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衡量一個人說話分寸的試金石就是場合。就像一個正常的人發現自己在眾人面前褲子拉鍊開了,就會潛意識地背過身去把拉鍊拉上一樣。如果不注意把握場合的分寸,圖自己的一時之快,結果就會出醜。
理論指導>>>
如果一個人說話不看自己的身份、不看場合,怎麼想就怎麼說,確實是符合真實了,但留給人的印象是什麼呢?腦子有問題。因此,不同的場合,要說不同的話。
在《莊子》中有一則寓言:有一天,吳王率人登狙山。一群猴子見到人來,紛紛逃進荊棘叢中。只有一隻猴子,在吳王面前搔首弄姿,賣弄乖巧。吳王用箭射它,它反而撥弄箭頭,更加肆無忌憚。於是吳王命手下人一齊放箭,把猴子射死了。這只不分場合的猴子因為隨意賣弄才會命喪黃泉。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都要分清場合,不要死心眼兒,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怎麼得罪人的你都不知道。
言如心聲,文如其人。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一個人說出的話怎樣,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修養如何,氣度如何。有些人在生活中很邋遢,但工作卻很乾練,有些在家中很和藹的人在單位卻非常嚴肅,有些對家人脾氣暴躁的人對同事卻表現出很強的親和力,有些在家中很懶惰的人對工作卻十分努力認真。於是,當看到一些人在不同場合有不同表現,有人就偏執地認為其是“騙子”,然而事實並非都是如此。這種情況與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以及說話技巧、方式都非常相關。任何言語都是在具體的場合中進行的,並且受場合的影響和制約。假如說話不適宜場合氣氛情境的話,往往會與初衷適得其反。有一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盜竊案,被告人對作案時間交代不清。為了核實,審判長決定傳被告的妻子到庭做證。由於當時過分著急,審判長脫口而出說出了一句話:“把他老婆帶上來!”法庭內頓時全場譁然,嚴肅的氣氛被沖淡了。當時,審判長應該運用法庭用語,宣佈“傳證人某某到庭”。由於以日常用語取代了法庭用語,這也是審判長沒注意到自己所在場合的正式性,因而造成了說話的不得體。因此,說話一定要注意場合,不看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是“不會說話”的一種拙劣表現。日常生活中,也許我們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兩個熟識的人,不管在什麼場合碰上,都少不了一番熱情的問候,而用得最多的總是這句“吃了嗎”。
一次,有兩個熟人在洗手間門外碰上了,一人從裡面出來,
另一人正準備進去,忽見是熟人,兩人也就熱情地招呼了起來:“吃了嗎?”“剛吃過了,你呢?”“還沒呢,正準備去吃。”對話很快
結束了,“吃了的”一臉輕鬆地往外走,“正準備吃的”一臉緊張地繼續向裡跑。人總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一定的條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場合,面對著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從不同的目的出發,就應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話,這樣才能收到最理想的言談效果。
1.莊重的場合如果你們單位所有人員聚在一起開會,領導講話,你隨便插話;發言時,不該你說的話你搶著說,或者還沒輪到你發言你急於搶話,這些都會招致他人的不滿,要記住“槍打出頭鳥”。
2.公眾的場合如果在圖書館,別人都在靜靜地看書,你偏要和同桌竊竊私語,或者大聲地說話,這很明顯影響了別人的學習。
3.正式與非正式的場合如果你是單位的一個領導,你的下屬工作上出現小問題,這種事應該在私下場合解決會更好,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當著眾人的面把下屬狠狠地批評了一通,下屬當時不敢跟你辯解,但他心裡肯定會記很長一段時間,就會造成很大的誤會。
4.私下與公開的場合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小圈子,稱之為自己人。如你把自己小圈子裡的事情、把你朋友的隱私到處說,你這朋友肯定沒法交下去了。
5.喜慶場合與悲痛場合當別人正在歡慶舉行婚禮時,你同他盡說一些不吉利的話,這是別人很忌諱的;相反,如果你在悲傷的場合說一些高興的話,必將會引起他人的不悅。
總而言之,說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摸索體會,努力做一個說話得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