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輝
在印度這個幾乎全民信教的國家,不同宗教之間的壁壘相當森嚴,傳統的婚姻難以跨越。然而,這又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國家,如此多的宗教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共存。在印度婚姻紀錄片《大喜之日》中,跨越宗教、種族甚至性別壁壘的婚姻悉數登場。
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歷史性判決,推翻了刑法中的377條款,該條款正是殖民時期確立的同性性行為禁令。主導此事的印度第45任首席大法官迪帕克·米斯拉在宣佈同性戀非罪時,引用了歌德的詩句:“我就是我,請接受這樣的我。”
《大喜之日》展現了一對同性戀人跨種族、跨宗教的幸福婚姻,他們一見傾心、情投意合,相處一段時間後決定共度一生。雖然印度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但他們依然在故土舉辦了帶有濃郁印度風情的婚禮,並且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祝福,甚至連寶萊塢著名女星卡特琳娜·卡芙都親臨婚禮現場,載歌載舞為兩位新人送上祝福。
《大喜之日》第三集中跨越種族、宗教的同性戀人婚禮。
即使是包辦婚姻,也與以往大不相同,年輕一輩不再是簡單地聽從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他們自己的意願也非常重要。當下的印度年輕人獨立且有主見,他們不排斥透過相親和父母介紹認識自己的另一半,但接受與否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相親只是認識另一半的途徑,並不附帶著必須結婚的目的,包辦婚姻的刻板印象就此被打破。
這些“非典型性”的包辦婚姻,成功的秘訣在於兩個年輕人的價值觀相同。例如,片中一位女孩的未婚夫即將被調到非洲工作一段時間,親人們都說他倆不會有結果,認為沒有女孩會願意一結婚便與丈夫分居兩地。但女孩本人卻很高興,因為她的志向是當一名無國界醫生,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去援助,而不是待在一個閒適的地方。“一個終身伴侶,未必非得是比你更好的另一半,但卻是能讓你完整的另一半。兩個人互補,互相吸引很重要。”
印度父母對包辦婚姻的態度也與以往大不相同——重要的不是兩個家庭是否門當戶對,而是兩個孩子是否情投意合,子女的個人意願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援。一位姑娘坦言:相親的時候,男方多數很挑剔,以為在挑選美冠軍嗎?所以每次她都很不想去。父親則斬釘截鐵地說:去拒絕他!女兒一下就有了底氣,“父親是我堅強的後盾。”
《大喜之日》作為一部典型的網飛作品,幾乎具備了所有的印度元素,奢華的配飾,昂貴的禮服,傳統的美食,歷史悠久的古堡,繁瑣隆重的儀式,美輪美奐的歌舞,濃郁的民族風情,滿足了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對印度的想象。為了吸引全世界最大範圍內的觀眾,其主題也緊隨當下流行的價值取向,營造出新舊思想的碰撞,至於這些婚禮在印度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並不是網飛需要思考的問題。
印度當下的實際情況是否如紀錄片中那麼樂觀暫且不論,但《大喜之日》至少傳遞了一個革新的訊號,印度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擁抱積極的、平等的婚姻觀,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並且毫無疑問會影響更多的人。
本文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2020級博士生、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講師。
以中印為方法 以世界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編輯|李卓希
審校|喬振祺
微訊號|China-India-Dialogue
官網|www.chinaindiadialog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