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樞密院十號
為了討好美國,日本能做出多大的讓步呢?最近日本承諾從2022年度起的未來5年駐日美軍經費大漲價就是很好的例子。
共同社25日又拿出了另一個具體案例,更能說明日本在美國爸爸面前是如何的“膝蓋軟”。
共同社稱,多名日美關係訊息人士25日透露,日本政府原本計劃引進美製“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但2020年當時執政的日本安倍政府認為,這種每年僅是運用和維持費一年就需要1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億)的大型無人機實在是太貴了,因此在2020年春告知美方“停止引進”。但同年夏季突然又轉為“繼續引進”。這是因為由於日本放棄了從美國採購 “陸基宙斯盾系統”的計劃,必須“考慮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反應”。
報道稱,2014年,由於朝鮮接連舉行核試驗和導彈試射,防衛省決定引進“全球鷹”以提升對朝鮮軍事設施的監視能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大型無人機的缺點也日益明顯,尤其是該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防衛省訊息人士承認“它在他國領空飛行是不現實的的”。
日本引進“全球鷹”的另一個目的是加強對中國在東海活動的警戒監視,但防衛省認為,“全球鷹”主要裝置是用來監視地面目標,對海洋監測能力有限。
更糟糕的是,美國空軍已計劃退役本國裝備的“全球鷹”,很可能導致該機的主要零部件停止生產,修理等維持費可能上升。防衛省設想全球鷹未來至少服役20年,估算運用和維持費合計達到2637億日元。考慮到昂貴的成本問題和現有的各種缺陷,雖然防衛省也與美方磋商能否改成引進海洋監視型號,但美國方面藉機報出了天價費用。所以日本方面最終決定停止引進,並在2020年春告知了美方。
但迫於國內壓力,日本在同年6月宣佈停止在秋田和山口兩縣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的計劃。當時特朗普正在大力對外推銷美國武器出口,並當成自己的重要政績,眼看日本停止引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已經讓美國丟掉價值4664億日元(約308億元人民幣)的鉅額合同,日本擔心如果再停止引進“全球鷹”,“或許會惹怒特朗普”,因此轉為決定“繼續引進”。
共同稱總結說,“全球鷹”專案原本是防衛省在考慮必要性和價效比之後決定停止引進,但因政治判斷而被推翻。“過度顧及特朗普”的結果是除了花費613億日元的裝備引進費用之外,還需要鉅額的運用和維持費用,“尚不清楚能否獲得日本國民的理解”。
對於要看美國臉色行事的日本政府,這樣“花大錢當保護費”的事,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