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末年的恭親王奕訢,雖不至於如雷貫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對他陌生。作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歷經了道光、咸豐、同治和光緒四朝,對維護和延續大清帝國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在滿清王朝276年的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十二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分別是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肅親王豪格、和碩莊親王碩塞、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和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入關以後,又出現了和碩恭親王奕訢、和碩醇親王奕譞與和碩慶親王奕劻。
看起來,恭親王奕訢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不過,他卻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悲情人物,始終都沒有得到過命運之神的真正眷顧。錯失皇位後,原本可以做一個悠閒富貴的王爺,但為了振興祖宗基業,還是擔起了“中興大清”的重任;重新掌權後,原本可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負,但卻遭到了慈禧太后的猜忌和提防,終究還是壯志未酬。
為了杜絕和防範抄襲現象,為了捍衛原創版權,文史不假只能在來源於網路的圖片中附加標識,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同時宣告,本人只對文字擁有原創權,整個圖文作品只發表於“百家號”和“頭條號”這兩個平臺,其餘任何第三方均屬於剽竊。
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滿蒙八旗主力騎兵傾巢而出入關,從此開始對中原實施統治。在經歷了順治、康熙和雍正三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後,到了乾隆時期國力和疆域都達到了鼎盛。
從乾隆中後期開始,滿清帝國逐步盛極而衰,自此開始走上了下坡路。嘉慶皇帝碌碌無為,除了登基之初的“三板斧”外餘生再也無所作為。當愛新覺羅家的皇位傳承到道光時,他除了墨守成規和摳門小氣外,國家已經完全沒有了“天朝上國”的雄風,還遭遇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奇恥大辱。
道光所生的皇子並不少,但前三個都不幸相繼夭折,使得第四子奕詝成為了事實上的皇長子。不過,他最寵愛的兒子卻是第六子奕訢,甚至還準備傳位於此子。
經過長期的考量和比對,缺乏擔當的道光帝擔心“廢長立幼”會引起政局不穩,還是決定傳位於皇四子奕詝。不過,他實在是太寵愛自己的皇六子,在冊立奕詝為繼任之君的同時,也冊立了奕訢為親王。據《清史稿》記載:
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皇六子奕訢,著封為親王。
通常,立儲遺詔只會書寫由誰來繼任皇位,但不會寫誰為親王,這在滿清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由此也不難看出,道光皇帝是發自肺腑真心寵愛自己的皇六子奕訢,真心想要傳位於他。
奕詝登基後,只好遵照了父親的遺旨,正式冊立六弟奕訢為親王。不過,因為兄弟二人在儲位爭奪中早已經積怨甚深,為了有意提醒弟弟要恭敬順從自己,故而賜號為“恭親王”。
咸豐皇帝志大才疏,除了好色以外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炫耀的東西。因此,他十分忌憚奕訢的能力,從來都不讓他涉足朝政事務,儼然當成了一個“吉祥物”。
1851年1月,洪秀全藉著為自己慶賀38歲誕壽之際誓師起義,從此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序幕。在此背景下,咸豐只得起用奕訢掌管軍機處,由他去直接鎮壓這次起義,充當了自己的“背鍋俠”。
受命以後,恭親王奕訢在中央居中協調,同時在地方重用曾國藩和李鴻章等漢臣,成功穩住了局勢。得到咸豐的嘉獎後,他請旨為自己的生母孝靜成皇后追賜諡號,立即就遭到了斥責,被罷職後過起了“悠閒”的生活。
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惶恐不安的咸豐只好帶著自己的皇后慈安、皇妃慈禧、皇子載淳和肅順、載垣等親信大臣以“木蘭秋獮”的名義逃往熱河避難。臨行前,他再次起用自己的弟弟奕訢為全權留守大臣,負責和英法聯軍進行和談。你不是有能力嗎?好,那就繼續充當我的“背鍋俠”。
對於咸豐的不良居心,恭親王奕訢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為了維繫江山社稷,為了結束國家戰亂,他還是忍辱負重留在了北京,透過激烈的唇槍舌戰簽訂了停戰和約。
與英國政府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同意賠償對方800萬兩白銀的軍費,同意割讓九龍地區並且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與法國政府簽訂了《中法北京條約》,同意賠償對方800萬兩白銀的軍費,同意法國自由傳教並且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與俄國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同意割讓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以及西北部分地區,並且允許在邊界進行自由貿易。
儘管這些都是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恭親王奕訢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弱國的外交,最終促成英法聯軍撤出北京,為滿清又一次化解了危機。不過,咸豐還是覺得愧對列祖列宗,以至於一直都待在承德長期“外狩”,遲遲不肯還朝。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以三十一歲的“高齡”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行宮,走完了自己渾渾噩噩的一生。據《清史稿》記載:
咯疾大作,令取鹿以供,倉卒不可得,遂崩。
在臨終前,咸豐於病榻上託孤於肅順和載垣等八個人作為顧命大臣。同時,又安排了慈安和慈禧聯合聽政,明令朝中所有的重大事務都須經兩宮太后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章後方可執行。
表面上看起來,咸豐皇帝的安排很周到,可以實現前朝和後宮的相互制衡,共同扶保自己的兒子載淳。不過,由於雙方實力的極不對稱,這場權力的遊戲根本無法持續。
八大臣平時就囂張跋扈慣了,而今又成為了顧命的大臣,更加不把慈安、慈禧和幼帝放在眼裡,時時都加以教訓。據《清史稿》記載:
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啼泣,遺溺後衣。
面對屍骨未寒的大行皇帝咸豐,顧命八大臣就敢對著孤兒寡母們大吼,還嚇得載淳渾身發抖和尿了褲子。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慈禧太后終於說動慈安太后與自己共進退,兩人準備聯合發動政變。不過,她們經過仔細盤算後卻發現完全沒有勝算,如果貿然政變無異於一次以卵擊石的自取滅亡。必須尋找外援!
