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們分享了義和拳運動的起源發展階段,本週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力量,以及如何被政治勢力利用的。
1.後黨集團的分裂
戊戌變法失敗後,清廷的勢力格局發生了劇變。帝黨勢力被清掃一空,曾經團結一致對付帝黨的後黨集團迅速分化成了兩個對立的陣營。一方陣營是以滿族皇族親貴們為核心的“端王集團”,又稱“滿黨”,多是清廷中央的當權派;另一方是以親王奕劻和大臣榮祿、李鴻章為核心的“漢黨”,多是地方任督撫的漢臣實力派。
雙方勢力圍繞著皇帝的廢立爭論不休,表面上是對於清德宗皇帝涉嫌密謀“奪政”的清算,本質上還是對戊戌變法之後,大清“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問題的爭執。
“滿黨”集團提出大清必須回到過去,回到洋務運動以前,甚至回到清軍入關以前的傳統。他們認為大清是滿人的大清,必須要維持滿人的崇高地位,保障滿人的特權利益。他們強調沒有滿人的特權,就不會有滿清政府的穩定,甚至公開宣稱“漢人一強,滿人必亡”。滿黨的口頭禪就是:“太后,再改革,朝廷式微,重地方輕中央,保中國而不保大清,祖宗江山丟了,死路一條!”
“漢黨”集團希望大清繼續走實政改革的路子。在他們看來,唯有變法才能維持住漢人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也只有繼續變革才能保持住清朝官僚集團和漢族官僚集團的核心利益,並同時持續受到朝廷對漢人的重用。漢黨的口頭禪就是:“太后,不改革,國力孱弱,國本動搖,外不能禦敵,內不能安民,死路一條!”
而慈禧太后關心的則是把握好大清的舵,維持好權力的安全和穩定。戊戌變法之前她支援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前期她支援變法,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定。在變法中,當帝黨引入日本和英國勢力威脅到她的統治時,她果斷中止了變法。而今不論是“漢黨”還是“滿黨”,在她這裡都是維持穩定和平衡的工具。對她來說唯一不可控的力量就是來自外部的“洋人”。
2.端王集團的特技——“造謠生事”
就在此時,滿黨的核心“端王集團”又開始了造謠的“拿手好戲”。在之前的戊戌變法中,端王集團就已經透過兩次造謠,深刻影響了歷史程序。一次是謠言聲稱慈禧太后將利用天津閱兵殺掉或廢掉清德宗皇帝,另一次是在維新派帝黨官員極力撮合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同清德宗會見時,聲稱清德宗即將勾結日英兩國,殺掉慈禧奪權。
此時,端王集團又開始了第三次造謠,聲稱“清德宗皇帝病得很重,被毒死了!兇手就是洋人!”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把政局攪渾,藉機扶持端王之子上位。
謠言很快在京城流行開來,成功地激起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洋人的仇恨。很多百姓自發地用石頭攻擊在北京駐紮的外國公使,甚至向他們高喊“殺死他們”。
隨著仇恨的蔓延,當十一國駐華公使尋求北京八旗將士保護時,八旗兵勇竟然公開拒絕了。情緒的不斷髮酵,不僅影響了民眾,而且還讓越來越多的漢黨官員倒向了滿黨集團。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主張變法的德宗皇帝已經死了,端王的兒子即將成為新皇帝。
為了自保,十一國公使在通知清總理衙門後,下令讓本國軍隊開進了北京城,駐紮在了使館的周圍。同時為了還世人以真相,列強公使強行要求清政府同意讓醫生進宮給皇帝體檢。
