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傳統上把1485年都鐸王朝的建立作為近代英國的開端,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約克王朝的愛德華四世(1461-1483)於1471年取得巴尼特之戰的勝利後,英格蘭實際上已進入一個政治上相對穩定的時代。這樣,愛德華四世的一些政策,已經為都鐸王朝奠定了基礎。愛德華四世的成功首先在於使王室的財政獲得了一定獨立性。他透過沒收或轉讓把蘭開斯特公爵領地變為王室領地;他說服議會授予君主終身享用關稅的權力;愛德華還新創一種稱為“自由捐贈”的籌款辦法,即國王個人透過向教俗貴族、倫敦市長和富有的市民遊說,獲得的臨時性的捐款;他還參加商務活動,他透過代理人將上等羊毛、呢布、錫等商品輸往義大利和希臘以獲取巨利。這樣,愛德華四世可以“靠國王自己的收入生活”。當然,減少對外征戰也是愛德華四世獲得財政獨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15世紀末,儘管迫於普遍壓力愛德華四世不敢貿然放棄英格蘭對法國王位和領土的要求,但他靈活地與布列塔尼、勃艮第和蘇格蘭的統治者結盟,並改變了英王捲入法國審務的傳統做法。在愛德華四世統治期間,雖然有1475年對法國的短暫證討,但他很快就與法王路易十一簽訂皮基尼條約,允許法王以大量金錢買斷了戰爭:路易十一答應向愛德華四世支付一筆75000金克朗的賠款和每年50000金克朗的終身年金。愛德華很快成為極其高有和財政獨立的君主。
愛德華四世於40歲去世,其長子繼位為愛德華五世(1483年4月一1483年6月)。12歲的幼主面對愛德華四世的兄弟、30歲的攝政王格洛斯特公爵與母后伍德維爾家族的相互傾軋,公爵逮捕了伍德維爾派的領袖,把愛德華五世及其弟弟監禁在倫敦塔裡,篡奪了王位,是為理查德三世(1483-1485)。理查德三世的篡位使王朝戰爭復起,1485年10月,出生於威爾士的貴族、里士滿伯爵埃德蒙·都鐸之子亨利·都鐸,從法蘭西跨過海峽,進軍倫敦,在博思沃斯戰役中擊斃理查德三世,同年即位為亨利七世(1485-1509),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亨利·都鐸繼位的理由不夠有力(他從母親那裡繼承了一點蘭開斯特家族的血統),但他是15世紀幾個篡位的君主中最幸運的:理查德三世已戰死疆場,其妻子和獨子先他而逝,理查德三世的血統世系因此斷絕。亨利還獲得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伍德維爾家族的支援,同時,玫瑰戰爭使英格蘭的貴族銳減,並使英格蘭社會各階層對戰爭深惡痛絕。更為重要的是,亨利七世作為蘭開斯特家族的代理人,在博思沃斯戰役之後立即派人去約克迎來了愛德華四世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兩人於1486年完婚,當年就生了阿瑟王子,後來又生了瑪格麗特、亨利和瑪麗。這樁美滿婚姻使蘭開斯特和約克這兩個交戰多年的家族聯合起來了。這樣,隨著都鐸王朝的開始,紅白玫瑰戰爭徹底結束。
亨利七世在位的24年中,其內政外交措施都與鞏固王權和消滅王位覬覦者有關。1486年3月,亨利七世鎮壓了由約克派貴族假沃裡克伯爵(愛德華四世的親侄真沃裡克伯解已被亨利七世囚禁在倫敦塔)。1492-1496年,亨利又擊敗了由約克派假稱愛德華四世次子理查德的沃貝克(真的理查德早已被其篡權的叔父理查德三世殺死於倫敦塔)。
為了鞏固王權,亨利七世既要考慮英格蘭貴族敵視法國的傳統心理,又要給英格蘭商人提供在西班牙經商的便利,再加上他有戒於法王吞併布列塔尼公國的可能性,便於1489年第一次施展婚姻外交,讓年僅3歲的阿瑟王子與西班牙公主凱塞琳訂婚,使英商獲得了在西班牙經商的優惠條件,兩國還約定共同對法作戰。阿瑟王子與凱塞琳公主的婚禮到1501年才舉行,5個月后王子就過世了。為了維持英格蘭與西班牙的聯盟,亨利七世讓阿瑟的弟弟亨利繼娶寡嫂凱塞琳。這種婚姻外交使都鐸王朝在1489年就得到大陸強國西班牙的認可。
1491年,法王查理八世透過與布列塔尼女公爵結婚而吞併了布列塔尼公國。亨利七世經議會批准,在西班牙王國未履行和約的情況下獨自楷兵度過海峽,包圍了法國的布洛涅城。剛剛完成統一大業的法王不想與英王開戰,精明的享利七世也因國內尚存覬覦王位者而無心戀戰,兩個國王立即達成“埃塔普爾條約”。根據條約,英國終止了對法國王位和領土的要求,保證彼此不支援對方的敵人,允許兩王國臣民平等通商,法王替英王償付對布列塔尼的債務,並在未來15年中每年付給亨利七世5000英鎊的年金。這樣,亨利七世像愛德華四世一樣,選擇了有利可圖的和平而不是破壞性的戰爭。