很快,慈禧想到了長期以來一直都坐冷板凳的恭親王奕訢,他在鎮壓太平天國和媾和英法聯軍中的表現深得人心。那麼,如何才能與他取得聯絡,而又不驚動顧命八大臣呢?
一日,慈禧太后的親信太監安德海和慈安太后的貼身宮女發生衝突,被兩宮太后在“盛怒”之下責令押解回京交由內務府嚴懲。就這樣,他秘密面見了留在北京主持朝政的恭親王,不僅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和盤托出,而且還傳達了兩宮太后的口諭。
根據清朝祖制,大行皇帝的靈柩回京時必須要由新帝在城門外跪迎。於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便要求帶領幼帝載淳先行回京準備,自然誰也不敢對此阻攔。
經過商議,顧命八大臣分成了兩部分。載垣和端華等人護送載淳和兩宮太后先行回京,肅順等人則親自護送咸豐的遺體隨後而至。
奕訢利用這個時間差,在載淳和兩宮太后剛回京後就立即擁立登基,還下旨除掉了載垣和端華等人。此次計劃非常縝密,以至於八大臣集團竟然措手不及。
等到肅順等人護送咸豐帝的靈柩回京後,兩宮太后又公佈了他們的數條罪狀並且全部問罪下獄,要麼斬殺,要麼流放。最後,還將之前擬定的新年號“祺祥”改為“同治”,取“一同治理”的寓意,史稱“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權,從此開始垂簾聽政。而作為促成此事的大功臣,奕訢也自然因為站隊正確而被委以重任,成為了議政王大臣和領軍機大臣。
為了進一步彰顯榮寵,兩宮太后下旨為恭親王的生母孝靜成皇后追加封號“康慈太后”。作為兒子,這是他多年以來最大的夙願,還曾因為此事惹怒過咸豐皇帝,直到此時才終於如願以償。
1862年,兩宮太后將恭親王奕訢年僅八歲的長女入宮收養,還晉封為“固倫榮壽公主”。“固倫”是滿語,有無比尊貴之意,而“固倫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級,通常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女才能獲此殊榮。
為了投桃報李,奕訢也肩負起了自己的使命,拼盡全力捍衛江山社稷。期間,他不僅成功鎮壓了席捲江南各地的太平天國運動,而且還發起了自上而下的洋務運動,將滿清帝國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甚至還打造出了一種起死回生的跡象,史稱“同治中興”。
隨著功績的與日俱增,恭親王的政治地位也水漲船高,還被朝廷上下讚譽為定亂綏邦的一代賢王。於是,他內心的豪橫勁兒也上來了,對慈禧太后不斷干預朝政事務產生了牴觸情緒。
這些微妙的變化,自然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惕。在她看來,今日的恭親王已經擁有了當年顧命八大臣的苗頭,必須解決這種隱患才是。
在慈禧的暗中支援下,許多言官御史們開始紛紛上疏彈劾奕訢,罪名也是五花八門。據《清史稿》記載:
四年,編修蔡壽祺疏奏恭親王,命大學士倭仁等察奏。
1865年春,恭親王按例入值東暖閣覲見兩宮太后,慈禧表示“有人劾汝”,說著還把奏摺遞出。誰知,奕訢並不接折,反而追問何人所為?當被告之是蔡壽祺時,他有些失儀地叫道“他不是個好東西”!