1898年10月18日,法國駐北京公使醫生多德福進宮給清德宗皇帝體檢,得出了結論:“皇上健康狀況比較差,但沒有生命危險”。十一國公使立刻將體檢結果公佈於世,北京的亂局總算得以平息。1899年3月,列強軍隊撤出了北京。
2.端王集團的屢屢碰壁
端王集團看到事情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後,並未就此罷休,他們發動各種政治攻勢,為自己兒子上位造勢。為了穩住端王為核心的滿黨集團,平衡各方力量,慈禧同榮祿商量之後,決定以清德宗無子為由,借德宗之口把端王兒子立為了“大阿哥”,代替皇帝主持新年祭祀等重大典禮。
但端王仍然不滿足,繼續造謠發動政治攻勢,宣稱清德宗皇帝即將禪位於“大阿哥”。這一舉措,立刻引起了漢黨集團的不滿。
在慈禧、榮祿和李鴻章的授權下,各地漢黨集團實力派紛紛利用媒體和民眾輿論發動反擊。上海、浙江、江蘇等地1200多名官員、士紳和社會名流聯名上書,力挺德宗皇帝,堅決抵制禪讓一事。這其中就有之後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各地的實力派官員甚至公開威脅清廷,實則威脅端王集團,如果德宗皇帝皇位不保,各省工商界將一致罷工,共同抵抗。
在國內獲得不了支援的端王,開始極力拉攏洋人,希望能夠透過列強的力量,迫使慈禧同意大阿哥提前即皇帝位。
到此時,之前譚嗣同死前對各國列強演講的效果就凸顯出來了,十一國公使面對端王發來邀請公使參加“禪讓”的喜帖,一概不予理睬。這讓端王憤怒不已,他感到自己必須在漢黨和洋人之外尋找新的勢力,來完成他的廢立大舉。
恰逢此時,英法德美四國聯合照會總理衙門,要求清朝打擊“義和拳”組織,並禁止清朝國內一切拳會組織。這讓端王看到了將京城局勢攪渾的機會。
3.義和拳組織和端王集團的“結盟”
1899年10月,剛剛上任不久的山東巡撫毓賢為了穩定山東局勢,不讓京城眼皮底下出現混亂,他重提了“收編”義和拳的建議,在以“剿”為主的同時,大力促成招撫工作。他一方面准許村民組織起來形成與教會勢均力敵的力量,另一方面極力打壓拳民和教民中的犯罪行為。
但這種“騎牆派”的做法,讓西方列強很不滿意。他們強迫清政府調回了毓賢,由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他一上任,就制定了一整套考核和巡視制度,對義和拳組織進行政治上的瓦解,並對各種暴動進行殘酷鎮壓,僅用了3個多月,義和拳引起的動盪就被平息了。
失意的毓賢回到京城後,立刻不再“騎牆”,轉而投向了端王集團。他稱義和拳民都是忠勇可嘉的義士,是真心扶清滅洋的力量。雙方一拍即合,端王開始對全國各地義和拳組織進行暗中扶植和幫助,“滅洋”成為了端王集團和“義和拳”組織的統一目標。
端王集團在清廷大肆渲染義和拳“滅洋”和“扶清”宗旨,說他們是一種民間的愛“清”運動。滿黨將義和拳“滅洋”符號化,暗助義和拳全民大肆破壞一切和“洋”相關的事物,比如鐵路、火車和電報設施等。
至此,有了政治勢力的加入,義和拳組織終於從趙三多的“維權版本”和朱紅燈的“搶財版本”,升級到了端王集團的“半官方版本”。清廷政治局勢也同步出現了兩個對立,一個是滿黨支援招撫義和拳,而另一個是漢黨支援剿滅義和拳。
1900年4月,就在袁世凱較為徹底平息了山東義和拳組織的同時,義和拳在直隸卻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很多在山東難以生存的拳民紛紛逃往直隸,很快“義和拳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孩童個個拿起刀,保國逞英雄”就成為了當時鄉村裡非常流行的宣傳口號。
1900年5月,在端王的暗助下,義和拳拳民有組織、有紀律地完成了一次軍事戰鬥。手持長矛大刀的拳民在直隸高洛村擊敗了前來清剿的清軍,殺死了屬於漢黨的清軍總兵楊福,相當於今天中將級別的高官。
