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部分中國人而言,位於東南亞的泰國是一個度假勝地,那裡自然環境舒適又離我國很近,前去度假十分方便,旅遊業發達,旅遊和娛樂設施都十分完善,而且物價低廉,花上幾千塊錢,就能舒舒服服在泰國放鬆一段時間。
實際上,不僅僅是中國人喜歡,西方人也喜歡去泰國度假,甚至喜歡到有很多西方人寧可在泰國露宿街頭、“乞討”為生,也不願意回到自己國家工作賺錢,這是為什麼呢?
因美軍而興起的“娛樂天堂”
眾所周知,泰國的旅遊業和娛樂業十分發達,而其中被稱之為“東方夏威夷”的芭提雅正是西方遊客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不過,就在幾十年前,芭提雅還只是泰國海邊的一個小漁村,而它能夠發展到今天的“娛樂天堂”幾乎就是因為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
雖然越南戰爭是美國對越南進行的戰爭、主要戰場在越南,但為了進行補給和休整,美軍還在泰國芭提雅修建了“軍事後方基地”,有資料顯示,在高峰時期,芭提雅駐紮有超過5萬名美軍士兵。
這些美軍士兵大多都是從越南前線退下來到芭提雅進行休整的,僥倖在越南叢林裡撿回了一條命,接下來當然是要“好好享受一下人生”,而他們所謂的“享受”通常就是指“美酒和美女”。
美軍的休閒娛樂給芭提雅帶來了空前的繁榮,許多“專門”為美軍開設的俱樂部就此應運而生,芭提雅現在繁榮的夜市也在那個時候開始初具規模,越南戰爭抗日持久,美軍在芭提雅停留的時間也長達十幾年,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娛樂天堂”。
根據泰國導遊所言,如今芭提雅街頭還有著許多高鼻樑的混血兒,他們正是當年美國大兵在芭提雅留下的後代。
雖然隨著戰爭結束、美軍撤離,芭提雅曾面臨遊客減少的困境,但由於“Land of Smiles”宣傳口號的成功,泰國的旅遊業在上世紀80年再次開始繁榮發展。
實際上,從泰國娛樂業大膽、露骨的宣傳廣告,我們就可以想象到,有多少男性遊客會“慕名而來”。
時至今日,芭提雅乃至整個泰國的旅遊業發展仍然與其發達的娛樂產業密不可分,再加上舒適的熱帶環境、低廉的物價,大批歐美國家的白人男性——尤其是中低收入的男性——紛紛前來尋找自己的“快樂”。
西方人的“墮落之地”
作為一個“不夜城”,芭提雅只有在夜晚才會顯露出它的本色。
夜晚的芭提雅街頭,霓虹燈如繁星閃耀,形形色色的娛樂場所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甚至是流連忘返,對於專門來芭提雅找樂子的遊客而言,不找個地方喝上一杯,簡直浪費了芭提雅的夜晚。
作為一個旅遊娛樂聖地,泰國的物價還比較低廉——對於西方人而言更是如此:在芭提雅買一瓶啤酒大約需要30-50泰銖(約合人民幣7-10元),一份普通餐食大概只需要60-80泰銖(約合人民幣12-16元);
如果僅僅想要填飽肚子,花上40-60泰銖(約合人民幣8-12元)吃上一碗粉面也可以;哪怕是想吃得豐富些,花上60-70元人民幣也可以實現,而且芭提雅的物價還會比曼谷更加便宜一些。
便宜的物價讓西方遊客對於此地流連忘返,而更讓西方一些男性遊客難以割捨的,還是芭提雅的泰國姑娘。
許多白人男性在自己的國家可能是條“單身狗”,但到了芭提雅,他們的白人面孔就成為了善良的“招牌”。
一些崇拜西方的女孩兒會因為他們的白色臉孔就“倒貼”他們,而不在乎他們的身份如何、有多少財產。一些“老外”還曾洋洋得意地表示,他們憑著歐美的血統,認識姑娘都不需要花錢。
這也讓芭提雅成為了西方男性的“墮落之地”,他們從在芭提雅呆上一兩個月,到花光了全部身家還要留在泰國,仍舊過得“樂不思蜀”。
這些白人男性就此成為了生活在泰國的“外國流浪漢”,依靠乞討或者公益機構的救助維持生活,稍微“勤快”一些的也會去餐館、酒吧打打零工,換取微薄的收入。
但大多數不睡覺的時候,這些“流浪漢”們只會三五成群地聚在海邊享受著陽光、沙灘、美少女,當然,他們也樂意與路人閒聊,吹噓自己過去在歐美的“光榮經歷”或者讚美自己現在的“美好生活”。
據說,有一位長期流浪在泰國的美國大叔就時常“一臉幸福”地抓著路人閒聊,主旨就是訴說他在這裡的生活是多麼地安逸、舒適,可見他們對於在泰國流浪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由於泰國的熱帶氣候,這裡的夜晚也很容易度過:不下雨的時候,直接睡在街頭或者公園長椅即可,下雨天雖然稍微麻煩一些,但是“流浪漢”們已經學會了用廢棄的帳篷、塑膠布搭建一個“海景房”,既“遮風擋雨”,又“面朝大海”。
當然,更多的流浪漢根本不介意在泰國的垃圾房裡“湊合”一晚上,對他們來說,這點“小小的困難”與芭提雅的愜意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越來越多的“白人乞丐”
