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時間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出史上第一個負數結算價-37.63美元。
中國銀行的原油寶“金融產品”被西方金融資本精準狙擊,客戶和中國銀行都蒙受鉅額損失 ,由此觸發“原油寶”事件。
今天,我們再回首,看看這個事件,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一、原油寶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原油寶”是紙原油(也就是期貨原油)的一種衍生品,是一個炒期貨的理財手套。
受限於外匯管制和國內尚不允許私人親自操盤國外期貨,中行就推出了這麼一個掛著理財產品名頭的皮包,當時,國內各大行都有類似的產品,就不過多贅述了。
它的大致原理是:
假如客戶買入原油寶多頭,中行就變成了客戶的對立面空頭,為了對沖風險,美國芝加哥交易所的中行交易員就會拿出對等美金買入WTI原油期貨多頭;
與之相反,假如客戶買入原油寶空頭,中行就對應變成了客戶的對立面多頭,為了對沖風險,中行芝加哥交易所交易員同樣會拿出對等美金買入WTI原油期貨空頭。
(當時國內銀行原油寶這類期貨產品衍生品,都沒有提供槓桿服務,都是100%保證金的交易。)
說白了,就是你沒法自己在國內炒美國原油期貨,於是把錢給銀行,銀行在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開戶,照著你的意思用美金炒WTI原油期貨,風險完全由你自己承擔,銀行不管。
(當時有些評論說中行原油寶是虛擬盤,透過事後結果看,還真不是,就是實實在在的期貨交易手套)
不管你虧還是賺,銀行都要賺你的手續費和當期匯率兌付買賣差。
當然了,正常情況是這樣的,實際各大行也都是這麼玩的。
而且,如果不是那次中行實在太過業餘的操作出了這檔子事,這玩意兒說不定現在還在被各大行賣的飛起。
二、為什麼那次國內那麼多銀行和金融機構,只有中行踩了雷
在講這件事情之前,先跟大家說明一個事情,美國WTI原油期貨每月的合約交割期,在合約期前一月的25日前三日,如果25日恰逢非工作日,則前推到25日前最近一個交易日的前三日。
具體到那份暴雷的2005合約(也就是20年5月原油期貨合約),它的交割日,就應該是4月25日前三天,也就是4月22日交割,不過因為4月25日是週末,交割期就被放在了4月21日。
正常來說,大部分金融機構,玩這種期貨產品,因為根本就沒有想著真要交割原油實物,一般會在合約到期至少一個星期前,對期貨進行強制平倉或移倉,工行之類的其他金融機構,都是這麼玩的。
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國內那麼多金融機構,只有中行的原油寶,它的最後平倉或者強制移倉時間,放在了美國WTI原油期貨合約到期前的倒數第二天盤中(那一期原油寶是國內時間4月20日22點)。
也許,這是中行原油寶的一個賣點,別的銀行到期前很久就不能交易了,只有他家可以,好吸引投機客。
不管怎麼樣,只有中行最後玩現了,被交易市場裡的空頭資本(大機率是現貨商加小部分投機客)給定點狙擊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中行的原油寶交易截止時間,放在了國內時間22點,過了這個時間,國內客戶就沒法發起交易了(但它的最後一日強制平倉或者移倉基準價格,卻是交易日收盤基準價)。
可是這個時間點,是在美國交易所交易時間的盤中,這客觀上,為美國交易資本提供了狙擊條件和便利。
說幾句題外話,個人估計,那次中行可能設定了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收盤前強制平倉或者乾脆被交易所強制平倉了,這筆期貨單才造成了如此數額巨大的損失和如此大的影響。
否則,你沒法解釋,為何中行在虧光客戶本金的前提下,還非要如此火急火燎的要求客戶再交幾十甚至幾百倍的錢去貼補齊負差,甚至威脅直接去劃轉客戶銀行賬戶裡的錢。
因為,後來最後一個交易日一開盤價格立馬被拉回來了!
