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地球歷史,其實地球並不是始終保持溫暖的,而是經歷幾次冰河時代,被地質學家稱為冰川期,在冰川期,地球大部分割槽域都被冰川覆蓋,巨大的冰蓋除了將南北極籠蓋之外,還將很多歐亞大陸覆蓋了,現代中國內蒙古以北在當時冰川期時,都是曾經被冰川覆蓋過。
從廣義來看,地球始終處在冰川期之內,每一個大的冰川期跨度最低有幾百萬年,時間長得可達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從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來看,世界上公認的是至少有過四次大冰川期,最近的一次被稱為第四紀冰期,也是留下的證據最多、人們瞭解最多的一次大冰期。其實每一次大冰期跨度很長,裡面又穿插著時段相對較短的冰期和間冰期,我們所想象中的冰川覆蓋景象就是處在冰期,而間冰期就是如同我們當前的環境溫度,屬於溫暖型的氣候,也是動植物發展的活躍期,哺乳動物就是在第四紀冰期得到了快速繁衍和進化。
既然冰川期時間跨度那麼長,距今時間有幾千萬年,而且冰一旦融化就沒了,地質學家是如何發現的呢?
這就必須要說一說“冰磧”了,也是研究地球冰川期形成和衰減的重要遺留“證據”,冰川在大規模的形成過程中伴隨著冰川的運動,即冰期時期冰川會逐漸向前延伸,到了間冰期冰川又會逐漸退縮,而冰川運動過程中會夾雜有大量碎屑物,如泥土、碎石等,這些碎屑物會在冰川的邊緣、表面和內部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排列方式,這些被冰川夾裹堆積起來的物質就叫做“冰磧”,科學家透過對冰磧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地球冰期的理論。
雖然科學家對地球冰期形成年代有了大概的時間上的認識以及區域分佈的特點,但是始終沒有搞明白地球為什麼有周期性的冰川期,地球的自轉和對太陽的公轉都無法解釋這其中的原因,所以就有科學家猜測可能與太陽系處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有關,當太陽系執行至密度相對較高的區域就會影響太陽光對地球的照射,從而形成冰川期,不過這些都還只是猜測而已。
根不過有個事實就是,據科學家對地球冰期的演變推測,冰川期是週期出現的,人類生活的年代正處於第四紀冰期的末尾,也算是處在間冰期,地球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下一次冰川期,至於“不久的將來”是多久恐怕你我是等不到了,它可能是幾千年,也可能是幾萬年,現在來看隨著人們工業時代的發展,溫室效應會大大延長這段時間。
假如真到了下一個冰川期,我相信人類遠不至於滅亡,地球溫度下降十幾度對於當時人類的文明發展來說,會有一百種方式去面對。