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苦讀《資治通鑑》,頭昏腦脹之餘轉換思路,看央視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通史2016》,看到了第10集《周公攝政》。
武王克周後,“三監”發生了叛亂,在成王迎回周公後,周公平定了叛亂。周公認為新生的周王朝內部有重重隱患,殷商移民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按照舊制,他們仍然生活聚焦在一起,誰又能保證他們不誕生更有野心的首領,親近殷商的大小方國,如果不被很好的控制,同樣會成為巨大的禍患,更關鍵的是,管叔、蔡叔反叛,暴露了新生的周王朝內部有重重隱患,新的周朝根本不穩,在總結小邑周克掉大邦殷、及叛亂的經驗教訓後,周公開始了分封制。因為當時周只是一個小城邦,無論人口、文化、國土乃至軍事,都不具備優勢,根基很不穩,乃至周朝之初,周武王夜不能寐。周公的重要封建制,就是把周的氏族,派到國家要很好各個諸侯國,作為代表統治那一小片區域,很好的解決了小邑周統治大邦殷的問題。
還把德高望重的微子請來,讓他來統治殷商,封在宋國。更多是以姬姓和姬姓的姻親為主,以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的方式,分封七十一國,姬姓獨佔五十三人。
同時加強周王朝的宗法治,以血緣為紐帶,在宗族內部以嫡長子為大宗,其餘為小宗。這種宗法制,家天下,就為保證嫡長制的絕對權威,如果是兄終弟及,就會同時出現好幾股爭奪權力的力量。與此周是,規定同姓不婚的原則,周王室必須和異姓的諸侯國通婚,這樣周的王室和諸侯國就建立了姻親關係。
同時看了盧克文的文章《如何看透萬物的本質》,其大致觀點如下:
人是經濟動物,萬物都有自己的經濟鏈條存在。
萬物的形成必有其因,這個因,一般就是經濟鏈。
政治利益的背後,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利益。
人性都是一樣的,人性如水,要相信規則,不要相信人性。修改規則,就能修改人性。懂得人是經濟動物,是理解萬物的基礎更多。
又看一篇文章:《溫鐵軍:為什麼當年中國一定要上山下鄉》,新中國建立後,國家大力發展工業,但當時的國家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除了缺少資本,也缺少生產力,因此無數的農民進城務工,緩解了生產力的不足,在蘇聯的友好協助下,最終將工業化建設推向高潮。中蘇交惡後,蘇聯撤走了援華的大量專家以及資本,中國工業化建設陷入停滯,城市勞動力過剩,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從當時的中國國情以及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解釋了為什麼要上山下鄉。上山下鄉活動最終對國家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緩解了當時的社會矛盾,縱然有其侷限一面,卻為後來的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如果指定了某個知識青年去到某家農戶,那麼由此產生的組織成本將異常沉重,在集體化生產的條件下,大量城市失業人口不僅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同時為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畢竟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工業化建設效果還不明顯的情況下,透過補充農業生產力,養精蓄銳,可為後來的工業化發展提前儲存資本。
關於工業和農業這兩個行業發展的區別,溫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精闢的指出,工業和農業有著本質的區別,工業是資本驅動型的,有了大量資本就能高速發展,沒有資本,就算充斥著大量勞動力也無法有明顯的成效。
而農業不同,農業是生產力驅動型的,隨著密集生產力的補充進來,農業的產出將大大提升。
當然當年的農業發展還不夠發達,從今天工業化已經大規模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就可以看出,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只有在工業化的條件下,才能以提升數量級的效果發展。
這裡面我又想到了印度的農業改革為什麼失敗,因為落後國家想要強大,必須發展工業,而工業展需要資本,只能靠農業補貼工業。這樣勢必觸碰農業的利益。而農民手裡有選票,他們可以用選票換掉政府,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而我國的工業化進展,一開始就個強有力的政府,能充分調動一切資源,用巨大的剪刀差和提留農業稅,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用城鄉二元戶口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這樣才能一心一意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