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京郊,一場小雪讓這裡銀裝素裹,因為化雪的緣故,似乎又多了一份清冷。
延慶舊縣鎮東龍灣村,地處延慶區一個偏遠的普通小山村。這幾年,因為民宿逐漸被外人熟知,也慢慢熱鬧起來。
長庭、方庭、曲徑……一座座白牆青瓦的農家大院,被冠以不同的古韻名稱,而這些大院同出一家——北京“左鄰右舍”精品民宿,其由北京媯川龍灣民俗旅遊專業合作社創辦,2021年6月,該合作社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國家級示範社。
“現在預訂房間要兩個月以後才有房,疫情和寒冬並沒有影響‘一房難求’。”媯川龍灣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裴玉慧說。
在鄉村民宿受疫情衝擊下,“左鄰右舍”為何能讓遊客頻頻光顧,記者實地走訪,意在探究和總結其運營經驗。
定位準,標準高,“三原”發展多次引來回頭客
“待在高樓大廈時間長了,想出去走走,躲避都市生活喧囂,農家小院恰好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休息場所,身心能得到充分放鬆。”家在北京東城區的馮先生是一位計算機程式設計師,這是他第三次入住“左鄰右舍”,“雖然這裡是農村,但是居住條件和衛生標準很高,和城裡酒店沒什麼區別。”
裴玉慧說:“我們的客戶大部分是北京城裡人,因為客戶入住體驗不錯,我們這裡經常有回頭客,最多的一位已經光臨了9次。”
運營好鄉村民宿的前提是定位準確,思路清楚。作為第一批拿到延慶文旅局頒發的民宿牌照的特色民宿,“左鄰右舍”從2017年開始起步,按照原住民、原住地、原生態文化的“三原”發展思路,儘可能保留周邊道路、河流以及街巷空間格局,逐步發展為當地知名鄉村民宿品牌。僅僅定位準確還不夠,有些標準必須精益求精。為滿足都市生活需求,每一個房間都安裝了除溼與地暖系統。
在東龍灣村,鄉情、鄉韻、鄉愁不光體現在住宿,在農家菜上也有所體現。東龍灣當地的豆腐遠近聞名,怎麼能做出地道的豆腐菜,直接影響民宿入住顧客的體驗。於是,各類以豆腐為食材的特色菜被研發出來,端上了客人餐桌。
“羊肉蘿蔔牛配茶,文火豬肉配山楂。”透過聘請高階大廚,充分組合食材、火候、調味和技法,許多延慶鄉土食材轉眼間成了一道道“硬菜”,成為“左鄰右舍”精品民宿的頂級“標配”,顧客在這裡住得舒服、吃得舒坦、玩得舒心。
“左鄰右舍”現有8個民宿院落,可同時容納45位遊客住宿和用餐;民宿選址充分利用村民閒置土地、果園等資源,把文化、意趣融於簡樸院落,以藝術化的設計把傳統庭院表達為現代田園,將傳統村莊升級改造為包含度假民宿、主題餐廳、鄉村圖書館、體驗基地等文化休閒場所,讓遊客得到田園生活的全方位體驗。
不求統一,但求唯一,差異化發展讓民宿更鮮活
“左鄰右舍·和庭”小院,外面看來與其他北方的鄉村院落沒有什麼不同,牆上刷著黨建標語,門樓上掛著兩個大紅燈籠,門口兩位50多歲的村民正在打掃街道。
隨著小院大門徐徐開啟,穿過四五米的走廊,小院內別有洞天。一棵李子樹的枝椏上蓋著薄薄的積雪,樹旁邊的樓梯通向房頂,在那裡可以看到村頭的小樹林,雖然冬天沒了濃濃綠意,但是寒風中的樹枝依然搖曳。小院裡的三套房間結構各異,體現著別出心裁的設計和細膩的裝修考慮,適合三兩家庭相伴住宿,讓人感到比城市幽靜,比山野豐富,可以盡情無壓力放空自己。
起初設計8個院落時,國內一家著名的酒店想投資把它打造成連鎖民宿,而且給村裡的條件很優厚,後來還是被拒絕了。裴玉慧回憶說,與設計團隊反覆溝通後,“左鄰右舍”8個院子相繼被改造。費了心思的裴玉慧對遊客體驗要求近乎苛刻,每個小院在建造時,特別保留了當地房屋相互緊依的地域特色:穿過月洞門,就能看到炊煙裊裊的鄰居家;推開舊籬笆,就讓人感覺回到了舊時光……
