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就是一個透過對內對外擴張的歷史。
如果美國不擴張,不持續把蛋糕做大,它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矛盾就無法調和,各利益集團會撕裂這一超級大國。
01美國政治遊戲的建立
法國人幫美國人打贏了獨立戰爭,1783年美國獨立。
建國後,美國國內政治派系有兩支:一支是由亞當斯和漢密爾頓領導的聯邦黨;一支傑弗遜領導的民主共和黨。
聯邦黨的支持者,多是北方工商業資本,北方氣候寒冷,不適合搞農業種植,只能搞工商業。
他們主張建立強勢的中央政府,搞精英政治。
聯邦黨比較親英,因為仗打完了,和英國人的生意,還是要繼續做下去。
民主共和黨相反,他們反對中央集權,主張強化地方政府。
民主共和黨的支持者,來自南方農場主,他們反對建立一個強勢的中央政府,擔心中央會向他們收高賦稅。
民主共和黨反英,原因很簡單,戰爭期間英國人為了打擊美國經濟,以“正義”的名義,解放了不少南方農場的黑奴,農場主們損失慘重。
聯邦黨主張中央集權,民主共和黨主張強化地方權力。
華盛頓稱自己是“中立派”,不過暗地裡他更傾向於聯邦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兩黨就是南北利益集團的代表,兩黨政治鬥爭的背後,是美國南北經濟模式之爭。
此後兩百年美國的政治遊戲,就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
兩派政治力量在一個共同認可的原則下,進行選票競爭,得票多者當總統。
總統實行集權制,競選人一旦當選,行政權力將集中在他的手裡。
這本質上是一種“四年一屆,勝者通吃”的遊戲。
總統可以利用權力為自己的利益集團服務,最大程度地為本人和這個集團謀利益。
當政集團“勝者通吃”與在野集團的利益矛盾,如何調和呢?
答案是,不存在調和。因為各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南轅北轍,無法調和。
解決方法是,透過不斷地擴張,讓所有人都能獲利。直白說就是,把蛋糕做大,讓所有人有蛋糕吃,區別只是誰吃多誰吃少。
勝者吃多,輸者吃少,大家都有份。
02 向西搶地盤,把蛋糕做大
遊戲規則確定了,那就開搶。
美國迎來了長達六十年的疆土擴張,向西部擴張,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
1803年美國以1125萬美元從法國手裡,買了自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脈的整個地區;
1846年美國向墨西哥開戰,拿下今天美國西海岸的各州,面積相當於當時墨西哥全境的1/3;
1849年基本上完成了美國本土的擴張……
期間,美英在1812年爆發“第二次獨立戰爭”,英國人打到華盛頓,一把火燒了白宮。
後來美國人為了遮蓋火燒的痕跡,把整個外牆刷白了,“白宮”名稱由此而來。
最後,雙方打成了膠著狀態,只能言和,英國人徹底打消了奪回北美殖民地的想法。
聯邦黨由於親英的立場,被打成美奸叛徒,徹底出局,民主共和黨一黨獨大。
沒多久,民主共和黨也分裂了成民主黨和共和黨。
北方派雖然聯邦黨垮臺,但工商業集團還在繼續發展。然後,北方工商業集團加入共和黨。
共和黨成為北方工商業集團的利益代表。
美國人透過不斷擴張做大蛋糕,讓所有人都能獲利,以此處理利益集團的矛盾。
一旦無法擴張,利益矛盾立即激化,各利益集團就要撕裂這個國家。
03 靠工業化,第二次把蛋糕做大
1849年國內領土擴張結束,蛋糕做不大了,南北利益集團內卷,南北方要分裂了。
1860年北方的共和黨贏得大選,林肯就任美國第16任總統。
此時,南方15個州中的11個宣佈獨立,剩下4個在觀望,隨時可能獨立。
只能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南北戰爭爆發,一直打了4年,最後北方獲勝。
獲勝後的北方,全力推動工業化建設,用工業化來做大蛋糕。
1870年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成了領跑者。
美國經濟水平迅速增長,汽車飛機、電燈電報電話等,都是那個時期發展出來的。
到20世紀初期,美國的製造業規模以及技術水平都已經完全超過了英國。
工業化的大蛋糕餵飽了各個利益集團,同時新的資本利益集團也成長起來。
當今美國眾多大資本財團,如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就在那個時代發展壯大起來。
不受管控的資本,貪婪趨利的本性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
19世紀末,鐵路成為當時最賺錢的產業,一夜之間大量的鐵路公司冒了出來。
到1892年美國境內修了7.5萬公里鐵路,佔當時全世界總里程的1/3,運力遠超需求。
為了爭奪一條線路的控制權,幾家公司在老闆帶領下動刀動槍,打得血流成河,與幫派搶地盤沒啥兩樣。
在鐵路沿線,中產階級購置了大批維多利亞風格的大房子,形成了新的城鎮。
嚴重的產能過剩,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經濟危機爆發。
大批鐵路公司倒閉,鐵路沿線的城鎮變成“鬼鎮”,一年之內600多家銀行破產。
工業化蛋糕結束,經過19世紀整整100年的擴張,國內潛力已被挖掘乾淨,各利益集團又進入互撕狀態,不過這回他們把眼光投向國外。
向南,向南美洲擴張。
04 20世紀的全球化擴張,第三次做大蛋糕
美國人第一次向海外掠奪,南美洲是最佳目標。
一地理上靠近;二當時南美洲的主人西班牙,早已不復往日光榮,連本土都幾次被法國人佔領,在美國人眼裡就是”一顆軟柿子”。
從這以後,專挑軟柿子捏,就成了美國對外戰爭的基本原則。
1898年美國人找個藉口向西班牙開戰,搶到了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夏威夷和菲律賓。
之後,美國人不斷擴張,南美洲成為美國人的後院,美國人獨享這裡的資源和市場。
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也成為日後美國人進擊亞歐大陸的跳板。
一戰二戰,是美國的超級大蛋糕,一下子把美國吃成了世界第一的大胖子。
戰爭初期賣物資賣軍火,戰爭後期各方打得精疲力盡時介入,收割勝利果實。
“低成本低風險高回報”,“專揀軟柿子捏”的原則,運用得淋漓盡致,各大利益集團吃得滿嘴流油。
5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70年代石油美元體系,美國成為金融帝國。
“美元指數週期律”,10年一放水(印鈔),6年一收水(收回美元),金融掠奪,收割拉美東南亞,收割蘇聯歐洲。
2020年美國利益集團早已變成一個龐然怪獸,胃口巨大,已經沒有足夠大的蛋糕來餵飽它。
2021年1月特朗普的支持者衝擊國會,各方利益集團激烈內卷互撕的矛盾,被直接放到了檯面。
2021年美聯儲宣佈縮表收水,同時計劃2022年加息,新一輪收割開始。
但這次的收割,美國不再有勝算,不會再有足夠大的蛋糕了。
當蛋糕存在,政治遊戲才會存在;但蛋糕不存在時,政治遊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