埃塔普爾條約簽訂後,亨利七世很快在1502年又與蘇格蘭簽訂永久和平條約,並在第二年把長女瑪格麗特嫁給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為斯圖亞特王朝埋下伏筆)。這樣,亨利七世提高了都鐸王朝在歐洲強國中的威望,制約了蘇格蘭與法國的傳統聯盟關係。此後,他還透過與西班牙、尼德蘭、丹麥和佛羅倫薩訂立商約而促進了英格蘭的對外貿易。
亨利七世清楚地知道,14-15世紀王權的衰落並不是君主制度本身的問題,而是缺乏強大的國王,以及君主們在財政問題上對議會的依賴性。所以,從一開始,亨利就努力使國王管理議會而不是議會管理國王。由於善於開源節流,他很少要求議會給予補助金。結果,享利七世在位的24年中只召開過7次議會。在亨利七世的兒子繼位之時,英國不僅開始繁榮,而且成為歐洲秩序最好的王國之一。
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18歲的亨利八世繼位(1509-1547)。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蘭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紀宗教改革。這次改革的核心問題是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
自14世紀威克里夫改革和羅拉德運動以來,英國人一直存在著強烈的反教皇情堵。到15世紀末,他們對教會更加憤愚,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教會濫徵稅收、佔用土地、管理不善且教土行為不端;第二,教土已形或一個不事勞動而享有特權的消費階層,這與正在興起的資本主義精神格格不入;第三,主教和教會法庭濫用司法權,其排除陪審團實行秘密審訊的效法與英格蘭習慣法背道而馳,而且,受歐洲宗教改革的影響,路德的思想和新教書籍在16世紀20-30年代很快滲入劍橋大學、倫教市區和法律協會,甚至透過安·波琳及其親朋摯友傳入亨利八世的宮廷。亨利八世的離婚案就是在英格蘭反教權主義高漲,以及宗教信仰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發生的。
在亨利八世和凱塞琳長達25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雖然生了5個孩子,但只有瑪麗公主活了下來:為了確保不再發生王位繼承糾紛,亨利需要男性繼承人,而凱塞琳顯然已經過了生育年齡。同時,亨利八世正在追求王后年輕的侍女安·波琳,而安也渴望正式的婚姻生活。這樣,從1527年起,亨利八世就反覆提出離婚要求。但是,他的婚姻是由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批准的,現任教皇克力門七世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凱塞琳的外甥查理五世的壓力下,不敢貿然同意亨利的要求。這樣,亨利八世只得從反對現任教皇的統治,聲稱教皇無權干預世俗君主而開始鬥爭。結果,策略上的考慮使亨利從婚姻領域步入教權與君權關係的政治敏感問題,亨利八世透過蒐集史料,證明在英國曆史上是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王盧修斯把自由和財產賜予英國教會的,他還證明說,當盧修斯寫信給阿萊塞利烏斯教皇請他到英格蘭傳授羅馬法時,教皇回信說盧修斯不需要羅馬法,因為他已經有了不列顛法律。據此,精通神學和宗教法的亨利宣佈,教皇在英格蘭的最高權威是虛假的。所以,英格蘭教會應該受到國王而不是教皇的控制。
在做了充分的輿論準備後,亨利八世與議會攜手共進,自1529到1536年連續召開7次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法令,宣佈英國教會不再效忠羅馬教皇。其中最主要的法令是1532年的“首歲教捐法”、1533年的“禁止上訴法”、1534年的“至尊法”、“繼承法”、“叛國法”和1536年的“反對教皇權力法”。“首歲教捐法”規定,主教等高階教士就任新職時不得將聖體收入交給羅馬教皇,而應將第一年的全部收入,及其後每年收入的1/10上繳英國國王。“禁止上訴法”規定,有關遺產繼承與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從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約克大主教法庭上呈到羅馬教皇法庭。