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西方的平安夜,給德國的女兒發了條微信,直到就寢也沒收到回覆,心裡便有些犯嘀咕。雖說這個大妮平素一向謹慎,料也不會有什麼事兒,但心裡總是不甚踏實。
四更的時候醒了,扭臉一看手機螢幕有黃點閃動,趕忙點開,果然是來了回覆。
一看內容,簡直是簡直了!說外孫學校當天下午起放兩週假,她們三口乘晚上的飛機去阿聯酋度假了。知道我會擔心,末了專門寫上“我們一路都很注意安全,Pcr檢測都是陰性,請放心。”
嗨!出都出去了,我能再說什麼,躺下繼續睡了。晨起草草回了句“好啊,聖誕快樂,玩得開心!”
為讓她們覺得我並不擔心,後面又加了三個“蹦蹦跳跳”的小表情。
發來的阿布扎比盧浮宮照片
這兩天就琢磨這個事兒,敢情人家的疫情都是假的?滿世界飛都不耽誤。瞧我們整得,別說出門旅遊,這連“兩節”都倡導就地過了,環球怎麼就一點兒也不同此涼熱呢。
行了,不操閒心,就自個兒在電腦上旅遊吧,感謝老祖宗發明了一種情勢叫“意淫”。
接著昨天的話題說疏芬山。
疏芬山金礦遺址公園還有一個博物館,在大門外不遠處。另外門票內容還包括晚上的煙火表演,女兒給我們訂票後專門交代,一定要看這個表演。
我們當然沒在那裡候到晚上再看這個表演。興趣點不一樣,這就是“代溝”吧。
但博物館一定要看。
金礦博物館和它門前的“新金山”老市長雕塑,找了一下,居然沒拍個素面的。
博物館照片挑了兩幅介紹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貴族女士服飾的,看看這長筒裙的內撐,就能體味到,保持優雅雍容的姿態,既要有軟體,也要有硬體。不容易,全靠日長天久的辛苦、修為和養成。
回到金礦遺址公園。整個淘金小鎮,都力圖全景再現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風情,街道、建築、居民、商鋪、民俗等等。包括店員等經營人員,也包括路人、商販等,全由這個小鎮的居民充任,這也成為了他(她)們的職業。
想想,他們的前輩靠金礦發家。如今沒了黃金可挖,但旅遊業的興起依然走的是“靠山吃山”的路,沒毛病。
能解決這麼多人的再就業,50澳幣的門票也算是盡其所用。
一家黃金交易所,雖然門可羅雀,但壁壘森嚴的櫃檯,精準毫釐的天平,仍能讓人想象到當年門庭若市的興隆。
牆上的鏡框裡,掛著1851年9月至1854年8月,三年間黃金的價格波動表。
“牲口市”。這可不是道具哦,貨真價實的小毛驢。寵物級的品種,嬌小可愛,脾氣溫順,也難怪是誰都想伸手摸一摸。
許多“路人”其實是景區的“演員”,溫和友善,舉止得體,凡遇遊客合影請求,均慨然應允,十分配合。
有些商店和場所,一看就屬於當年高消費或特殊需求的範疇。
劇院
乾淨利落漂亮的駿馬與豪華馬車,自然是貴族的日常最愛,在日出鬥金的疏芬山,理所當然也少不了這些。
勞斯萊斯“生態版”
“消防救援局”,這個像馬車一樣的裝備,應該是一種靠槓桿帶動活塞伸縮,從而產生真空壓力的“滅火水槍”。類似這種較為原始的手動活塞式滅火水槍,十幾年前,曾在浙西廿八都楊展三先生的家庭民俗博物館裡見到過。
一家老照相館,濃濃的童年味道撲面而來。是的,對照相館的感情,不分種族、國家,看到這樣的場景,絕對沒有陌生感,都會讓我們想起曾經的年代,難忘的童年。
童年的照片可以珍愛一輩子。所以,看到小遊客換上古典裙裝坐在鏡頭前的時候,心裡真是暖到想流淚。
教堂
一座小型教堂,看地上鋪的地毯,就知道應該是德國移民建起來的。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一批德國路德教徒為躲避宗教迫害,遠渡重洋,來到澳洲謀生。阿德萊德有個漢多夫村,就是誕生於這個背景之下,現在也成了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人稱“德國小鎮”。
在疏芬山,又見到了地毯上這個著名而親切的圖案。
這種藍白方格互動疊錯的圖案,是歷史上著名的巴伐利亞王國的國旗,現在依然是德國巴伐利亞州(亦稱拜仁州)的州旗。至今,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寶馬汽車,其車標用的就是這個圖案,只不過是小了一些罷了。
慕尼黑“寶馬”汽車公司總部(遠)及體驗館(近)
豪宅
富人的生活是優渥的,何況是當年的“金主”。但是,當看到他們一百多年前的書櫃,忽然覺得,工業革命時代,有的不僅是資本的“血腥”,也還推動了社會生活的“文明”吧。
紅衣衛隊的出場時刻每天都是固定的,為了等到這一時刻,遊人需要一定的耐心。這不,先前還冷冷清清的街道,卻因即將開始的表演、互動,瞬間便熱鬧了起來。
來了,雖然是每天一模一樣的程式,但對一般遊客來說,卻每天都是新鮮的。這個時候,人們似乎並不關心這個表演的套路,什麼講話了,鳴槍了,巡邏了。大家最喜歡的,莫過於和威武陽剛的他們合影拍照了。
營造往昔風情的祖孫三代裙衩
面對合影,大人挺配合,小孩不情願
剛入園的時候,天氣較冷,遇一家三代裙衩在充任“路人”營造氣氛,夫人見其中的小姑娘穿著單薄,忙湊上前去表達關愛,想了想也沒什麼禮物可以送她,便從揹包裡拿出女兒行前做好的小甜點送上,加了乾果的,非常好吃。
小姑娘的媽媽先是擺手推託,後見夫人誠心誠意,便收下了。小姑娘吃了後連誇好吃,夫人索性將一飯盒都送給了她。
有了這層交集,與她們儼然成了老熟人。後來在街上一再相遇,每次都親熱得像一家人一樣。
一天的遊覽接近尾聲,街頭傳來了一陣鄉村音樂聲。
三位濃濃英倫風“老克勒”的演奏拽住了遊人的腳步,引得人們紛紛駐足,靜靜聆聽,久久不願離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