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課程基本已經結束了,大家也該進入複習階段了,接下來做的一些卷子,會將大家平時沒有掌握到位的知識內容給暴露出來,同學們一定要提早解決不要拖。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七年級歷史期末複習:常考【簡答題】彙總,抽空抓緊,練查漏補缺!
1、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有哪些?
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②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幹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3、黃帝為什麼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1)他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教人們挖井,發明了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
(2)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下屬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
4、西周為什麼要實行分封制?怎樣分封?有什麼作用?
目的:是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依據:周王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和功勞的大小一。
物件:宗親和功臣。
諸侯的義務:向周王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
作用:加強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統治範圍,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分封制”。
5、齊桓公為什麼能第一個稱霸?
①齊國地理位置好,盛產魚鹽,經濟富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
②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③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擴充疆界;
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6、商鞅變法的根本原因、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麼?
根本原因:
戰國時期,鐵製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援下,商鞅開始變法。
目的:
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在兼併戰爭中取勝。
變法的主要內容有:
政治:
①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廢除貴州的世襲特權。
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④嚴明法度,禁止私鬥。
經濟:
①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②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③統一度量衡。
軍事: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並賞賜土地。
變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國的國力磊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一路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7、列舉孔子的思想內容?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思想主張主要有:
①提出了“仁”的學說,提出“仁者愛人”,即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首先規範。
②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政,認為統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會穩定。
8、孔子的教育主要成就?
①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促進了教育在民間的發展
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③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
④他要求學生時常複習,以便“溫故而知新”。
9、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
①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
②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把小篆作為全國的規範文字;以圓形方孔銅錢為全國統一貨幣;並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整齊劃一的規定。)
③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並修築貫通全國的道路。
④“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
⑤派大將蒙恬大舉北擊匈奴,修築長城。
⑥秦始皇還派兵統一了南越各部,修築靈渠,開發南疆。
10、秦朝在我國曆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③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④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
11、說一說秦始皇的歷史作用?你在影視劇中瞭解的秦始皇與歷史上的秦始皇有沒有差別?
歷史作用:
①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透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曆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
②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電視劇中的秦始皇是藝術形象,帶有“戲說”甚至虛構的成分。歷史上的秦始皇是歷史的真實,兩者差別很大。
12、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徭役繁重;
③賦稅沉重;
④刑法殘酷和秦二世統治的逾加殘暴。
13、漢武帝的大一統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政治上: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建立刺史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②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③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在長安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以儒家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作為教材。
14、江南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能得到開發?有什麼影響?
第一,江南地區有優越的自然條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江南,為江南的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
第三,江南地區,社會比較安定。第四,南下移民和當地民眾共同努力。
影響:江南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以來,北方戰亂。尤其西晉時,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倖存者紛紛逃往南方,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禍南下,形成我國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
15、自東漢以來的人口南遷,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人口南遷,不僅使南方增加了大量了勞動力,而且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和發展,為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16、結合農民工進城務工,勞務輸出等遷徙現象,請說一下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什麼?
現實生活中的人口流動和人口遷徙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管理不善,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如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容易造成環境汙染、社會治安惡化等問題。
17、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內容?有什麼作用?
北魏孝文帝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後,進行了政治經濟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①說漢語:規定官員在朝廷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②穿漢服:以漢服代替鮮卑服;
③改用漢姓:改鮮卑姓為漢姓;
④通婚姻: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18、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改革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