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雖然可愛又機靈,但隨便帶只回家可能會觸犯法律。目前我國只有三種鸚鵡可以自由買賣和飼養,其餘鸚鵡均被列為重點保護動物。
採訪專家
丁長青(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
朱躍勇(河南省豫鸚緣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場長)
“色白還應及雪衣,嘴紅毛綠語仍奇。”
——唐·來鵬《鸚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鸚鵡,是人們對鸚形目物種的俗稱,這一龐大的家族擁有大約398種成員,大多都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它們活潑靈巧、豔麗可愛,有些還會學語,是承載了人類數百年喜愛的一類動物。近年來,在肩頭養只小鸚鵡當寵物,日漸成為小眾而時尚的新潮。
然而,鸚鵡在走近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除了網路寵物貿易導致大量動物在運輸中死亡,甚至還有部分人在野外盜捕國家級保護物種……那麼,哪些鸚鵡是我國家養鸚鵡的合法品種,又有哪些是觸犯法律的非法品種呢?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鸚鵡曾經是“宮廷異寵”
鸚鵡一直被視為英勇和智慧的象徵,其鮮豔美麗和靈敏可愛的個性,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但在古代中國,只有少數人能養得起鸚鵡。
東漢末年,江夏太守黃祖之子黃射將一隻鸚鵡轉送給名士禰衡,後者以珍禽贈佳人,並作賦一首《鸚鵡賦》,描繪鸚鵡“紺趾丹觜,綠衣翠衿。采采麗容,咬咬好音。雖同族於羽毛,固殊智而異心。”並將其稱為“配鸞皇而等美”的珍貴鳥類。不久禰衡因冒犯黃祖而被殺,後人感念其故事,將其所葬之地命名為“鸚鵡洲”。
唐宋時期,豢養鸚鵡的愛好從帝王將相之間下沉到民間社會,尤其在商賈權貴家中,養鸚鵡更成了風靡一時的“高階時尚”。《開元天寶遺事》曾記錄一則“鸚鵡告事”故事,講述一隻家養鸚鵡在官府追兇斷案過程中擔當了關鍵性“證人”的角色。
△左圖: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區域性;右圖:華麗吸蜜鸚鵡(圖片來源:豆瓣網)
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外交家伍廷芳還曾獻給慈禧太后幾隻原產於美洲的金剛鸚鵡。這些珍禽歷經三朝四代,最後一隻卒於1942年。
現如今,鸚鵡已經不算珍禽異獸,但想養一隻當寵物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會犯法。
可合法飼養的鸚鵡只有三種
2017年,深圳“鸚鵡案”曾引發廣泛關注。根據警方調查,涉案男子王鵬以每隻500元的價格,賣給謝某6只鸚鵡。其中有2只自己繁殖的“小太陽”鸚鵡和4只玄鳳鸚鵡。
“小太陽”鸚鵡學名為綠頰錐尾鸚鵡,屬於受保護物種。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一審以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王鵬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3000元。后王鵬提出上訴,經過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改判其有期徒刑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最高人民法院複核認為,綜合考量王鵬能自願認罪,出售的是自己馴養繁殖而非野外捕捉的鸚鵡等情節,可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綠頰錐尾鸚鵡(來源:pixabay.com)
在該案中,許多網友對被查獲的綠頰錐尾鸚鵡產生了疑問——明明是“市面上很常見”“許多人家裡都有養”“人工也能繁殖”的鸚鵡,怎麼養著養著就犯法了呢?
目前在我國不需辦理特殊手續就能合法飼養的鸚鵡有且只有三種,即桃臉牡丹鸚鵡(原產非洲西南部)、虎皮鸚鵡(原產大洋洲)以及玄鳳鸚鵡(原產大洋洲)。鸚鵡品種那麼多,為什麼可以合法飼養的只有三種?
△不同顏色的虎皮鸚鵡(來源:pixabay.com)
其實,早在1973年,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主導下,世界各國在美國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1980年我國正式加入該公約。在18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的《華盛頓公約》中,絕大部分鸚鵡品種都屬於保護動物,只有四種例外——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玄鳳鸚鵡以及紅領綠鸚鵡。
作為該公約的締約國,我國也將非原產於中國、但被該公約附錄收錄的陸生野生動物列為國家保護動物,其中就包括大部分鸚鵡物種。對野生鸚鵡的立法保護,不僅惠及生態環境,還可以減阻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降低外來物種入侵等風險。
△不同顏色的玄鳳鸚鵡(來源:pixabay.com)
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國本土的野生動物資源,原林業部、農業部於1989年共同釋出施行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2021年2月的最新版本《名錄》中,九種我國原生的鸚鵡品種(大多都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與廣東一帶)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中就包括紅領綠鸚鵡。