獲勝的義和拳組織聲勢大振,開始向北京進發,一路上破壞了沿途的教堂、郵局和鐵路。為了防止義和拳組織同京城裡的端王形成合力,慈禧和榮祿迅速組織國防力量,用上了最後的王牌軍——武衛軍,清剿北上的拳民。
4.多方力量角逐下的“失控局面”
1900年4月6日,蝸居在京城的十一國公使們,看到“滅洋”為宗旨的義和拳迅猛發展後,英美德法意五國公使聯名要求清總理衙門迅速剿滅拳民,否則列強們將採取必要的自衛手段,並將出動軍事力量,代為清剿義和拳。與此同時,五國公使命令6艘軍艦陳列在大沽口外,舉行聯合軍演,並從本國調集更多的軍隊,於是越來越多的軍艦開始在天津大沽口陳列。
當高洛村清軍戰敗後,十一國公使感到形勢非常嚴峻,開始把女人和孩子送往日本,並在大使館內囤積糧食。緊張恐懼的氛圍不斷積蓄,十一國公使們經過磋商後,決定由八國緊急照會清政府總理衙門,要求清政府同意並配合他們調兵進京。
這一照會刺激到了慈禧,因為端王集團一直在散播洋人即將顛覆朝廷的謠言,這也正是義和拳拳民一定要入京的原因之一,倘若在當下緊張的國內局勢下再允許洋人軍隊入京,只會讓義和拳拳民和老百姓更加確信洋人就要顛覆朝廷,局面將更加失控。
於是慈禧下令,要求榮祿盡全力保護津蘆鐵路,不要讓洋人狗急跳牆,同時她命令總理衙門做好各國公使的安撫工作。
但端王不想讓事情停滯,對於他來說,局勢越亂越容易從中獲利。於是他又開始造謠了。端王集團在京城四處散播“拳民聲勢浩大,清政府已經剿不了了”、“義和拳民已經做好了進攻北京的準備,並將在6月1日進入北京,殺光城內的所有洋人”。
5月29日,義和拳拳民一把火燒掉了豐臺火車站,破壞了津蘆鐵路。40名洋人工程師被義和拳民一路追殺,除個別人員受傷之外並沒有人死亡。但訊息傳到京城,就變成了洋人被屠殺殆盡。十一國公使立刻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5月31日,天津租界的各國軍隊在未向清朝照會的情況下向北京進發。5月31日至6月3日,八國軍隊共計450多人,以保護公使為由進駐北京城。
此時正在研究三路圍剿義和拳的慈禧、榮祿、裕祿和聶士成等人,聽到洋人軍隊進城了,慈禧立馬慌了陣腳,正如她從來不相信義和拳的“扶清滅洋”的口號一樣,她也不相信洋人軍隊進京就是純粹保護公使或者代為清剿義和拳。
因為當時流亡海外的康有為組織成立了“保皇派”,經常遊走於各大列強之間,蠱惑列強們使用武力逼迫慈禧還政於德宗皇帝。如今,洋人軍隊荷槍實彈就在眼皮子低下,對於慈禧來說,她絕不允許任何不可控的力量威脅她對大清的控制。
與此同時,南方還有一個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不停地在向清廷發難,到處宣揚清廷是洋人的“走狗”,舉起了“驅逐韃擄,恢復中華”的旗幟。倘若在洋人進入北京城後,還繼續一門心思的剿滅義和拳,這正好了給了孫中山等人發難的藉口,“清國人只打清國人”的客觀事實,必定讓大清失去更多民心。
於是,慈禧果斷下令叫停了圍剿義和拳的計劃,並於6月6日以清德宗的名義釋出上諭、昭告天下。一方面承認清政府在地方上處理村民和教民衝突上的失誤,極力安慰義和拳拳民;另一方面,又下令清朝主力軍積極做好準備,對不聽勸告、繼續惡化國際關係的拳民予以嚴打。
此時的慈禧既不想利用義和拳這個不可控的力量,也不想利用洋人的力量清剿義和拳。她只想先穩定當下局勢,尋找各方力量的平衡點,不讓混亂升級。之後為了自身安全,慈禧離開了紫禁城到頤和園觀望局勢的變化。
5.義和拳進京和“八國聯軍”的正式組建
看到局面逐漸倒向自己後,端王為首的滿黨集團可不想讓事情平穩下來。在慈禧離開紫禁城後,他們利用慈禧提出的“勸”的指令,給自己控制的京城八旗軍下達命令,要求各部嚴格執行慈禧老佛爺“勸”的意圖,如果京城外聚集的拳民要進城,你們要盡力勸解,當然如果確實勸不住,那就只好放行了。
就這樣從6月6日前後開始,連炮火和炸彈都難以轟開的北京城,在層層兵勇把守的情況下,義和拳拳民竟然手持冷兵器,陸陸續續、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北京外城。