如果那時中行還在持有那單期貨合約,它至少還有時間和機會去在正數上賣出合約,不至於做出那麼誇張的舉動。
這麼做的輿論壓力必然會非常大,中行雖然傻,但它上頭的頭頭也不至於傻到這種程度,這玩意兒好歹被中行掛了一個理財產品的皮,中行後續的一系列舉動,已經到了掀桌子的地步,這可不是一個決策者傻就能解釋的!
這已經不僅僅是會連累它自己家其他產品的問題了,它的舉動已經到了必然會連累所有國內同行的地步了。
如果不是因為被強制平倉進而導致虧到了實在無法挽回的地步(不追就是造成鉅額國資損失,這後果,大家都懂的),僅僅只是虧了客戶的錢,一句客戶自擔風險就完了,中行實在沒有必要這麼幹。
三、那次事件,是一次標準的定點狙擊行為
首先要說一下,那一次,被狙擊的多頭金融機構,並不只有中行一家,整個亞洲地區,都在那次的狙擊範圍之內。
那一次的狙擊,包括韓國、印度、香港等在內的頗多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金融機構,都在那個亞洲的半夜給狙擊了個夠嗆,只不過,中行和他的投資者是其中最慘的一個。
說白了,就是人家透過觀察,看準了這些亞洲國家這類金融手套的運作機制和漏洞,知道你半夜不能交易,加上交割日馬上到來,已經是此類衍生品的最後時限,再加上賭準了這些亞洲國家的金融機構多頭不敢放手一搏、垂死掙扎之下真的去要石油現貨。
然後,這些現貨商加上少量極端投機者攢好了錢,在交易截止前三分鐘,給這些機構來了一次精準的定點狙擊!
(要是那個時候多頭大多是美國金融機構,那些美國空頭資本也不敢這麼玩,美國本地人,他真敢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就是不平倉賠錢,直接去要石油現貨的,有過這種炒期貨到最後玩成買現貨先例的[捂臉])
至於為什麼前面我說那次空頭資本大機率是現貨商加小部分投機客?
因為那個時間點,已經到了最後交割日前一天尾盤,馬上就要交割石油現貨了,如果大頭不是現貨商和部分賭性極大的少數投機客個人,別人不敢這麼亂玩。
至少美國本地金融機構一般不敢這麼玩,他們是要賺金融錢的,不是真的要買石油,隔行如隔山,大機構拿這麼大量的石油現貨,也不好處理,玩爛了只能擺死豬的個案是實在沒辦法,但這種事情是兩頭怕,除非超級極端,絕大多數情況沒人去玩。
也只有現貨商來當大頭才行,他本質要的就是石油,炒期貨不過是附帶,有這種狙擊一把賺大錢加上超低價買現貨的絕佳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四、那次事件,帶來了什麼後果和啟示?
1、那次原油寶的購買者,虧得差點血本無歸+負債累累,但不幸中的萬幸,最終裁定結果是保住了20%本金。
不過,這隻能說那次是事件鬧得太大。
要不然,只有少數人和資金的話,結果會不會就是強制執行原油寶合約(買個理財產品,本金虧完不說,還再倒貼最多幾百倍的本金),就很難說了。
2、那次事件,最後在20年12月,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罰的多少先不說(這只是明面處罰,據說那次中行內部,地震不小),反正給中國各家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好好上了一課。
3、作為一名普通投資者,個人覺得,別管金融機構說的再天花亂墜,好好看清楚具體合約條款和分析其中潛在的風險才是關鍵,那種自家能力之外的東西,真的少去碰的為妙。
最後說幾句: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句話,但凡跑去買金融類產品的,多數人都是奔著賺錢甚至是賺快錢大錢去的,妥妥的把它當成一句可有可無的口號。
可是,咱們回過頭再看這次原油寶事件,尤其是真的買了原油寶多頭的那些客戶,難道還敢再說這句話就是一句口號嗎?
在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金融市場裡,都發生過多少起只是想賺個利息結果被人薅光了本金羊毛的案例了?
天上不會掉餡餅,在如今這個經濟動盪的時間點,作為一個普通人,守好自家口袋裡的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種暴富的夢想,在夢裡想想就行了。
海燕啊,你可千萬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