這樣就廢除了羅馬教皇對英國事務的干涉權。“至尊法”規定,國王及其繼承者應被尊為英國教會(安立甘教)在塵世的惟一最高首腦,這樣就確定了英國教會即國教的民族歸屬性。“王位繼承法”具體確認了亨利與安·波琳的婚姻合法性及其後嗣的王位繼承權,這是都鐸王朝企圖解決王位繼承問題的一系列措施中的第一個。“叛國罪法”規定,凡不承認國王和王后的尊嚴、稱號及財產,凡稱國王或王后為異教徒、教會分裂者或暴君的言論和行為都屬叛國罪。“反對教皇權力法”則徹底清除了教皇在英國的各種權力,包括解釋《聖經》的權力,它的透過標誌著亨利八世時期的宗教改革結束。透過上述法令,亨利八世在財政、司法、政治權威、文化輿論方面完全控制了英國教會,從此成了英格蘭俗界和宗教界的雙重首領。不過,亨利八世本人並不是新教徒,他一直信奉一種沒有教皇的天主教。
在宗教改革中,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引起一場經濟變革,它把教會的財產轉交給王國政府,而其中大部分很快又經由國王轉入世俗臣民手中,對英國社會經濟的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總之,亨利八世透過封閉修道院使王室固定收入增加了約兩倍,但是巨大的軍費開支和世俗人士的分髒大大消耗了亨利八世的財政收入,使封閉修道院帶來的好處很快消失治盡。
亨利八世在他統治的中期致力於宗教改革,在他統治的初期和末期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外戰爭和外交方面。在他即位時歐洲鬥爭的焦點是德、法爭奪義大利,1509年法軍大敗威尼斯人,成為北義大利的主宰。此後,教皇與威尼斯及西班牙結盟,共同反對法國。亨利八世因英國人傳統的反法心理,以及他作為西班牙國王之女婿的身份,於1511年加入這個聯盟。1512年,亨利八世應西班牙國王裴迪南之請,派多塞特侯爵率軍攻打法蘭西的基思。那時,西班牙國王一心只想奪取法國南部的那瓦爾,沒有給英軍足夠的配合,多塞特戰敗而歸。1513年,亨利八世親率大軍渡過海峽登上加萊,結果只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兩個小城鎮。1522-1523年,亨利八世兩次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結盟,對法國進行戰爭,結果也因英國的財政枯竭而失敗。
此後,在1529-1536年間,歐洲基本上處於和平狀態,亨利八世在此期間進行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後,他覺得自己在國內的地位已經鞏固,遂又與西班牙國王重修舊好,聯合反對法國。這時,為了防止兩面作戰和腹背受敵,需要解決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問題。
在威爾士,托馬斯·克倫威爾曾制定英、威合併的改革計劃,議會也在1536年和1543年制定新的法案,英格蘭的法律和郡制由此擴充套件到了威爾士,威斯敏斯特議會也為威爾士留出了24個議席。重建的威爾士國王法庭和新建的最高民事法庭共同負責威爾士的防務和司法,威爾士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繼承法、風俗和語言等也逐漸英格蘭化。所以,在亨利八世時代,威爾士與英格蘭的一體化基本實現了。
對於愛爾蘭,亨利七世曾經規定,凡適用於英格蘭的法律全都自動適用於愛爾蘭,愛爾蘭議會則只有在事先徵得英格蘭議會同意的情況下才能立法。但是,事實上,英格蘭的影響並未超出都柏林。宗教改革前,亨利八世主要依靠土著首領統治愛爾蘭;宗教改革開始後,為了防止教皇利用愛爾蘭向英格蘭進行攻擊,托馬斯·克倫威爾先後指派倫納德·格雷和安東尼·聖萊傑為亨利八世在愛爾蘭的代理總督,在愛爾蘭建立起從屬於英王的上層統治結構。後來,聖萊傑勸說亨利八世自任愛爾蘭王,以防止教皇攫取愛爾蘭王冠,亨利八世於1541年6月加冕為愛爾蘭國王。這一政策實際上使愛爾蘭的歸屬問題更加複雜化。
