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沒有“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而是將人類歷史劃分成了幾次文明浪潮。文明浪潮之間的劃分標準並不是具體的時間,而是以文明的覆蓋範圍、規模和農業發展程度作為標準。
第一次文明浪潮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00年之間,以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卡勞爾文明、印度文明、中國文明、中亞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為核心。
第二次文明浪潮則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公元后500年期間,以羅馬、波斯、印度和中華帝國作為核心。
相比於第一波浪潮的原生文明,第二波浪潮則展現出更強的生命力。文明的範圍更廣、人口數量更多,全球化程序也開始出現。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認為的“帝國”和我們所認為的“帝國”不一樣。我們一般認為,具有侵略性並且版圖很大的國家才能稱之為“帝國”。
但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歷史課本中寫到:”一個國家如果擁有非常廣闊的疆域,管理著大量不同民族的人民,這樣的國家就是帝國。“
所以美國雖然沒有皇帝,但也能叫帝國,因此在紐約也有個帝國大廈。
而且,帝國這個詞還隱含強盛的超級大國這層含義。
在美國德州的歷史課本上,從四個方面學習了不同地區的文明發展史:
1.帝國的興起,衰敗,滅亡的輪迴
2.文化與宗教
3.社會結構以及不平等的關係
4.非洲與美洲的類似與不同的分析。
而中國的儒家和法家思想就在“文化與宗教”這一章節中,今天我們就能看一下,美國人是如何看待這兩種哲學思想的?
以下為原文節選翻譯:
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幾個世紀裡,整個歐亞大陸的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幾乎不分先後的開始形成自己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傳統透過各種方式。歷經2500年的漫長歲月,一直影響到當今的21世紀,形成了我們當今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史學家們認為,地球上影響至今的偉大思想體系幾乎都在同一時期產生。這不是一個巧合,而是和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息息相關。思想體系的誕生,總是伴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公元前500年左右,生產力水平基本類似的幾大文明,分別衍生出了不同的思想體系。
在中國,此時是孔子與老子的時代,他們分別形成了儒家與道家思想。
在印度,一系列的宗教開始成型,教義《Upnishads》(類似聖經,論語這樣的著作)成為印度教的經典,而佛教也開始成型。
在中東,出現了波斯先知 查拉圖斯特拉。
在猶太地區,出現了猶太教,它成了未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基礎。
在希臘,帕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開始思考理性與人文。
這些文化傳統的區別非常大。
中國與希臘的思想家們,更加重視這個現實世界。他們認為人類有能力透過理性來解釋這個世界。而印度、波斯與猶太的智者們,則完全相反。他們探索著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的國度。追尋人與神的關係,試圖用神來解釋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
中國對秩序的追求
作為第一波文明的發源地,中國的國家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或者更早。
在公元前1122年周朝興起的時候,”天子“的說法已經根深蒂固。同時深入人心的理念還有——中國在正常狀態下,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政實體。
到了公元前8世紀,周朝開始衰敗。公元前5世紀,中國的統一狀態開始被破壞。接下來是漫長的混亂和暴力、無序的時代,史稱“戰國”。
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中國的先賢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恢復社會的秩序,回到過去那種祥和的國家狀態。他們的思考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經典文化傳統。
思考題: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方案來試圖解決中國當時無序混亂的狀態?
