝旁邊的"伯明翰"號落下。
這時"伯明翰"號的甲板上聚集著大批人員,衝擊波、破片、火球來得太快,當場就有239人死亡,另有426人受傷,其中大部分是重傷員,死傷人數相當於全艦1255人的半數以上。現場十分慘烈,很多死者被爆炸的衝擊波撕碎,人體碎片遍佈整個軍艦和周圍的海面,以至於該艦在回到港口後屍臭沖天,海軍的後勤人員拒絕登艦進行清理工作,美國海軍不得不僱傭民間公司的清潔工。
"普林斯頓"號的殉爆還造成"伯明翰"號桅杆折斷,雷達和通訊裝置全部被破壞,失去作用。此外,面向爆炸一側的艦體上部構造所有裝置、高射炮炮座也都被破壞殆盡。雖然輪機艙沒有異常,仍然可以航行,但是整艘軍艦外觀上已變得面目全非。最後,垂死的"普林斯頓"號被美軍的另一艘驅逐艦以魚雷擊沉,"伯明翰"號則返回馬雷島海軍工廠進行維修。
被航母殉爆波及、傷痕累累的"伯明翰"號在維修期間的照片。
1945年2月,"伯明翰"號回到前線,立即參加了硫磺島登陸作戰,仍然從事航母的護衛任務,隨後又參加了沖繩戰役。
1945年5月3日上午,日本陸海軍航空隊向沖繩方面的美軍發起大規模的特攻攻擊。在這一天的特攻行動中,美軍有3艘驅逐艦被擊沉,3艘驅逐艦不同程度受傷,另有輕巡等3艘艦船也不同程度受傷,受傷的輕巡正是"伯明翰"號。
日軍特攻機撞在"伯明翰"號左舷後方的甲板上。飛散的破片和燃燒的汽油襲向周圍的機炮炮座和裝置,殺傷了乘員。雖然火勢很快被撲滅,不過特攻機搭載的炸彈貫穿上甲板後在下一層甲板爆炸,破壞了第一甲板後部左舷的乘員居住區和倉庫等。所幸"伯明翰"號沒有受到致命的損害,隨後前往位於沖繩島西南的慶良間群島,接受美軍工作艦的應急維修。
日軍特攻機給"伯明翰"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將其甲板炸出了大洞。
"伯明翰"號在應急修理後又回到前線,不久就迎來了日本投降。戰後,它與其他"克里夫蘭"級的同級艦繼續在美國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艦隊活動頻繁。不過由於多次受傷,該艦船體早已傷痕累累,於1955年從美國海軍艦艇中除籍,不久在加里弗尼亞州的長島解體。"伯明翰"號是"克里夫蘭"級輕巡中最早除籍的一艘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