非但沒有自省和請罪,奕訢還以這樣的態度回應彈劾,當即就遭到了兩宮太后的喝退。這下,就連慈安太后也感受到了恭親王的尾大不掉,決心予以懲戒。
奕訢走後,兩宮太后隨即召見大學士周祖培、瑞常和吏部尚書朱鳳標等人。期間,慈禧更是垂淚表示:
王植黨擅政,漸不能堪,欲重治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在場的諸位大臣們都是一臉懵圈,誰也不敢率先表態發言。據《清史稿》記載,慈禧見此情形繼續表示:
諸臣當念先帝,無畏王。王罪不可逭,宜速議!
經過核實,蔡壽祺的奏摺中大都屬於“風聞言事”,並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正當朝臣和恭親王本人都以為此事很快過去時,慈禧卻頒佈了罷黜奕訢的手諭,除了保留王爵以外免去一切差事。
慈禧本以為這次必定能夠趕走恭親王,但她顯然是低估了對方的能力和實力。深諳權術的奕訢明白這是故意在找茬,於是動員所有的宗室貴族和各國公使都聯合起來,不斷進行施壓。
受此影響,慈禧太后只得同意恭親王復職,但卻堅決不同意恢復他議政王的頭銜。從此以後,奕訢和慈禧已經是面和心不和,相互都看對方不順眼。
作為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仗著自己曾在辛酉政變前的通風報信之功,變得越發驕橫無比。甚至於,他全然不顧大清“太監不得出都門,犯者殺無赦”的祖制,以“下江南置辦龍袍”的名義出宮。而且,沿途還敢招搖過市和聚斂錢財,途經山東時被巡撫丁寶楨下令抓捕。
為了出一口惡氣,恭親王火速將此事呈報給慈安太后。甚至,就連彌補和斡旋的機會都沒給慈禧留下,乾脆利落地處決了安德海。
慈安太后雖然平時對於慈禧的小過並不在意,但在這種事關朝廷顏面的問題上卻毫不手軟,直接就下旨處死了安德海。這件事,慈禧不敢怪罪於慈安,只能將黑賬記在恭親王的名下,二人關係越發變得微妙。
同治帝長期都處在兩宮的垂簾聽政中,始終沒有真正掌握大權,猶如提線木偶一般。久而久之,青春叛逆的他開始步其父親咸豐帝的後塵,整日都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甚至還跑到宮外去尋花問柳。
身為六叔,恭親王奕訢自然是痛心疾首。無奈之下,他數次進諫同治帝勤勉治國,叔侄之間也出現了感情的裂痕。
1874年,同治為了擺脫慈禧干政,希望在自己親政之際重修圓明園以供兩宮太后頤養天年。不過,當時的清廷一方面要支付戰爭賠款,一方面還要興辦實業和購買機器進行洋務運動,國庫已經耗費殆盡,哪裡還有閒錢去修繕圓明園?
作為領軍機大臣,奕訢以“耗費國帑太巨”為由反對重修圓明園,不僅引起了同治帝的不滿,而且也引起了慈禧的不滿。很快,他
被再次革除了所有的職務,甚至就連“世襲罔替”的權力也被剝奪,從親王爵位降為郡王爵位。看來,所謂的“鐵帽子王”也沒有多麼瓷實!
在慈安太后的干預下,在滿朝文武的保奏下,同治帝以處理臺灣軍情為由很快就恢復了奕訢的爵位和職權。經此打擊,恭親王變得收斂不少,在許多問題上都儘量避免與慈禧太后直接交惡。
無才無德的同治帝親政僅僅一年多時間就突然離世了,後世對他的死因多有猜測,但現今已經確定是死於天花。經過兩宮太后商議,最終擁立了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為新帝,繼續由兩宮垂簾和奕訢輔佐。
1881年,也就是光緒七年,唯一能夠壓制慈禧太后的慈安太后過世了。從此以後,兩宮垂簾變成了一人垂簾,恭親王奕訢也喪失了先前的銳氣和幹勁,遇事變得猶豫不定和徘徊不前。
不過,慈禧太后依然對於恭親王疑慮重重,擔心他危及到自己的權力。她之所以還沒有動手,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下手罷了。
到了1884年,慈禧太后終於藉助中法戰爭找到了扳倒奕訢的機會,一舉發動“甲申易樞”徹底改變了晚清的整局,徹底成為了事實上的女帝。
中法戰爭爆發後,奕訢跟隨慈禧擺出一副主戰的立場。不過,隨著清軍“不敗而敗”,左庶子盛昱將責任全部歸咎於軍機處,還聯合眾多言官御史一同上書彈劾。
藉此機會,慈禧索性借坡下驢,以喪權辱國為由下旨罷免了軍機處的所有大臣,除了奕訢,就連寶鋆和李鴻藻等人也被全部罷黜。於是,軍機處自雍正朝設立以來,第一次出現了“關門打烊”的局面。
奕訢下臺後,慈禧很快就起用奕劻、奕譞和世鐸等毫無能力和唯唯諾諾之人進入軍機處,完全聽命於自己。對於這次影響深遠的“甲申易樞”,後世形象地形容為“易中樞以駑馬,代蘆服以柴胡”,諷刺這些新進的軍機大臣全都是徒有其名。
“甲申易樞”後,所謂的軍機處已經形同虛設,完全淪為了慈禧太后的傀儡和木偶。從此以後,她獨自掌握了滿清的所有權力,也一步步成為了那個權勢熏天的“老佛爺”。
