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1.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侵入
鴉片戰爭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侵入中國。
2.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
原因:外國商品的大量湧入,對自然經濟造成猛烈衝擊。
①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入侵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②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③自然經濟自身的侷限性;④本國資本主義機器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及航運、鐵路等交通事業的發展,加強了城鄉之間的聯絡
表現:個體農業與家庭手工業分離;傳統手工業破產(沿海為主)
列強大量收購中國農副產品(絲、茶為大宗),農產品進一步商品化
特點:①中國自然經濟解體動力主要來自外國資本主義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的衝擊。
②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遠比內地迅速,中國大部分農村自然經濟仍佔統治地位。
影響:①積極: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條件(勞動力、市場等);根本上衝擊著封建制度。
②消極:中國逐步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
3.洋務經濟的出現(洋務運動)
背景:內憂外患
目的:不改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主要活動: ①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代表企業: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創辦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②後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代表企業: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
③籌劃海防,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成立海軍衙門;
④刨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培養人才。
結局: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影響:積極:①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程序;②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③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④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⑤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侷限性:①由清朝官府舉辦,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②軍事工業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革命,不能救國圖強③民用工業養肥了一批封建官僚,並沒使國家富裕;④對外有很大的依賴性;⑤實行經營壟斷,經營管理腐敗。
4.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
產生條件: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促使自然經濟解體,商品經濟發展;②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③洋務運動的誘導。
概況: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級;
投資者: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近代企業
代表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先天不足);主要分佈在沿海一帶;以輕工業為主(後天畸形)
影響: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產生,為民主革命奠定了階級基礎;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程序,進一步瓦解自然經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促成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
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初步發展:19世紀末(甲午戰後)
原因:①列強對華資本輸出,使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②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
概況:總投資達1200多萬元;商辦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由沿海向內地擴充套件
影響: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推動了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出現
2.“短暫的春天”:1912-1919(或一戰期間)
含義:1912—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短暫而迅速的發展。
發展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掃除了一些障礙,中華民國政府獎勵發展實業;②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③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對華經濟侵略,客觀上提拱了有利的外部條件;④有識之士倡導“實業救國”
(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成為辛亥革命後流行的兩大口號)
發展概況:①新建廠礦有470多家;②新增資本達1億3千多萬元,超過過去的半個世紀;③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麵粉業,化工、皮革、卷姻等行業也有相當發展
特點:發展迅速但時間短暫;仍集中在輕工業,重工業薄弱;發展地區不均衡。
著名實業家:張謇、榮宗敬、榮德生
影響:①資產階級力量發展,為新文化運動展準備條件;②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化,為五四運動和中共成立提供階級基礎。
3.曲折發展:—戰後至新中國成立前
(1)較快發展:1927-1936(國民政府統治前期)
原因:①南京國民政府開“國民經濟建設運動”;②全國形式上統一
表現:紡織麵粉業和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橡膠工業都有較大發展;制鹼還出口日本和朝鮮半島,國民生產總值逐年增長,1935-1936年,增長速度創歷史最高紀錄。
(2)日益萎縮:1937—1945(抗日戰爭時期)
原因:①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破壞和野蠻的經濟掠奪,民族工業遭受空前打擊;
②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民族資本日益萎縮。
(3)陷入絕境:1945-1949(解放戰爭時期)
原因:①美國經濟侵略的加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訂後,美貨大量湧入中國)
②官僚資本的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
③國民政府不斷增加苛捐雜稅,還濫發紙幣,導致通貨急劇膨脹,民族工業紛紛倒閉。
(認識: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是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4.最後歸宿:新中國成立後
合理調整:1950-1953年合理調整工商業;
改造消亡:1953—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實行公私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