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文明的社會,離不開各種規則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什麼是規則呢?規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範和準則。
週末,在公園裡偶然聽到一對母子對話。孩子說:“媽媽你給我玩一下你手機唄。”媽媽說:“只能玩5分鐘啊,到時間要把手機還給我的。”孩子高興地說:“沒問題的,一定做到。”於是,這位媽媽放心地把手機給孩子,而孩子開心地開始玩手機。然後,媽媽就坐在旁邊和朋友聊著她們的趣事。時間就這樣愉快地過去了,半個小時後媽媽才突然發現孩子還在玩手機,不高興地對孩子說:“時間到了,趕緊把手機還給我。”孩子正玩得起勁的時候怎麼肯把手機還給媽媽呢?媽媽很生氣,批評孩子:“說好玩5分鐘的,現在都快半小時了,你不遵守咱們的規則。”孩子滿臉不情願地說:“5分鐘的時候你自己都在聊天,也沒說不能玩手機,是你先不守規則的!”媽媽氣得說不出話來。
類似這樣的場景你是否很熟悉呢?是家長沒有規則意識還是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呢?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一、家長要榜樣示範
家長的榜樣示範作用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因為孩子最擅長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是模仿,而且年齡越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越強。如平時在和孩子一起購買東西時,要排隊買單;過馬路走斑馬線;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上下樓梯要靠右走等等。作為家長,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孩子嬰幼兒時就開始做好表率,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二、要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
規則不是由家長單方制定,規則也不是某個人的規則。家長要與孩子共同商量,然後把商量結果形成規則。並明確告訴孩子既然規則是共同制定的,就要一起遵守,不能半途而廢,如違反了共同制定的規則就要受到相應懲罰。例如家規篇:進門先換鞋子;吃飯前洗手;做錯了事,要主動道歉;客人來了,要主動打招呼等。再如作息篇: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晚上睡覺的時間,完成作業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等等。
三、給孩子設定小任務
家長還可以透過設定小任務來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在特定的場景裡只能做規定的動作等,例如,讓孩子在五分鐘之內把玩具收拾好。這樣的“小任務”式的規則,比“玩具要收拾”的規則更具體更可操作,而且更能讓孩子有完成任務的滿足感。孩子就會從開始被動接受任務慢慢過渡到主動完成任務,並且還能獨立完成各種小任務,規則意識和自主意識就會建立起來。
作者:東莞市清溪聯升幼兒園園長 徐飛羽
文字:張理萌 整理
編輯:李世英
本文來自【東莞時間網-i東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