法家的回答
法家認為,解決社會混亂的方案是要有法度。
“如果利益足夠大,人們就會迅速地去做這件事;如果懲罰足夠重,人們自然就會避免觸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韓非子說。
法家對人性基本保持悲觀的理念,他們認為。人們大部分是愚蠢而短視的,只有統治者才有能力為他們的長期利益做打算。韓非子還認為,國家只需要士兵跟農民,其他的各色人等,比如商人、藝術家、學者等等,對國家的強大並沒有幫助,反而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通通都需要消滅。
法家的思想被秦始皇採納,快速地完成了國家統一。但是秦王朝用它的短命與殘暴,給法家理論打了一個大寫的不及格。後世統治者儘管採用了法家的一些政治手段,但沒有哪個王朝或者哲學家再去公開宣稱他是法家的擁躉。漢朝,以及接下來的所有王朝。都汲取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智慧——儒家。
儒家的回答: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出生在中國北方魯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博學多才又野心勃勃,他認定自己找到了解決中國混亂無序的方法,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政治地位來實施它。
可惜他終生沒有找到這樣的機會,或許本該如此。因為孔子,作為一個思想家。不僅給中國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也更深刻地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比如韓國與日本。
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學生把他的言論編撰成冊,叫做《論語》。後世的學者們夜以繼日地研究和詮釋他的主張,最後發展出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儒家體系。
儒家對中國混亂的狀態有著與法家完全不同的方案。
孔子的方案,不是依靠法律與懲罰。而是依靠上層階級的道德典範來恢復社會的秩序與和諧。
在孔子的理論裡,人類社會是不平等的。是由各種上下尊卑關係構成——父子之間以父為尊,夫妻之間以夫為尊,兄弟之間以兄為尊。統治者與臣民之間,以統治者為尊。
如果這些尊卑關係中,尊貴的一方能夠以真誠與仁愛對待他人。那麼另外一方,也會趨於尊重與順從。這樣就建立了和諧的社會,孔子這樣做比喻尊卑上下的關係——“正如風和草地,當風吹過草地,小草必須彎腰。”
無論在政治生活還是家庭生活上,“仁”這個字是一切的核心。“仁”意味著同情心、良心、善心和高尚的品德,這是構築和諧社會的根本。
但是如何才能夠養成這樣的倫理社會呢?孔子認為,人人都有提升和進步的能力。強調教育是提升道德水平的關鍵。他廣納生源,開辦各類課程,比如語言、文學、歷史、哲學以及倫理,每門課都是針對當時政府遇到的各種問題。
儀式與典禮也非常重要,孔子認為儀式傳遞著行為的規則。同時透過儀式給日常生活劃分出不同的階段。
對於上等人,也就是儒家理論裡面所說的“君子”。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要在自我道德標準上孜孜不怠地提升。
這樣的主張給中華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漢朝摒棄了秦朝時採用的法家思想,而是給儒家以成長空間。儒家逐漸成為官方的指定思想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說,儒家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當漢帝國開始組建他的官僚體系時,儒家思想成為最核心、最基礎的思想理念。優秀的人才必須透過政府的選拔考試,才能夠進入政府機構。而考試的內容,正是如何運用儒家的思想來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一代又一代,治國的精英們完全浸入在儒家的思想與價值體系裡。
家庭一直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自遠古以來,中國人就透過祭祖、掃墓等活動,表達對祖先的尊崇。儒家的理論裡,家庭就是一個微縮版的小社會。對父母的孝敬就是對祖先的尊重,人們養成對權威的順從,遞延到對皇帝以及政府官員的服從。
儒家理論旗幟鮮明地主張男尊女卑。
後世的班昭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叫《女誡》,告訴女人們要謙虛、要忍讓。要讓她們畏懼,要讓她們明白尊卑有別。要洗刷漿布、縫織等等。
相應地,孔子對男人也有要求。真正的上等人,君子要能文能武,要文武雙全。
除此之外,孔子對歷史也非常地重視。他認為理想的社會就在歷史裡。孔子是一個改良主義者,甚至可以說是個改革家,但同時卻總是宣稱要回到過去的黃金時代。
孔子的理念還給中華文化注入了民主的色彩,他認為。人的高尚與否不是以貴族出身而定,而是以智慧、才華以及成就來決定的。
一般來說,只有富有的家庭才能有錢送孩子去讀書,參加鄉試。但是村民們也可以自發地捐助一個最聰明的男孩子,送他去讀書,讓他為整個村子帶來榮耀。
孔子的價值體系給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提供了合法性,但他同時也對上層階級提出了要求。比如,皇帝要降低稅收,執政要公平,要向人民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不遵從百姓意願的,就會失去天命,被其他“天子”所取代。
最後,孔子給中國的精英階層打上了無神論烙印。孔子並不否認超自然現象以及神邸們,但他認為宇宙是有德的,人類需要自己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段大約是說的“子不語亂力怪神”、“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等等)
儒家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解決當今世界的現實問題,關注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如何組建高效的政府,達到社會和諧。
有人問他,怎麼看待死後的世界。他回答:這個世界的事兒都還沒弄明白,就不要管死後的事了。(“未知生,焉知死”)
但是在儒家思想體系下的中國精英階層,儘管都承認神靈以及精神作用對普通下層人民是必要的,但是在受了高等教育的群體中,”鬼神“對他們道德水準的制約基本沒用。
以下是美國高中的歷史考試:儒家用哪三種措施來建設一個更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