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實質上是一部帝王的教科書,他編撰此書也是這個目的。為此,他開篇就講“德才觀”,也就是教導帝王如何選人用人,而他推崇的是“以德為先”的標準。
司馬光把人分了四等:德才兼備是“聖人”,德勝過才是“君子”,才勝過德是“小人”,無德無才是“愚人”。德才兼備的人太少,可遇不可求。君子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沒有君子,寧可用愚人,也不能用小人。在他看來,小人的才能越高,幹壞事的程度就越高。
按照司馬光的這個標準,諸葛亮、范仲淹這樣的人應該算“聖人”級別;宋襄公,包括司馬光他本人,應該算是君子之列,司馬光的德行和文化素質沒得說,但作為執政大臣,理政就一般了。
愚人比比皆是,幹著正常的工作,領著養家的薪水,你讓我幹啥就幹啥,不會出多大的錯,也幹不出多大的成績。小人之流,就非常多了,像龐涓、李斯、宋之問、嚴嵩等等。
這裡要說的一種人,介於德才之間的,或者說才勝於德,但並不那麼壞的人,到底該不該用?
吳起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一生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戰爭奇蹟。但是,吳起的人品被當時的人所詬病。
吳起年輕的時候殺了三十多個取笑他的,在跟曾子的兒子曾申學習時“母喪不奔”,被逐出師門。希望在魯國發展,可他老婆是齊國人,為了表忠心,便“殺妻求將”。
就是這麼個人,被魏文侯重用,在戰國初年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使魏國成為戰國初年名副其實的“霸主”。
陳平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後官至丞相。陳平是個美男子,但周勃、灌嬰等人說他:“雖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翻譯過來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意思。
陳平年輕的時候“盜其嫂”。與嫂子有染,在那個年代來說,簡直沒人性。陳平有才華,所以愛跳槽,先跟著魏王咎幹,後又跟了項羽,最後歸了劉邦。
跳槽這個事在當時也挺普遍的,韓信等人就幹過這事,但罵韓信等人的少,而一些人就是揪著陳平不放,說明他在人事關係上處得一般,至少名聲也不怎麼好。
還有一點,陳平喜歡收受賄賂,誰送的錢多就給誰辦事,這個受到很多人的指責。但是,劉邦的高明之處就是識人善任,他不光駕馭了漢初“三傑”,對陳平也是不計前嫌,果斷重用。陳平不但在楚漢相爭中發揮了作用,在後來的誅呂安劉事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在選人用上,用設定的死框框不行,不參照一定的標準也不行。如果說完全套用司馬光的“德才觀”,有時可能就耽誤了人才。
司馬光本人的德行沒問題,但他喜歡用聖人君子的標準來規範自己和要求他人,而且不懂得變通,有時就顯得有些迂腐和不符合時代需求。要是處處用“君子”,大多數工作也很難高效推行下去。
對於多數“才勝於德”的人,如龐娟、嚴嵩等人,用人者在重用他們時,並未識別到其“才勝於德”,使用過程中,也不能有效駕馭,致使對他們越重用,破壞性反而越大。
主要的問題還是在用人者的掌控能力上,魏文侯和劉邦駕馭得了“才勝於德”的人,所以他們敢於大膽使用吳起和陳平,事實也證明用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