“一個小院一個特色,八個院落八個模樣。”裴玉慧說,“統一標準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面對一樣的風景和人文氣息,鄉村民宿擁有不同的品質、品格和品味,具有獨特的個性和特色,才能吸引不同型別的遊客。”
“一開始做的飯菜和城市裡的酒店都是一個味道,沒有鄉土氣息,吃不出來東龍灣村的感覺,讓遊客記不住鄉愁,為此還辭退了北京城裡大飯店來的兩位廚師。”當地一位村民說,為了從各方面讓遊客記住東龍灣村,我們也是煞費苦心,包括餐廳外牆皮的設計都重新進行了粉刷,添加了當地風俗的元素。
冬奧會來了,一些冰雪專案將在延慶舉行。雖然這屆冬奧會因為疫情封閉執行,但是,“左鄰右舍”又增添了一些奧運的元素,成為聞名京城的“冬奧人家”……
政策實,有擔保,當初的一張圖紙才有了今天的“左鄰右舍”
鄉村集市、自然課堂、草木工坊、手工傳習等體驗業態,現代溫室大棚,提供採摘、種植專案……一個個美好的畫面在東龍灣村逐漸成為現實。
時間的指標回撥五年,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彼時,東龍灣村全村201戶、505人,村民紛紛外出打工,閒置房屋竟達60餘戶。
東龍灣村怎麼發展?時任村黨支部書記裴玉慧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能不能利用村裡的閒置房屋做一些民宿文章?於是,裴玉慧和幾個村幹部傾注家產加上銀行貸款,才勉強湊齊了啟動資金。
然而,投資鄉村民宿前期是個“燒錢”的事兒,正逢難處時,延慶區文旅局搭橋,介紹裴玉慧和北京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農擔公司”)雙方對接。很快北京農擔公司聯絡銀行,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第一筆200萬元就貸給了合作社,支援合作社將第一個院子從圖紙的平面變為現實的立體,有效解決了民宿創業初期的資金缺口。
“鄉村民宿已經成為延慶鄉村振興的一張‘名片’。北京農擔公司5年來累計為‘左鄰右舍’提供3筆融資擔保貸款合計500萬元,支援並見證了‘左鄰右舍’的茁壯發展。”北京農擔公司延慶分公司專案經理李志鵬說,“今後我們將結合農業擔保政策要求和延慶區鄉村振興建設方向,繼續支援延慶鄉村民宿做大做強。”
據統計,截至2021年11月末,北京農擔公司承接的北京市京郊旅遊融資擔保基金累計已實現擔保放款30.3億元,2021年當年京郊旅遊專案擔保放款3.19億元,其中民宿專案110個,共計1.53億元。
農業擔保的支援讓京郊的鄉村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東龍灣村,民宿在運營管理中優先僱傭本地村民,現在已經解決了十幾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入社村民年分紅也有兩萬元之多,東龍灣村的旅遊業也日漸蓬勃起來。
李志鵬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延慶人,透過自己從事的農業擔保工作參與到家鄉的鄉村振興工作中,見證鄉村產業的興旺、村容村貌變美、鄉親的富裕增收;透過自己的工作踐行了北京農業擔保的‘擔政策性擔保重任,促農業轉型、助農民增收、謀農村發展’的使命和‘讓鄉村與城市同美好’的願景,心裡特別有成就感。”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