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春型別片在影市越來越流行,但凡能跟“青春”扯上關係的電影,尤其主打撕逼、墜胎的現象,總是能滿足現代人的一些好奇心,甚至讓那些90或者00後都迫不及待的走進影院一探究竟。類似這種青春故事,猛一看是那麼回事,回頭再想確實有些膚淺,給人帶來的思考很侷限性,還是無法讓人對愛情的含義理解的更為透徹。之所以說不深刻,是它的故事太現代,又有些浮誇,完全喪失了愛情原來本的意義,沒有和以往時代愛情形成對比來得真實。因為,只有對比過後才會明白愛情,才會對愛情有個更加深刻的領悟,引匯出一個健康的思想理念,我相信這才是每一個電影工作者應有的社會責任。所以,就即將上映電影《17歲》來講,故事就很好的將曾經和現代人之間的愛情進行了一個對比,從思想上引導大眾一個最基本的愛情觀,繼而走向更為積極向上的精神層面。
電影《17歲》是由被譽為“劇情MV大師”的周格泰執導,集結任賢齊、賈靜雯、程予希、石知田等聯合演繹的一段關於青春和回憶,以及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愛情故事。故事主要講述,在上世紀80年代,同校學生林克銘和王蕾在一次英語比賽上相識,倆人分獲第一名和第二名,頒獎典禮上林克銘在王蕾耳邊狠狠地撂下一句:“下次我不會輸給你”,引起了王蕾的注意。此後,克銘時常故意開涮王蕾,攪和的整個班級不安寧,以至於校導處的領導也沒少和他談話。熟知,一來二去之後,倆人漸漸有了好感,因此很快走上了熱戀的快車道。不由覺得,不管在哪個時代,“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個道理在男女交往中都行得通。
其實,在一個17歲情竇初開的年紀裡,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雖說比不上現在的孩子表達戀愛更直接奔放,但是我們對愛情的表達也很渴望,只是時代的環境影響變得有些含蓄。雖說對於愛情含蓄也好,或者是直接也罷,不管身在哪個年代都渴望別人的時代。有一點不可否認,戀愛是自由的,但是節操和底線還是要有所保留,太現實奔放也不符合戀愛發展之規則,所以男女之間都應在戀愛時保持彼此尊重。就像這部電影故事一樣,男主角在追求女主角的日子裡,不管是偷吃女生盒飯,還是放學護送其回家,抑或女生上課沒帶書借給她,不惜接受老師的處罰等等情節,無一不是在討好女生的歡心,那份看似奔放又純純地愛,可以說曾經的時代是最適合戀愛的時代,因為遵循了愛情原本的發展之規則。
可惜,每個時代的男女都會留下戀愛時的遺憾,對初戀的美好一生只能封存在肉體硬碟中,只有個別的極少一部分能從初戀談到結婚甚至更長久。正是這樣,該電影就遵循了現實大多數的愛情發展結果。當男女主角處在熱戀之時,一個意外的事情改變了現有的一切,結果一晃就是17年的青春年華,又令人心生無限感慨之情。多年後,男主角還在為戀愛發愁,而女主角的孩子卻十多歲的年紀,可惜成為一個離婚的女人。這個原本塵封多年的一個愛情故事,卻又因為一封郵件有了牽連。或許是命中註定,又或許是天意為之,有緣人終會再相聚。
當然,有了大人的這一系列愛情故事戲還不夠,中間還夾雜著王蕾女兒的愛情觀。在閨蜜誘惑男友後,以及發現男友劈腿後,她用現代人更直接的方式,不爭不吵不鬧,把男友帶到賓館,誘惑其脫下衣服後,直接扔出樓窗外,憤然奪門而去。然後,一個人靜靜地呆在房間嚎啕大哭,釋放著心中的那份感情和愛。可見,現代孩子和父母輩們在處理情感方面的方法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和林克銘相見後,直接表達要其做父親的意願,更是讓人由衷欽佩。那種愛了就愛了恨了就恨了的感覺,是一種真直接真自由的表達,值得稱讚。不由感慨,如果時空可以互換,或者柔和在一起,那人類在戀愛的問題上會不會完美又圓滿。不過,這只是一個設想,即使不太現實,也期望著每個人的愛情都會有一個好結果。
此外,相比其它青春片,該片更沒有以往青春片撕逼、墮胎的不良影響,這對還未做電影分級的內地市場來講,關心下一代孩子身心成長,以健康的內容引導大家,是一件非常有必要性的事情,值得每一個業內人士學習或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