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月半悅讀
對於正在熱映的《誤殺2》,大家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林日朗這類普通人對“生存與平安”的祈求,最讓人感同身受;有人則認為,該影片只是掌握了國產翻拍片的“財富密碼”,蹭了“誤殺”系列IP。
不過,溫情催淚也好,強行煽情也罷,其中最讓我難以釋懷的,還是林日朗和龍丹市長在手術室窗外那番“對峙”。
“為什麼贏的總是你們呀?我們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孩子病了,我們像皮球一樣被你們踢來踢去。我們賣了房子,到處借錢,湊齊手術費,可是臨手術,心臟居然能夠被搶走!”
其實,這也說不上是“對峙”,更像是普通人瀕臨絕望時的哀鳴和控訴,那是一種小人物對上強權的心酸無奈!
01、滅頂之災。
《誤殺2》,名字承接自兩年前上映的《誤殺1》,內容則翻拍自19年前上映的美國電影《迫在眉梢》。
兩部影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兩位父親所對抗的角色:一個是不完善的醫療制度,一個是踐踏了普通人權利的強權方。
而相同之處,則在於兩者所表現出的那亙古未變的父愛,也在於你永遠不會知道,一位父親能為自己的孩子做出什麼樣的付出與犧牲!
林日朗和原版裡的父親約翰一樣,屬於社會底層人物,工作生活都很不得志。
可是,相比於約翰家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一地雞毛,林日朗家平凡的小日子,過得不輕鬆卻還算溫馨幸福。
林日朗是一名不出名的編劇(呼應彩蛋裡的Plan C),妻子阿玲是一名小學教師,兩人有一個8歲的兒子,就是活潑好動愛踢足球的小蟲。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三口之家。
他們的存在,就像螢火之光一樣,放在明亮的燈光下,可能感受不到光芒,可在黑暗環境裡卻很容易就能看得見。
可這個溫馨的故事,從小蟲倒在足球場上那時起,就開始有了轉變。
小蟲的心臟病,讓這個原本幸福,甚至還能看到些許未來希望的家庭,遭受了滅頂之災。
他們費盡功夫,終於給小蟲申請到了心臟移植的序號。
可是,心臟移植、術後康復,無論哪個的費用,對於他們這樣普通的家庭來說,都是無比高昂。
為了籌錢,他們想盡了辦法,打零工、賣房子、四處借錢,還申請了重大疾病保險,最後關頭,甚至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借吃人的高利貸。
正如《我不是藥神》裡,奸商張長林賣了十幾年假藥的精闢總結:
“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病你沒法治啊,也治不過來!”
而看到這裡,很多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感同身受的問題: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該怎麼辦?
心中有了這個問號,看到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才會產生共情共鳴,才會出離憤怒!
02、驚天計劃。
林日朗這位普普通通的父親,為了救自己有心臟病的兒子,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去籌錢。
終於,他們等到了合適的心臟。
可命運並沒有對這一家人展現一絲仁慈,讓他們看到了曙光的降臨後,卻又在最關鍵的時刻,降下沉重一擊:
那顆和小蟲配型成功的心臟,被人搶走了!
這接連兩個意外,對林日朗來說,該是怎樣一種無助和絕望?
這種絕望,就像那抹若有若無的螢火之光,面臨著被黑暗吞噬的命運。
而真正把林日朗推向絕望深淵的,還是妻子阿玲在辦公室外面,偷聽到的院長和達馬醫生的談話。
他為了兒子心臟移植費用,不惜疲於奔命,可他所做的一切,在有權有勢的人那裡,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讓他前功盡棄,輕易剝奪他兒子活命的權利。
林日朗是一個不成功的編劇,卻不允許自己的人生被強權者如此戲弄。
而且,就算是貓逗老鼠,也可能激發出老鼠活命的天性,早就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的林日朗,硬是被逼出了一身血性。
他為了“找”回那顆屬於兒子的心臟,不得不制定了一出“驚天計劃”,鋌而走險去扮演一個惡人。
於是,他鼓起了畢生所有勇氣,孤身一人持槍去醫院當了劫匪,用“劫持”的醫生、病人當人質,公然逼迫警方出面,去尋找那顆本該移植給兒子小蟲卻被人暗中搶走心臟。
接下來,就是各方人馬陸續上線,開啟了一再反轉深觸人心的劇情,揭開的卻是強權之下的社會時弊!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到絕路時,他除了選擇暴力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憤怒和訴求,其實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林日朗何嘗不想繼續當他老實膽怯的好人,可在權勢和金錢編織的現實迷宮裡,他的正派找不到能救兒子的出路。
於是,他就像扔了滿地菸蒂一樣,拋棄了自己的老實和膽怯,走進急診室,用一聲充滿悲憤的槍鳴代替了自己的聲音。
然後,警察到了,記者來了,他的聲音終於被大眾聽到了,幕後的強權者也在一個個走到臺前。
可是,並沒有人真正去找那顆被搶的心臟!
