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攻擊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概括起來就是經濟發展擺脫了此前高速發展的慣性,進入了內生型的質量發展階段,增量市場轉換為存量市場,反映到企業層面就是未來發展要更精益,合同額不再是首要選項,營收、利潤以及經營性現金流等高質量發展指標成了企業經營的一個導向。
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帶動下,建築業經歷了黃金時代,到今天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吸納了超過5000萬的從業人員。建築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裡並沒有暴露出自身的弱點,但當面臨人口紅利消失、外部環境調整等因素時,建築業的轉型便迫在眉睫。我的工作和建築業密切相關,根據我的一個切實體會,我認為未來建築業的發展主要有4個特點:
1.基礎設施業務成為主流
過去幾十年,房屋建築一直是建築行業最主要的業務構成。房地產黃金髮展的幾十年,各大城市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地標性建築物,追求城市最高、城市唯一等。彼時的行業整體發展屬於上升期,很多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進入新時代後,“房住不炒”成為底線要求,傳統依賴投資驅動的模式已經轉換為消費驅動為主。諸多地產公司暴雷,流動性成為所有建築企業要重點關注的經濟指標,房建投資的趨勢進一步放緩,但在存量市場上的比重依然不容忽視。
2020年的公投市場上,房建和市政專案招標量接近60%,房建最多,佔比35.86%。儘管如此,但應該看到行業產品結構的轉型正在加速,市政、公路、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傳統基礎設施業務和水利水電、城市更新、生態環保為代表的新業態正成為頭部建築企業追求的方向。傳統以房建業務為主的建築企業正在進入基礎設施領域浴血奮戰。如位列世界五百強第13位的建築一哥中國建築2021上半年新籤合同額1.83萬億,基建業務佔比20.6%,同比增長50.5%;房建業務佔比63.3%。從中建的發展應該可以看出:儘管房建業務依然佔據整體業務的半壁江山還多,但基建業務正在迅猛發展,引擎作用更為明顯。
城市公司成為主要組織形式
建築企業賺錢主營業務就是幹專案,天南海北,四周奔波,從業人員也是跟著專案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長年累月,人員結構極其不穩定,很多具有成熟經驗的人中途離職,往往出現結構性的人員斷層。有資料顯示,2011年國有施工企業離職率高達12%。年年招聘,年年流失,企業越來越像一個培訓公司。面對行業痛點,很多建築企業近年來也開始採取區域化經營,透過設立城市公司統籌管轄本區域的所有專案,在人員招聘上也突出屬地特色,逐漸告別過去的“一錘子買賣”。好多建築央企也和地方開始合作,採取央地融合模式,開展區域化經營,成立區域城市公司,實現三方共贏。其一,城市公司可以穩定人員結構,加深地方政府關係,深耕區域市場;其二,地方政府能把企業的產值和稅收留在當地;其三,從業人員可就近工作,能夠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時空安排。
3.競爭主體變得多元化
建築工程准入門檻較高,各行業都有資質准入門檻,特級資質基本都被大型建築央企和地方骨幹國企壟斷,民營建築企業只能幹些邊角料的工作。2020年11月,《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下發,核心意思就是要下放資質審批許可權(部分下放到省住建部門),整合過渡資質。方案提到只要有一個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都將自動轉為施工綜合資質,覆蓋所有其他施工總承包資質,可承擔各類別、各等級的施工總承包業務。從效果上來說,擁有綜合資質還是同一撥人,但他們內部的競爭也將會加大,“神仙打架”的情景將會成為新常態。對中小建築企業來說,選擇總包單位的範圍變大了,同時專業分包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大,能夠進一步激發活力。
4.科技創新成為發展動力。
整個國家的勞動人口正在不斷減少,特別是建築勞務人口不只是人員數量在減少,人員年齡結構也呈現過老化,與建築企業最密切相關的就是勞務隊。根據趨勢來看,好的勞務分包會越來越少,差的勞務分包會越來越多。勞務對工程履約的影響正在倒逼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轉型升級。從BIM深化設計到建築機器人、智慧架橋機等,建築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範圍正逐步擴大,同時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加大。2018年上市的建築公司研發費用投入超過10億元的共有11家,全部為央企和國企。以中建為例,2019年研發投入218.72億元,榮登“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榜”榜首,研發強度達1.54%,增速達37.46%。雖然比起科技公司動輒30%左右的研發強度,建築企業的研發力度差了不少,但這個加強科技創新的趨勢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