北京立刻陷入了混亂,拳民一把火燒燬了北京外城的所有教堂。外城的所有和“洋”相關的照相館、眼鏡店、洋布店和洋傘店等都被打砸搶得一空。其他一些商店趕緊銷燬和“洋”相關的一切貨物,並在門口掛上紅色頭巾,宣稱支援義和拳,有的洋貨店乾脆改名為“廣貨店”,洋車行改名叫做“太平車”。
據柴萼的《庚新紀事》記載,入京的義和拳民對待教民非常殘忍,採用“剉、舂、燒、磨、活埋、炮烹、肢解、腰殺”等方式,讓眾多教民屍骨無存。其中有六位秀才,只因為身上帶了一支鉛筆、一張洋紙,就被當場砍死;有一戶人家只因搜出了“洋火”,全家遭到滅門;還有一家富戶家中搜出了荔枝,被拳民認定為是小孩子的眼珠子,富戶家中房屋被燒,之後在戶主證明這只是水果後,才僥倖留下了性命。
拳民對一切和洋相關的事物極其殘忍,但並不對抗官府。據仲芳氏《庚子記事》記載,義和拳絕不和官府作對,還自發組成了治安巡邏隊,協同官府維護北京外城秩序。他們自己甚至還展開自查,清理出了混跡在義和拳內部的70多名白蓮教教徒,將他們亂刀砍死。進入京城的義和拳形成了一群有組織、有紀律的政治實體。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背後的勢力開始行動了。義和拳很快提出了一個滅洋的具體目標,即“殺一龍二虎十三洋”。一龍指的就是清德宗皇帝,二虎指的就是漢黨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十三洋指的就是朝廷中支援實政改革的所有漢黨官員。端王集團的權貴們,終於利用義和拳表露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面對嚴峻的形勢,6月8日,在頤和園得知義和拳進京訊息的慈禧坐立不安,在聽到他們的口號時,更是感到了局勢的危險。於是在榮祿的輔佐下,她打破“非八旗軍隊不得進入北京”的傳統,緊急調董福祥的軍隊護送她回到了紫禁城。
回來的慈禧立刻下達了“剿匪令”,要求徹底清除北京城內的義和拳拳民,而在北京城外的保定等地,繼續安撫拳民,維持北京和直隸的穩定。
但不想看到前功盡棄的端王集團在慈禧回宮之際,又開始了造謠。他們先是一把火燒光了英國公使在西山的度假別墅,後又在內城散佈:之前和洋人軍隊打過仗的董福祥軍,進城的目的就是要幫助義和拳殺光洋人的軍隊。
6月9日晚,聽到這些謠傳又得知自己別墅被燒的英國公使,連發三道電報電令英國海軍中將、東亞艦隊司令西摩爾,集結大軍向北京進發。面對北京不斷髮生的騷亂,在英國西摩爾將軍的蠱惑下,列強各國紛紛同意出兵。
6月10日,一支2066人的“八國聯軍”正式組建,他們繞過天津大沽口這個大清的國門,在塘沽登陸,迅速佔領了天津火車站,搶奪了五列火車,迅速向北京進發。天津的裕祿得知訊息後,立刻向慈禧發電報報告軍情。
這下子慈禧徹底慌了陣腳,她感到十分委屈,因為除了一開始沒有重視義和拳外,她一直都在極力剿匪,但是洋人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北京增兵。這讓她內心十分憤怒、不安、恐懼。《庚子西狩叢談》記錄,慈禧談到這段歷史說:“我本來是執意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的太狠了,不免有些動氣!”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於是她下令“不惜一切代價,阻截西摩爾軍進城!”
至此,歷史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即將打響。本週的分享我們先告一段落,下週再詳細和大家分享戰爭的歷史細節。這是與您分享的第586篇文章,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