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申報的八義窯紅綠彩瓷燒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八義紅綠彩是磁州窯系繼剔花、白底黑花等裝飾技法之後,創新而成的一種瓷器裝飾藝術,分佈於長治縣八義鎮的八義、東山、南泉莊村一帶。八義窯址坐落在八義、東山兩村之間,村子周圍有優質高嶺土(白矸土)、煤炭、水等資源,為燒瓷工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明萬曆版《潞安府志》記載,潞安城西南的城牆上開有“八義門”,附近有八義瓷器銷售市場,說明潞安城當時已是瓷器流通、販運的重要通道和銷售集散地。
長治八義窯的紅綠彩瓷器是釉上彩瓷,其燒製方法為:在本地白矸土拉成的較為粗糙的瓷器坯胎上,施一層白色的化妝土,再施透明釉後,入窯高溫1200度左右燒製白釉瓷器。出窯自然風乾後成白瓷成品,瓷繪藝人用毛筆蘸上紅綠黃彩在釉面上描繪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以800度左右的低溫進行烘烤,使彩料與瓷釉慢慢燒結,在白釉上呈現鮮豔的紅綠彩。紅綠彩瓷器的種類有碗、盤、瓶、缽、盒、碟、盞、小人、動物、玩具等,圖案有折枝花卉、魚蟲、人物、文字等。瓷上繪畫以寫意為主,兼有工筆、勾畫、填塗,技法嫻熟,線條流暢,形象生動。紅綠彩瓷在配色裝飾上風格獨特,以白釉為主要底色,紅、綠、黃為彩繪主色,潔白的瓷器上,呈現大紅大綠的紋飾,色彩明快、豔麗,繪畫古樸、豪放,洋溢著濃郁的喜慶氣氛。
八義紅綠彩瓷在藝術水準、成型工藝、燒製水平等方面具有較高成就,尤其是胎、彩分燒工藝,為當時瓷器裝飾手法的一種創新和嘗試,開創了在器物上施彩繪畫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工藝研究價值。
來源: 文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