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6日,這個日期對於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遠跨太平洋,前往朝鮮領地支援南朝鮮作戰。這個決定標誌著朝鮮戰爭的開始,同時也代表著蘇美大戰在亞洲地區正式交鋒。
二戰後,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蘇聯跟美國在各個領域展開了激烈的戰爭,從科技文化到軍事設施,從航空航天領域到登月計劃,從冷戰到直接交鋒,不一而足。而朝鮮戰爭正是美蘇為爭奪亞洲話語權打響的第一槍,當時北朝鮮在蘇聯的支援下,半個月內就拿下了南朝鮮的大半個領土,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宣告支援南朝鮮的意圖就非常明顯了,除了對抗蘇聯的擴張之外,還顯露了吞併中國的野心。
美國總統發表宣告後的第二天,就派軍艦在我國高雄等港口瘋狂試探,以支援為名,行騷擾之實,我國人民的怒火一瞬間被挑起。
9月15日,美國正式登陸仁川,加入了南北朝鮮的戰局。9月30日,周恩來發表了講話,警告美國不要妄想侵犯中國的領土完整!然而這份宣告並沒有遏制美國瘋狂氣焰,多次派飛機在丹東等地區進行轟炸,人民的反戰情緒被點燃。
10月2日,毛澤東正式公佈了支援北朝鮮的訊息,決定以志願軍的名義,進入朝鮮戰場,正式跟美軍面對面的幹一仗。
毛澤東的這個決定,其實揹負著很大的壓力。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整個國家還沉浸在結束多年內戰的愉悅情緒當中,多數國人不希望再次面對戰爭;而中美之間的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美國的年鋼鐵產量是中國的100倍,工農業產值是我國的30倍,美國還擁有當時最厲害的核武器,幾年前投放到日本的兩枚核彈,讓整個世界領略到了它的威力。
毛澤東在這樣的壓力下,毅然決定支援朝鮮。歷經33個月後,中國取得了實質性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7653名烈士魂葬朝鮮戰場,近30億的軍事貸款讓國內的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影響。
可是朝鮮戰爭的勝利,對中國未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連美國戰略專家都驚呼:毛澤東的格局太大了,難怪美國會輸得那麼慘。那麼毛澤東的這個決定,朝鮮戰爭的勝利,對我國的意義是什麼呢?
首先,守住了我國領土的安全。美蘇爭霸一直圍繞北緯38°拉鋸,朝鮮戰爭的勝利將以美國為代表的勢力永久的拒之門外,守住了“三八線”。只要不越過這道線,東北等重工業基地就有保障,國門就可以穩固。
其次,威懾了周邊國家。新中國成立之初,周圍的幾個小國家看著滿目瘡痍的中國蠢蠢欲動,越難、印度等國家虎視眈眈,甚至在美國宣佈支援南朝鮮的時候,也有借美國的勢力吞噬中國領土的念頭。
朝鮮戰爭的勝利,將周邊小國的妄想打破,逼迫他們認清事實。同時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地位也得到了鞏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的領頭人物,中國的發展也得到了這些國家的支援和幫助。
最後,聯合了所有可以聯合的力量,保障了自己的權益。朝鮮戰爭的實質,是美蘇爭霸在亞洲的體現。中國加入戰爭,其實也代表著正式站隊蘇聯,跟這個當時兩大強國之一的國家聯盟,怎麼說都沒有什麼壞處。
其後的幾年時間裡,蘇聯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幫助,而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事實證明,毛澤東當時力排眾議一心出征的決定是正確的,沒有他當年的英明決定,沒有19萬將士們的熱血,就沒有如今的和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