一項資料顯示,2000年時有19.2萬外國人定居泰國,而到了2010年,已經有超過26萬外國人定居泰國,他們中的許多都是西方社會中收入中等偏下的人群,大多都是貪圖泰國安穩的環境、便宜的物價才選擇定居於此,也有許多人是抱著“及時行樂”的心態來到這個娛樂天堂的。
但對於許多在西方社會“失敗”的人而言,只是換了一個環境,並不會讓他們的人生“重獲成功”,因為他們本來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其他成功必備的要素。
許多西方人在遠渡重洋、來到泰國之後才發現,自己仍然不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
在再度失敗的打擊下,以及芭提雅的“吸引”之下,這些白人將大部分財產都用在了酗酒和娛樂上,借酒澆愁、及時行樂,而等到他們回過神來時,也許已經是家財散盡、流落街頭。
可即使落到這步田地,他們寧可當流浪漢,也不願意再回到自己的國家辛苦工作。
因為在芭提雅,他們可以依靠“乞討”過上安逸的生活,運氣好的話,也許他們還能“蹭”上泰國姑娘的飯,而如果回國工作——當然他們也不想工作——也許他們的生活水平還不如現在。
當然,也有一些西方人曾經想著在泰國好好生活,但命運的作弄讓他們流落於泰國街頭。
例如,有一位非洲裔美國小哥原本是為了追求愛情才留在芭提雅的,他甚至還用全部積蓄為那位姑娘購買了一套房子,但姑娘很快就因為他沒錢而與之分手了。
在分手之後,身無分文的小哥成為了泰國街頭的流浪漢,他說,至少在泰國不用擔心被槍擊案波及,這裡的生活雖然落魄,但安全無虞,已經令他非常滿意。
2013年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泰國街頭已經有超過300名外國流浪漢,沒人知道這個數字到底是多少,因為他們居無定所,經常四處遊蕩,根本無法做到精確統計。
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在泰國的“白人乞丐”不僅僅是那些長期在泰國“定居”的流浪漢,還包括一些“乞討旅行”的遊客。
近年以來,被西方人稱之為“乞討旅行”的旅遊方式逐漸興起,越來越多西方人只帶著很少的錢財前往亞洲國家,旅行費用全靠“沿途乞討”。雖然他們通常會打著“請幫助我們實現旅行夢想”的旗號,請求遊客為其捐款,但這無法改變他們就是“白人乞丐”的事實。
一個不太準確的數字顯示,在2019年,泰國一共約有5000名乞丐,其中不少都是外國人。越來越多的“白人乞丐”讓泰國政府和泰國民眾不堪其擾,甚至成為了泰國的“毒瘤”。
泰國難以解決的頑疾
實際上根據泰國法律,乞討是違法的。為了整治這些“違法乞討”的行為,泰國政府在2016年頒佈法律,授權警方逮捕街頭行乞者,並可以對他們處以罰款、拘留等,而組織乞丐團體的頭目,則可能會被判處3個月的有期徒刑。
另外,泰國政府還在警車上外安裝了攝像頭,假如警察在巡邏時發現外國“流浪漢”,就會立刻上前檢查其護照、驗證其身份,防止他們藉由旅遊的名義賴在泰國。
不僅如此,泰國政府還專門在旅遊景點分發傳單,提醒遊客不要向乞討者施捨錢財,但這些措施顯然收效甚微。
因為對於本國的乞討者,泰國還可以給予職業培訓、讓其自力更生,或者乾脆將其送到收容中心,但對於外國乞討者,泰國政府幾乎只能選擇將其“遣返”。
但不少外國流浪漢的護照已經“丟”了,就算泰國政府想將他們遣返,也不知道該將他們送到哪裡去,即使將他們拘留幾天也沒有用,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故意“弄丟”了護照,打定主意不走了。
對於這類人,拘留他們幾天,都算是“管了飯了”,也許他們還會感到很高興。
而且,很多外國流浪漢長期在泰國生活,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對付警察的辦法,對泰國警察的盤問更是對答如流、有恃無恐,現在泰國政府拿這些白人流浪漢根本沒什麼辦法。
一向篤信佛教、願意幫助弱者的泰國民眾也對這些白人流浪漢的不滿也日益加劇。
最初,泰國民眾還天真地認為這些外國人是遇到了困難,對他們施以援手,但到了現在,這些白人流浪漢已經成為了泰國民眾眼中的“洋垃圾”,因為他們白天無所事事地在大街上游蕩、晚上則去娛樂街“找樂子”,不僅對泰國社會毫無貢獻,還要浪費納稅人的錢財對其進行救助。
一些的泰國人表示,這些外國人應該求助於他們國家在曼谷的大使館,而不是在街頭乞討、妄圖不勞而獲;還有一些泰國人憤怒地質問歐美國家的大使館,為什麼對這些流浪漢坐視不理。
不過,迄今為止,並沒有哪個西方大使館願意幫助泰國政府解決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泰國政府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這一切,這些外國流浪漢們應該還能舒舒服服地在泰國待上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