也就是說,儘管紅領綠鸚鵡未被“華盛頓公約”附錄收錄,但在我國它們同樣屬於保護動物。所以,在我國只有三個物種的鸚鵡是可以合法飼養的。
△紅領綠鸚鵡,又稱環頸鸚鵡、月輪鸚鵡(來源:pixabay.com)
控制飼養是為了保護瀕危物種
幾十年以來,在我國無證購買、運輸、飼養多數種類的鸚鵡,都屬於違法行為。對於被納入國家重點保護範圍的鸚鵡品種,法律並不明確區分其為野生還是人工繁育,而是統一依《野生動物管理辦法》處理,人工繁育均需向當地林業局申請辦理許可證。
獲得人工繁育許可證後,寵物愛好者才可以向持證的賣家購買具有合法來源的綠頰錐尾鸚鵡或非洲灰鸚鵡等。即便是在野外撿到的,如果想要私人飼養,按規定也需要有證,否則屬於違法。
△非洲灰鸚鵡(來源:pixabay.com)
“我們所說的國家保護動物,是針對其野外種群的情況(來劃定),不是說它們的人工繁育水平不錯,就直接說這個物種可以不算保護動物了。”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鳥類科學委員會委員丁長青告訴記者。
針對一部分人“人們把瀕危物種當寵物,能間接幫助提升該物種總量”的想法,丁長青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錯誤觀點。“家裡養的個體動物,壓根就不算是野生動物,所謂的增加量也根本沒有意義。”
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雖然可以使該物種的數量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能順利地迴歸自然,因而飼養行為不能徹底改變物種的自然狀態。“比如紅腹錦雞,我們現在的人工繁育技術非常成熟,繁育的量也很多。但是在我國本土,它們的野外種群依然受到非法捕獵的威脅,所以它們(至今)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丁長青說。
桃臉牡丹鸚鵡等三種鸚鵡的私人飼養在國內之所以被允許,一方面是因為其野外種群數量較為穩定;另一方面,它們的人工繁育比野生俘獲成本低很多,因此允許飼養不會導致商販盜捕野生鳥。
△桃臉牡丹鸚鵡(來源:pixabay.com)
在很長時間裡,由於實際辨別“人工鳥”和“野鳥”難度較大,國家給鸚鵡的合法化飼養“鬆綁”的難度也被加大。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實行標識管理,但鸚鵡卻並未被納入管理範圍。一時間,養鸚鵡成了寵物產業中的“灰色地帶”。
合法化飼養或將“鬆綁”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今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對河南省林業局的回函中,同意對部分動物品種開展專用標識管理試點,同時對依法載入專用標識的鸚鵡作為寵物,按利用行為加強監督管理。無論對於鸚鵡愛好者、繁育者和動物保護從業人員,這個訊息都是令人激動的。
“國家這個決定,對我們的意義真的是太大了。”河南省豫鸚緣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場長朱躍勇對記者坦言。全國都在翹首期待此次試點,如果試點成功,不僅能讓市場走上有法可依的正軌,而且也將引導和規範民間的合法馴養。
△儘管桃臉牡丹鸚鵡可以合法飼養,但其他品種的牡丹鸚鵡(例如本圖中的費氏牡丹鸚鵡,又名棕頭牡丹鸚鵡)均為保護動物(圖片來源:江蘇新聞)
“就是從今年9月開始,除了原來的三種鸚鵡之外,來源合法、人工繁育的費氏牡丹鸚鵡、紫腹吸蜜鸚鵡、和尚鸚鵡和綠頰錐尾鸚鵡也是合法的了。”朱躍勇告訴記者。
按照新規,合法的鸚鵡腳上會佩戴一個專屬腳環,它就像是一張“身份證”,一掃即可顯示該鸚鵡的品種、由哪個基地繁育等資訊,從而保證它的合法性。
△在河南商丘試點的中國野生動物管理專用標誌腳環(圖片來源:朱躍勇)
未來會有更多品種加入“鬆綁”範圍嗎?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法律法規的與時俱進,萌寵市場和動物保護都“未來可期”。
延伸閱讀:
性格各異的小精靈
對於普通人來說,飼養虎皮鸚鵡、玄鳳鸚鵡或是桃臉牡丹鸚鵡,也許才是當下選擇寵物的“穩妥型”剛需品種。
▸ 虎皮鸚鵡:呆萌嬌小易飼養
虎皮鸚鵡別名嬌鳳,是三個可合法飼養的品種中體型最小的。該品種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寵物鸚鵡,也是全球範圍內總數量最多、變種最多的鸚鵡之一。常見的虎皮鸚鵡因頭羽和背羽帶有猶如虎皮的黑色條紋而得名。
通常情況下,虎皮鸚鵡身體素質很好,易於飼養,且性格非常活潑、大膽甚至好鬥。雖然虎皮鸚鵡具備“說話”的能力,但是由於智商普遍不高,能夠成功學語的比較少見。
▸ 玄鳳鸚鵡:乖巧黏人的“紅臉蛋”
玄鳳鸚鵡也叫雞尾鸚鵡,是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常見的玄鳳鸚鵡羽毛主要有珍珠灰、原始灰和人工配出來的黃化品種三種。它們的頰部各有一塊圓形紅斑,遠遠看上去就像兩個紅臉蛋,十分秀麗可愛。
玄鳳鸚鵡屬於性格安靜又膽小的品種,很少會主動攻擊或者咬人,是親人程度非常高的鸚鵡品種,尤其是幼鳥,可與飼養者非常親近。不過,玄鳳鸚鵡體質一般,羽粉掉落嚴重。
▸ 桃臉牡丹鸚鵡:聰明膽大的“愛情鳥”
牡丹鸚鵡屬物種由於愛群居、伴侶總是形影不離且終生廝守,因而也被叫做“愛情鳥”。桃臉牡丹鸚鵡的體型比虎皮鸚鵡大但比玄鳳鸚鵡小,最常見的品種是綠色羽身、紅色前額、彩藍色尾羽,非常豔麗。
桃臉牡丹鸚鵡是三種鸚鵡裡智商最高的,加上膽子大、好動,還會開籠子,因而易逃跑。它們的性格活潑,攻擊性也很強,相對而言不易與人親近,是三種鸚鵡中“最難相處”的品種。
撰文/記者 王雪瑩 編輯/丁林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