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釋出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注射肉毒桿菌素可能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焦慮感。研究結果顯示,在人體不同部位接受肉毒桿菌注射最多可降低72%的焦慮風險。
儘管仍需對其作用機制做進一步的研究,但研究人員表示,具有抗焦慮“潛力”的肉毒桿菌療法可能會成為未來治療焦慮症的一種選擇。
“反其道行之”,研究人員從副作用中尋找“益處”
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簡稱肉毒素,是由致命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而出的細菌外毒素,帶有劇烈的神經毒性,能使肌肉暫時麻痺。醫學界原本用其治療肌肉痙攣、偏頭痛、多汗等疾病,後來將其應用於消除皺紋的整容手術。
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卡格斯藥學院的研究人員,與兩位德國的醫生卻從中發現了肉毒桿菌毒素潛在的新用途:降低患者的焦慮風險。
“FDA收到大量不同的不良反應報告,主要目的是發現那些在藥物臨床試驗中未被確定的有害副作用。”這項研究主要作者、藥學教授魯本·阿巴揚博士說,“但我們有不同的想法,為什麼不從反方向著手去發現有益的效果呢?”
此前,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不良反應報告系統(FAERS)資料庫中,約有4萬人報告了出於各種原因接受肉毒桿菌注射後發生的疑似不良反應。
基於FAERS資料庫,阿巴揚博士和他的團隊運用數學演算法,研究肉毒桿菌注射者與在同一症狀下接受不同治療的患者相比,焦慮及相關健康問題的報告頻率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後,患者報告的焦慮發作頻率顯著降低,幅度從22%至72%不等。
該團隊發現,針對具體四種症狀及特定的注射部位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後,患者報告的焦慮風險顯著降低,幅度從22%至72%不等。這四種情況包括用於面部的美容、為治療偏頭痛注射於面部和頭部肌肉、治療上肢和下肢的痙攣以及為治療斜頸將肉毒桿菌注射於頸部肌肉。
打完肉毒桿菌後“更快樂”?作用機制仍需探索
據悉,阿巴揚博士和他的團隊在2020年7月的《科學報告》上發表了一項類似的研究。同樣基於FAERS資料庫,他們發現接受肉毒桿菌注射的患者,報告抑鬱症的頻率也明顯低於接受其他治療方式的患者。而且,這兩次研究都發現,無論注射在哪個部位,患者報告的焦慮和抑鬱症狀都有所減少。
然而,外界有觀點認為,患者在打完肉毒桿菌後“感到更快樂”,可能是因為皺紋變少了,或者是因為肉毒桿菌可以抑制人們皺眉。阿巴揚博士承認,確實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肉毒桿菌素緩解焦慮的作用機制,並且針對專門用於治療焦慮的最佳部位和劑量也需要進行臨床試驗。
儘管目前還不清楚肉毒桿菌素減少抑鬱和焦慮的具體分子機制,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兩者之間可能有所不同。阿巴揚博士說:“它們可能是相關的,但是焦慮和抑鬱的發作有著不同的途徑。”
在研究報告中,阿巴揚博士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機制以提供深入研究的方向。在患者接受注射後,一方面,肉毒桿菌毒素可能被運輸到中樞神經系統中涉及情緒和情感的區域。另一方面,受肉毒桿菌影響的神經肌肉可能直接與大腦連線、溝通。
此外,由於肉毒桿菌素通常用於治療可能導致焦慮的慢性疾病,研究人員指出,在注射療法成功緩解這類疾病的同時,也可能間接地減少了患者的焦慮情緒。據悉,焦慮症是美國最常見的一類精神疾病。據資料分析公司Statista統計,2019年,美國成年人報告的焦慮症狀從輕度到重度不等,其中18至29歲的成年人中約有20%受到焦慮症的負面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胡藝玲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