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我們到的當天,他就把我們安排到一個高高的山頭上的農家落宿。這裡叫雁鵝界,一棟老的農家木屋,依山而建。老屋旁邊,又聳立了一棟嶄新的木屋。我們的住舍,就安排在這棟新木屋裡。
天色還早,放下行囊,我就到這木屋前坪走走。木屋牆上,掛著一樣一樣兒時十分熟悉的農家器具;木屋前坪裡,擺著一臺石磨,木屋下面是一個榨油房,還放著當年榨油的許多工具……這些物件,多年不見,如今猛然看到,特別的親切!
我漫不經心地沿著石坡路,往下走。猛地又見一樣東西,勾起我遠逝的童年記憶,那是一架筒車。在小溪水流的推動下,筒車飛快地轉動。童年,我常跟著媽媽到外婆家去。那條去外婆家的路上,有一個叫溫江的地方。溫江溫江,顧名思義,是一條泉水河。冬天,從地層深處冒出的泉水,水溫頗高,河面上總是浮動著白白的水汽;夏天,泉水則清涼,外面氣溫很高,冷熱相遇,河面上白霧騰騰。這條河岸邊,就架著一架很大的筒車。在河水的推動下,筒車轉動著,掛在筒車上的一個一個竹筒,把河水提上來,倒進一個木槽,然後流入河岸上的水田裡。每每走到這裡,我就停住了腳步,要呆呆地看上好大一陣。總是要媽媽拖著我的手往前走,我才離開。如今,又見到這熟悉的筒車了。儘管,面前的筒車,不是當年農家用來提水灌田的工具,只是一種裝飾。然而,此時此刻,一幕一幕兒時溫馨的情景,直湧心頭……
陪同我到這裡落宿的,是當年這個縣的縣長老楊。也是一個和我年齡相近、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他的書法特好,這景區的許多對聯、題匾,都出自他的手筆。大學裡又是學中文的,與我們很有共同語言。晚餐,就擺在木屋前坪的木桌上。我們啃著農家臘肉,喝著主人自制的糯米甜酒,聊著山裡的趣聞,說著山裡人的家長裡短。這時候,彷彿有一種濃烈的氣息在心中翻騰。細細品味,那就是鄉情鄉韻啊!
在閒聊中,得知這木屋的主人,早幾年也和寨子裡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在沿海地區的城裡打工。是一位挺進穿巖山搞旅遊開發的上市公司的老總把他鼓動回來的。他老屋旁邊的那棟新木屋,也是那位老總的公司幫他建的,交給他打理。幾年下來,他家境富裕了,小汽車都買了兩部了,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夠在一起,不再天各一方。
這一夜,我們睡在木樓裡,隱隱地,外面山溪裡潺潺的流水聲,斷斷續續傳入耳中,像是一曲奇妙催眠曲,我們睡得十分香甜!
雁鵝界這一宿,此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