03、以命換命。
兒子要移植的心臟被搶,在求助無門的林日朗看來,那是天都要塌了的大事。
可這件事背後,每個參與進來的人的心思都展露無疑:
在記者李安琪看來,它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獲得新聞大獎的好機會;
在警察局長看來,它不過是一次謀求升遷的好契機;
在市長秘書薩丁看來,它不過是一樁需要用權勢迅速解決掉的小麻煩罷了。
其實,林日朗拼死一搏前,何嘗沒有考慮過這些可能。
所以,在人質偷襲失敗後,薩丁一臉正義地出現,並帶著裝了心臟的箱子和專家團隊趕往小蟲的病房時,所有人都感動得歡呼、流淚,只有林日朗表現得一如既往地平靜。
他沒有欣喜若狂,只因為他知道那個箱子裡裝的,並不是他要的真相。
而此時,那顆他苦苦尋找的心臟,正在頭頂二樓的一個手術室裡,被醫生們有條不紊地移植到另一個孩子的胸腔。
他們都是生病的孩子,所不同的是,那個孩子有一個不普通的父親——市長龍丹!
於是,孩子有了普通和不普通的區別,也就有了高貴之分,有些不普通的孩子就是能輕輕鬆鬆贏得普通孩子望塵莫及的一切,包括心臟。
那隻空蕩蕩的箱子,無情卻真實地驗證著林日朗Plan A的失敗,也盡情地嘲諷著世人的天真。
所以,才有了開頭那番,林日朗在手術室窗前對市長龍丹以父親身份進行的質問:“為什麼贏的總是你們?”
是啊,我們都老老實實認命做普通人了,卻還是不被放過,像被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不說,最後連兒子活命的機會都要被剝奪。
當然,林日朗如果無恥、惡毒一些,他完全可以藉此要求龍丹做出讓步,甚至取回那顆心臟都有可能。
可他還是那個善良老實人,做不出看著任何一個孩子在眼前死去的事情,哪怕都用槍指著龍丹的腦袋了,也只是控訴了一個普通父親無力抗拒的不甘和憤怒。
他最後的要求,也只是要龍丹配合自己再演一齣戲而已。
這次,他要扮演一個惡人,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一個父親能為孩子付出多深,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一個弱者選擇了破釜沉舟,蚍蜉亦可撼樹!
“我們可以為了生活苟延殘喘,可這並不代表,有權勢的你們可以隨意踐踏我們!”
不得不說,有這句話在,就能值回票價了!
原來,Plan A是假的,槍是假的,醫院劫持人質是假的,逼警察找心臟是假的,就連他追求正義的抗爭都是假的。
真的,只有他對兒子的愛,對被強權的踐踏的憤怒和絕望,以及早就做好打算的以命換命的企圖。
林日朗早就看透了人性,也預見了結局,卻還是賭上了人生,選擇拿命換命執行他的Plan B,用死亡給兒子換取一個生存的機會。
其實,哪裡有什麼“驚天計劃”,他要“誤殺”的,從頭到尾都是他自己。
“螢火之光,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會被看見,但不等於就可以被黑暗吞噬。”
他想要對兒子說的是,哪怕贏的人總是他們,我們也不要和他們一樣,如果一切抗爭都無用,“有時候,死亡也是一種勝利!”
正是這種普通人苟延殘喘,卻難逃絕望式悲哀的結局,才最讓人難以釋懷!
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原版《迫在眉梢》的結尾。
約翰準備赴死前,在麥克病床前,極度悲傷不捨地流著眼淚說完那番話:
“麥克,先別睡著,好嗎?……別抽菸,對人要友善。……如果有人槓上你,你要像個男人那樣面對他……別靠近不好的東西,拜託,別跟壞東西沾上邊,世上有很多美好事物等著你!……我永遠不會離開你的,我永遠與你同在,就在這裡!”
雖然,最後還是有點粉飾太平,這段父子倆的“死別”還是極度感人催淚。
相比之下,《誤殺2》的彩蛋式Plan C,實在太過於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