從此以後,恭親王奕訢被徹底排除在了政局之外,眼見慈禧帶領一班人胡鬧卻無計可施,再一次過起了“悠閒”的日子。這一眨眼,就是十年的時間。
1894年,面對一觸即發的中日戰爭,朝中卻已經無人可用,個個都是酒囊飯袋之徒。直到此時,慈禧才想起已經被自己擱置了十年的奕訢。據《清史稿》記載:
二十年,日本侵朝鮮。兵事急,太后召王入見,復起王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內廷行走。
那年的奕訢已經六十多歲,而且接連遭遇了兒女的早殤,早就對政治喪失了信心。加之,他在軍機處也是孤掌難鳴,繼續受到慈禧太后的掣肘,根本無法施展拳腳,只能不斷“和稀泥”。
鎮壓完朝鮮東學黨起義後,日本不僅沒有從朝鮮撤兵,反而以保護僑民為由繼續增兵。最終,以突然襲擊清朝運兵船的方式挑起了兩國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戰爭爆發後,北洋大臣李鴻章任命葉志超為統帥駐守平壤負責指揮。結果,此人卻因為貪生怕死而棄城逃跑,導致日軍輕易佔領平壤,導致朝鮮盡數落入日軍之手,使得戰火很快就燒到了中國本土。
陸戰失利的同時,海戰同樣也不容樂觀,被所有人都寄予厚望的北洋艦隊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面對日軍的第一波攻擊,北洋艦隊雖然損失嚴重但是主力尚存,只要重整旗鼓仍可與敵再戰。不過,李鴻章瞻前顧後,竟然命令艦隊“保船避戰”,甚至躲進威海衛的軍港內不準出海迎敵。最終,在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兩路夾攻下,中國海軍全軍覆滅。
威海衛失陷後,慈禧太后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1895年4月17日,清廷與日本簽訂了又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馬關條約》,極大地加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程序。
簽訂《馬關條約》後,李鴻章和洋務派都遭到了彈劾,成為甲午戰敗的“背鍋俠”。藉此機會,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佔據了上風,看來什麼都不幹的人的確不容易犯錯。
在翁同龢的煽動和蠱惑下,留京待考的各省舉子們發起了“公車上書”運動,還將其視為“維新第一導師”。經過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的多方奔走和呼籲,維新運動逐漸開展了起來。
面對人生的數次大起大落,晚年的恭親王已經看透了許多人和許多事。面對雄心勃勃但卻不切實際的光緒皇帝,他進行了這樣的勸導:
聞廣東舉人康有為等主張變法,請皇上慎思,不可輕信小人也!
在恭親王病重期間,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親自前來府邸探望。期間,他掙扎著從病榻坐起,還握著光緒的手交代遺言,告誡朝廷切不可重用像翁同龢這種沽名釣譽的小人。據《清史稿》記載:
若用此人,所謂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1898年6月11日,以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為標誌,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開始了。當時,恭親王已經過世,但過程和結局卻和他生前預料的如出一轍。
由於盲目自信和用人不當,光緒皇帝不僅搞砸了戊戌變法,而且還使得自己被軟禁瀛臺,至死都沒有再繼續掌權,充滿遺憾地走完了一生。或許,他當年聽從六叔之言,以謹慎和穩妥的態度進行維新變法,滿清帝國尚有一線生機。
縱觀恭親王奕訢的一生,可謂是曲折坎坷,可謂是命運多舛。他數次被重用,又數次被罷免,經歷了太多次的起起落落和風風雨雨,至死都心繫著江山社稷,實屬晚清時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時,他還是一個充滿悲情色彩的歷史人物,一生壯志未酬鬱鬱而終。
2005年底,中國內地上映了一部由李惠民執導,由陳寶國、袁立和王剛等人聯袂主演的古裝歷史劇,真實再現了恭親王奕訢的傳奇人生。其中,文史不假對於這部電視劇的劇名非常佩服,可謂準確至極地概括了他的悲情命運——《一生為奴》。@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