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又被娛樂圈噁心到。還記得前段時間於正和他的《當家主母》疑似殺貓事件嗎?
網友評論:按照於正的性格要是貓沒死,早就翻著花的跳出來“大罵四方”了。
當時事情剛被爆料,就有熱心網友整理過於正的影視劇中出現過此類鏡頭:
1.《延禧攻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尚鸚鵡疑似被淹死。(鳥類救助專家鑑定過,確實是死亡了)
2.《延禧攻略》番外篇有吊死的帶血的動物鏡頭。劇情裡面是白貓
3.《美人心計》小狗疑似活生生被打死。
4.《唐宮美人天下》小奶貓疑似被吊死。
5.《鎖清秋》小狗疑似被吊死。
6.《大丫鬟》裡有狗被毒死的鏡頭。
12月1日,著名編劇汪海林再次談起劇組裡的“動物演員”,他說例如有戰爭場面時,就有一種“動物演員”就做“摔馬”。
“摔馬是專門用來完成一些危險動作,有些當場就骨折,有些就要安樂死。”
他為什麼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說出 “犧牲” 這兩個字,這是馬的自由意志嗎?
網友評論也說到:以前技術不發達還算情有可原,現在已經可以用特效了為什麼非要馬命呢?演員演技爛的不行臺詞都說不好,卻要動物真死,本末倒置!
我記得之前的《新三國》,也被爆料劇組為了效果真實死傷了很多馬,還有有一版《西遊記》的白龍馬餓得骨瘦如柴。
我印象最深就是一部歌頌軍犬的電影,把軍犬整個頭給炸了,因為這個畫面,我真的想了很多,腦海裡揮之不去。
同樣是電視劇,《狼圖騰》就真的表現出了對生命的敬畏,裡面每一隻的死去的狼和羊都是導演組親手製作出來的道具,再想盡各種辦法讓工作人員操縱去顯得更真實。
每一隻真的狼,為了看起來真實但又不會傷人,都是找由飼養員從小帶到大的狼,他們甚至拍了幾年就是為了能更真實的表現出同一只狼在不同年齡段中性格和形象,一直在等一隻小狼長大,而不是找別的狼代替。
還一個狼圍捕馬群的戲,當時拍完後導演說:我最自豪的就是這個鏡頭我們沒有讓一匹馬受到傷害。
這個才是個好導演,是部好作品,這才是應該對待生命的態度。我認為能巧妙地用運鏡和技術還原緊張感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危險的戲多,不一定是好戲。
我以前看過的港片《馬永貞》,該片有一幕是主角中伏重傷,支撐著騎上馬逃跑,路上被伏兵用大砍刀斬斷馬腿,人馬一起倒地。
由於太過血腥,製作方特地在片尾標註“沒有動物因拍攝本片而受傷或死亡”。
並不是崇拜外國電影,但人家結尾字幕通常有個委員會驗證沒有動物在拍攝過程中被傷害,每次看到的時候還覺得挺心安的。
上面也提到的,中國早年香港電影業界還有這意識,這回的風波說明內地有些導演還沒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建個模很難嗎,現在的技術隨隨便便給演員換臉,就懶得花時間做一隻貓?
我也是東京奧運會期間,對馬術比賽感興趣,瞭解到馬和狗都是被人類訓化天生信任貼近人類的動物,希望人類能對得起他們的信任。
馬天生敏感又好奇,當他們看到人類靠近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逃走而是貼上來聞聞你,他們對人類的友好超過了天生的膽怯。
馬的生理構造導致他們摔跤骨折之後大部分都是粉碎性骨折,這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不治之症。
為了一群或許並不敬業的演員的某一個鏡頭犧牲一條如此信任愛護人類的生命,真的沒必要。
不管怎樣,也要感謝汪海林老師告訴我們這些行業內幕,不然我們也不知道影視劇竟然存在這麼多虐待動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