在蘇格蘭,儘管亨利七世於1503年把女兒瑪格麗特嫁給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並與蘇格蘭王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但是,詹姆士在亨利八世繼位後不久就企圖毀約,正在法國作戰的亨利八世只好派薩利伯爵北征蘇格蘭。薩利於1513年9月9日在福洛登進行了自愛德華一世以來對蘇格蘭最殘酷的一次戰爭,殺死了蘇格蘭國王和大批上層人士。新繼位的蘇格蘭王詹姆士五世是個嬰兒,攝政阿爾伯尼的約翰公爵儘管是親法勢力的代表,但他仍然努力使蘇格蘭與英格蘭保持了20多年的和平。詹姆士五世長大後,先後與法王弗蘭西斯一世的女兒德琳和吉斯公爵的女兒瑪麗結婚,親法領向日益明顯,而且,蘇格蘭政府完全由親法派比頓大主教把持。在這種情況下,1542年亨利八世授意諾福克公爵入侵蘇格蘭,索爾韋沼澤一役的慘敗使詹姆士五世羞辱而死,出生才6天的瑪麗·斯圖亞特建承了王位。亨利八世為確保蘇格蘭後院的安全以便有效地進行對法戰爭,又於1543年迫使蘇格蘭人簽訂“格林威治條約”,謀求愛德華王子與瑪麗·斯圖亞特的聯姻以促成兩王國的聯合。解決了蘇格蘭問題後,亨利八世於1543年再度與西班牙結盟,約定次年春天聯合入侵法國。但是,西班牙國王與法國出乎意料地簽訂了和約,英國只得單獨進行這場耗資巨大的戰爭。後來,法王答應英王保有布洛涅8年,並承認英格蘭與蘇格蘭簽訂的格林戚治條約,戰爭於1546年結束。赫特福德伯爵在亨利八世過世後率軍洗劫了愛丁堡和洛西安,英格蘭又陷入與法國和蘇格蘭同時作戰的局面。
亨利八世於1547年去世,年幼的愛德華六世(1547-1553)繼位時年僅9歲,但他已是一個固執的新教徒。1553年春,愛德華六世患肺病瀕臨死亡。根據長幼順序和亨利八世的遺囑,亨利八世與髮妻凱塞琳之女瑪麗成為繼承人。但是,愛德華六世和諾森伯蘭公爵惟恐信奉天主教的瑪麗破壞宗教改革的成果,便聯合起來剝奪瑪麗的繼承權,另立亨利八世幼妹之外孫女簡·格雷那主為王(1553)。格雷剛當上女王的第9天,瑪麗就在東盎格利亞鄉紳的支援下舉兵南下,倫敦市民隨之倒戈,諾森伯蘭公爵、簡·格雷及其支持者都被瑪麗送上了斯頭臺。瑪麗(1553一1558)在威斯敏斯特坐穩王位之後,露了天主教徒的可怕面孔。1554年11月,流亡在外的天主教徒波爾樞機主教在英格蘭登陸,瑪麗任命他為坎特伯雷大主教。1555年2月,瑪麗和波爾恢復異教審判和火刑,此後,他們大肆鎮壓新教徒,至少燒死了274人,其中包括克萊默大主教,致使史家稱瑪麗為“血腥瑪麗”。瑪麗的另一個錯誤是,她不顧樞密院和議會的勸諫而與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之子,11歲的菲利普結婚。1554年7月舉行婚禮後,出現了兩人在英格蘭共同為君的局面,這個婚姻使英格蘭在歐洲國際關係中成了西班牙的走卒,1556年菲利普成為西班牙國王,他輕而易舉地把英格蘭拖進了與法國的戰爭,而在戰爭中,英格蘭又喪失了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加萊。1558年,瑪麗和波爾主教相繼去世,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鐘聲,比瑪麗小19歲的同父異母妹妹,亨利八世與安·波琳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繼位(1558-1602)(見下期),英國也從此走向輝煌。
在都鐸王朝前期,隨著農奴制的消失、貨幣地租的流行、國內市場的發展和領主自營地的出租,農民的貧富分化更加劇烈,一些有企業進取心的資本主義個體小農漸漸佔有更多的土地,有些農民則走投無路,成為無地的農業工人。此時“土地兼併”與圈地運動相比是更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圈地”是指莊園主或租佃衣把敞田用樹籬圈圍起來,並佔為已有,圈地經營顯然比敞田經營獲利更大。與此同時,有些地主還圈古了村社的公地。而且,為了把農作地變為畜牧場而趕走了租佃農,鑑於圈地運動使許多人無地可種、無家可歸,無業遊民數量增大,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同時,隨著衣田減少和牧地增多,有可能造成英格蘭的口糧供應問題,於是,議會於1489年透過一個《禁止圈佔農田和拆毀農莊的法令》。但是,圈地運動仍不可遏止。一般來說,圈地運動的起因主要是經濟方面的:羊毛和肉類的市場價格漲了又漲,僱主支付給農業工人的工資又居高不下,而幾個牧羊人加一隻牧羊狗就能管養一大群羊,抵得上僱傭百多個農業工人從事耕作,這種經濟上的誘惑是無法抵禦的。在圈地中失去土地的農民境況悲慘,難怪天才的預言家托馬斯·莫爾爵士在1516年出版的《烏托邦》中,發出了“羊吃人”的吶喊。
都鐸王朝既是近代英國的開端,也是英國曆史上一個分水嶺。宗教改革、民眾愛國主
義、商業擴張,這些都使人們感覺到都鐸時代是英國曆史上真正的黃金時代。
評論
共0條
暫未收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